论公民名誉权和隐私权在我国侵权法中的发展与区分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912214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誉权与隐私权都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人格权。名誉权在《民法通则》中就得到了规定,但隐私权直到2010年《侵权责任法》颁布后才得到民事基本法的正式承认。其间,为了便于在侵权法中保护公民的隐私利益,司法机关在实践中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将侵害隐私利益的行为涵摄到名誉权规则之下进行调整。但这也造成了名誉权与隐私权保护范围的重合和混淆,从而需要对二者进行区分,以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更为明确的适用。
其他文献
背景:PD-L1(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程序性死亡配体)表达在活化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表面。在癌组织上可见异常高表达,如肺癌、肝癌、乳腺癌、鳞状细
受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河池至百色高速公路使用了大量高路堤,高路堤由于其填筑高度大、地形地貌复杂等原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稳定性和变形开裂性问题,本文以河百
<正>近期有报道称某地企业为逃避债务,将法定代表人更换为85岁及以上高龄的老人,因老人身体原因,致使法院强制执行出现障碍,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据调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