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讲解留置尿管的方法意义和目的以及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做妇科手术需留置尿管只进行常规术前宣教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妇科手术需留置尿管进行护理干预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 结果:两组留置尿管的病人舒适度比较差异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留置尿管的病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能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
关键词:留置尿管;护理干预;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12-01
我院自2010年起为缓解患者对导尿的恐惧开始实行麻醉后、手术开始前留置尿管,因此常会导致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对尿管的不耐受,出现烦躁不安。如何增进病人的舒适感,减少留置导尿管的躁动,避免潜在的风险。术前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评估患者耐受以及舒适程度,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做妇科手术需留置尿管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1+2.3岁)。两组患者人选标准:(1)全身麻醉下手术;(2)术后麻醉后苏醒的患者;(3)初次手术的患者;(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 排除泌尿系统、以及感觉、精神障碍以及术前昏迷的患者;(6)患者神志清楚,能够配合各项操作。
1.2 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术前给予讲解留置尿管的方法意义和目的以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妇科常规术前宣教,然后对2组留置尿管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6h、12h、24h、拔尿管时,对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均在进入手术室全身麻醉后手术开始前用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4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 心理护理干预:
一般患者术前都表现为心情过度紧张、恐惧及坐卧不安,在手术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目的,使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告知患者麻醉后要置尿管,让患者了解手术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患者苏醒后尿管刺激的症状描述,包括表现为对尿管不能耐受,感觉不适,有异物感,要求排尿,尿道疼痛等。
2.2 认知干预:
认知干预在对患者术前宣教时,要将导尿管的具体方法、作用、目的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对整个操作过程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使患者的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彻底消除,使由于手术前插管所导致的焦虑情绪得到充分缓解,在与患者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应该其进行针对性的亲切、热情交谈。
2.3 置管护理干预:
置管护理干预通过护士在术前模拟示范的方法使患者了解如何在导尿管留置期间配合治疗,教授患者放松尿道括约肌,使插管对患者的尿道粘膜所产生的损伤明显减少。并将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向患者进行介绍,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2.4 术后护理干预:
术后护理干预在病人从麻醉恢复室安返回房后,护士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导尿管的位置进行必要调整,使之能够与尿道处于同一水平线,置于床旁,并用夹子进行固定,指导家属当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袋提高于床沿,以防引起逆行感染。术毕安返回房后告知病人主、被动床上翻身,至少保证每2 小时进行1 次。术后6 小时要敦促患者适当自行活动,在床上适当进行上、下肢运动。在留置尿管的整个过程中要使患者的尿管保持通畅,防止出现扭曲、弯折、脱落现象。告知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护理人员每日用1:20的碘伏进行会阴擦洗一次。
3 评价指标
舒适度评定:观察2组病人导尿管留置后,根据病人主观感受记录舒适程度来进行评定。患者安静,无躁动,无尿路不适,舒适度0度;患者偶有躁动,仅在被询问时诉尿路不适,舒适度I度;患者明显躁动,自诉尿急、尿痛,下腹憋胀,尚能忍受,无肢体反应,舒适度Ⅱ度;患者烦躁不安,自诉尿急尿痛难以忍受,强烈肢体反应,欲拔出尿管,舒适度Ⅲ度。
4 结果
2组留置尿管的病人舒适度比较差异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一
5 讨论
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整个尿道,感觉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疼痛、触觉和温觉,留置尿管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虽然是外科手术科室必要护理措施,是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目前医务人员较为注重导尿时的舒适度而忽略了留置尿管后尿道的刺激症状。
当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大脑皮质、脊髓排尿中枢、会阴部处于抑制状态,此时留置导尿管,缺乏反应刺激和心理适应,对尿路的刺激症状均无体验,苏醒后意识恢复过程中和意识恢复后,尿路的刺激和尿管、气囊的压迫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严重者引起躁动,欲拔出尿管。通过护理人员在对观察组病人在术前做的心理护理干预、认知干预、置管护理干预,使得病人对留置尿管有一定的认识,特别体现在术后安返回访时,观察组的病人虽然感到对留置尿管有不适应,但可以主动参与心理的应激调节,减轻不适的症状。而对照组病人对留置导尿管缺乏反应刺激和心理适应,由于在术中麻醉对尿路的刺激症状均无体验,术后安返回房对导尿管造成的尿路异物感到不适,严重者引起躁动,与心理要求有落差。因此,本组病例表明,观察组的病人对留置尿管产生的尿道刺激等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
如何将尿管留引起的不适降至最小,是临床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不断的听取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意见,让患者主动参与护理活动,使他们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都能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总之。对留置尿管的病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能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17—231.
[2]张莉.导尿术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65—767.
目的:探讨讲解留置尿管的方法意义和目的以及护理干预对妇科手术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做妇科手术需留置尿管只进行常规术前宣教的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月-2013年12月妇科手术需留置尿管进行护理干预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舒适度。 结果:两组留置尿管的病人舒适度比较差异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留置尿管的病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能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
关键词:留置尿管;护理干预;舒适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8-0212-01
我院自2010年起为缓解患者对导尿的恐惧开始实行麻醉后、手术开始前留置尿管,因此常会导致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对尿管的不耐受,出现烦躁不安。如何增进病人的舒适感,减少留置导尿管的躁动,避免潜在的风险。术前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观察评估患者耐受以及舒适程度,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做妇科手术需留置尿管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0-55岁,平均年龄(41+2.3岁)。两组患者人选标准:(1)全身麻醉下手术;(2)术后麻醉后苏醒的患者;(3)初次手术的患者;(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 排除泌尿系统、以及感觉、精神障碍以及术前昏迷的患者;(6)患者神志清楚,能够配合各项操作。
1.2 方法:
观察组病人在术前给予讲解留置尿管的方法意义和目的以及护理干预,对照组则给予妇科常规术前宣教,然后对2组留置尿管病人术后返回病房时、6h、12h、24h、拔尿管时,对舒适度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均在进入手术室全身麻醉后手术开始前用镇江高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14号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
1.3 护理干预措施
1.3.1 心理护理干预:
一般患者术前都表现为心情过度紧张、恐惧及坐卧不安,在手术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讲清手术的意义和目的,使患者正确对待手术。告知患者麻醉后要置尿管,让患者了解手术留置尿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患者苏醒后尿管刺激的症状描述,包括表现为对尿管不能耐受,感觉不适,有异物感,要求排尿,尿道疼痛等。
2.2 认知干预:
认知干预在对患者术前宣教时,要将导尿管的具体方法、作用、目的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对整个操作过程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使患者的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得到彻底消除,使由于手术前插管所导致的焦虑情绪得到充分缓解,在与患者进行交谈的过程中应该其进行针对性的亲切、热情交谈。
2.3 置管护理干预:
置管护理干预通过护士在术前模拟示范的方法使患者了解如何在导尿管留置期间配合治疗,教授患者放松尿道括约肌,使插管对患者的尿道粘膜所产生的损伤明显减少。并将一些相关的医学常识向患者进行介绍,帮助其树立信心,使其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2.4 术后护理干预:
术后护理干预在病人从麻醉恢复室安返回房后,护士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导尿管的位置进行必要调整,使之能够与尿道处于同一水平线,置于床旁,并用夹子进行固定,指导家属当集尿袋内尿液达1/3-1/2时即倾倒,防止重力作用使尿管脱,倾倒尿液时不可将引流袋提高于床沿,以防引起逆行感染。术毕安返回房后告知病人主、被动床上翻身,至少保证每2 小时进行1 次。术后6 小时要敦促患者适当自行活动,在床上适当进行上、下肢运动。在留置尿管的整个过程中要使患者的尿管保持通畅,防止出现扭曲、弯折、脱落现象。告知患者保持尿道口清洁,护理人员每日用1:20的碘伏进行会阴擦洗一次。
3 评价指标
舒适度评定:观察2组病人导尿管留置后,根据病人主观感受记录舒适程度来进行评定。患者安静,无躁动,无尿路不适,舒适度0度;患者偶有躁动,仅在被询问时诉尿路不适,舒适度I度;患者明显躁动,自诉尿急、尿痛,下腹憋胀,尚能忍受,无肢体反应,舒适度Ⅱ度;患者烦躁不安,自诉尿急尿痛难以忍受,强烈肢体反应,欲拔出尿管,舒适度Ⅲ度。
4 结果
2组留置尿管的病人舒适度比较差异观察组病人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表一
5 讨论
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布整个尿道,感觉交感神经纤维传递疼痛、触觉和温觉,留置尿管作为一种侵入性操作,虽然是外科手术科室必要护理措施,是常见的操作技术之一,目前医务人员较为注重导尿时的舒适度而忽略了留置尿管后尿道的刺激症状。
当患者全身麻醉诱导后大脑皮质、脊髓排尿中枢、会阴部处于抑制状态,此时留置导尿管,缺乏反应刺激和心理适应,对尿路的刺激症状均无体验,苏醒后意识恢复过程中和意识恢复后,尿路的刺激和尿管、气囊的压迫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严重者引起躁动,欲拔出尿管。通过护理人员在对观察组病人在术前做的心理护理干预、认知干预、置管护理干预,使得病人对留置尿管有一定的认识,特别体现在术后安返回访时,观察组的病人虽然感到对留置尿管有不适应,但可以主动参与心理的应激调节,减轻不适的症状。而对照组病人对留置导尿管缺乏反应刺激和心理适应,由于在术中麻醉对尿路的刺激症状均无体验,术后安返回房对导尿管造成的尿路异物感到不适,严重者引起躁动,与心理要求有落差。因此,本组病例表明,观察组的病人对留置尿管产生的尿道刺激等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
如何将尿管留引起的不适降至最小,是临床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不断的听取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意见,让患者主动参与护理活动,使他们无论是在心理还是在生理方面都能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总之。对留置尿管的病人有效的护理干预和舒适护理能提高留置尿管病人的舒适度,能提高病人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配合。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217—231.
[2]张莉.导尿术的临床应用新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65—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