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木薪炭林地划分标准的探讨

来源 :江苏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tr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灌木薪炭林地划分标准的探讨胡筱敏(江苏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南京210008)灌木薪炭林地是林业部1994年颁布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中增设的一种地类。其中明确规定:“灌木林地:以培育灌木为目的或分布在乔木生长界线以上,以及专为防护...
其他文献
在简述中国园林、人、自然三者关系的前提下 ,从心理艺术、数量类型、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量化关系等方面比较了古今园林的差异 ,提出了中国园林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最佳
报道了落羽杉属杂种-中山杉302和401两无性 江苏滨海盐碱地上的生态适应性和生长表现。造林试验初步表明,它们在其母本落羽杉和池杉不宜生长的沿海盐碱地上生长良好,是开发利用海涂广
通过对湿地松、火炬松胸径、根径与材积的相关关系的分析,用最小二乘法编制可供使用的湿地松、火炬松一元材积表。
于1988年和1993年,对金湖县池杉标准地进行重复调查,研究林分生长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池杉在22年生时材积生长尚未达数量成熟,材积年均生长量为16.8m^3/hm^2,比17年生时增长60%。
采用农膜覆穴营造杉木林,有利于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湿度,并具防寒,抗旱作用,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苗木生长,造林时如用土球苗,地膜全部覆在土下5cm深处,效果则更好。
根据大田作物防护林带的研究成果,从生态角度出发,研究了防护林带与栗园之间的关系,分析防护林带调节栗园小气候,对栗树生长发育和产量等方面的影响,调查其防护效应和胁地效应,具体
论述了林业科技成果鉴定及其存在的问题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等。
随着城市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绿化也日趋发展。在此,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有助于南京市的城市绿化工作的推进。1城市绿化的目的为美化和绿化生活环境,应对与市民密切相关的道路、学
在江苏森林资源连清查中,采用样点法,最大面积法和实地比例法统计样地在地类频数中节余旌外部不显著。其中实地比例法在祥地中调查较细,能较准确地反映祥地实际情况。
用软X射线摄影技术和切开法研究杉木3种类型种子内部构造。发现涩粒种子内单宁物质的多少不一,并重新定义了涩粒种子,明确了杉木各类种子X射线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