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穿了第一件“羽绒服”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羽绒通常长在鹅、鸭腹部,呈芦花朵状的叫绒毛,呈片状的叫羽毛。可是,你知道吗,不管是家禽类的绒毛或羽毛,还是爬行动物的毛发,它们大部分都源于恐龙时代的翼龙。
  长久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动物的毛发就像头发一样是简单的单根结构。但是,最近南京大学姜宝玉领衔的科研团队,在两块蛙嘴龙化石上发现了四种不同类型的毛发,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与恐龙及鸟类十分相似。这一发现改变了人们对翼龙只有单一毛发的刻板印象,也将羽毛状毛发结构的起源提前了约7000万年,即前移到2.5亿年前的三叠纪早期。
  虽然名为翼龙,又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但翼龙其实并不是恐龙,它是恐龙的旁系近亲,也是最早翱翔于天际的脊椎动物。它以“清奇”的长相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长满尖牙的嘴巴、可以折叠的翼膜和一身独特的毛发。
  1831年,德国古生物学家奥古斯特·戈德法斯发现一种小型翼龙的身上有着类似哺乳动物的毛发,这令当时的科学家相当费解,不懂为何行动迟缓的冷血爬行动物还需要毛发。后来他们才意识到,这种飞天怪物可能是高度活跃且有着类似哺乳动物的代谢方式,所以需要毛皮来保暖。戈德法斯的发现并不是特例,在往后的几十年间,越来越多的带毛翼龙被发现,如1971年发现的索德斯翼龙就因为毛发浓密而荣获“毛怪”之称。
  这种毛发虽然很早就被发现了,但直到2009年,才由巴西古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克尔纳给出一个正式的术语“pycnofibres”,意思为“浓密的丝状物”。那时候,大家普遍认为这种毛发短且构造简单,与恐龙、鸟类的羽毛没有太多关联。
  然而,姜宝玉团队的新研究告诉人们,翼龙的毛发也很“时尚”,并不似之前想象的那样简约单调。这两只翼龙来自中国侏罗纪中晚期(约1.65亿年至1.6亿年前)的燕辽生物群,都属于短尾、阔嘴的蛙嘴龙类。它们长有四种结构各不相同的毛发,第一种是中空的单丝状毛发,分布在几乎全身各个部位,用来调节体温;第二种是刷子状毛发,根部是一捆的长轴,而在尾端有许多小细丝分岔,大多分布在颈部、前肢近端、脚掌和尾巴近端的部分;第三种是比较直的毛发,有个明显的主轴,但在中段有些小分岔,分布在颌部;最后一种毛发是从根部开始分岔,成簇的丝绒分布在翅膀位置。除了第一种毛发,后面的三种毛发都具有分岔结构。
  这些毛发不同的形态和位置分布可以承担许多不同的功能,如第一、二、四类毛发可以保暖和控制飞行时的空气,而分布在颌部的第三类毛发则类似鸟类喙部附近的鬃毛,也许可以用来感应猎物或导航方向。
  长久以来,羽毛一直被当成鸟类的专利,除了保暖之外,更演化出辅助飞翔的空气力学功能。自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辽西发现了大量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化石后,羽毛就不再是鸟类的专利。古生物学家相继在暴龙、镰刀龙、窃蛋龙、驰龙等许多类群中都找到了羽毛存在的证据。而在后续的研究中,一些小型的鸟臀类恐龙,如鹦鹉嘴龙、天羽龙、库林达奔龙身上也都发现了羽毛,所以羽毛演化起源的可能随之扩展到整个恐龙类群。但是,在剑龙、甲龙这些装甲类恐龙和体型庞大的蜥脚类恐龙身上没有找到羽毛,可能是因为羽毛生长被抑制了,就像现如今大型的鲸、大象、河马身上没有太多毛发一样。
  翼龙身躯上的短毛从发现至今虽然将近两百年,但由于结构短且形态简单,与大多数恐龙及鸟类的羽毛都有所差异,所以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有别于恐龙的独立演化的结果。但本次研究所发现的四种毛发,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都与恐龙的许多类群非常相似。如第一种未分岔的单支羽毛与鸟臀类的天羽龙、虚骨龙类的北票龙有着相似的构造;第二种羽毛与耀龙、奇翼龙相近;第三类羽毛与现代鸟类非常接近,但这种构造在其他恐龙身上没有发现;第四种绒状羽毛在许多虚骨龙类恐龙身上都有发现,如北票龙、帝龙等。而内部结构从色素体到光谱也都能看到与恐龙及现代鸟类相近的结果。
  这些证据表明,蛙嘴龙的毛发很可能跟现代鸟类羽毛有着相同的起源。这样的话,羽毛结构起源就从鸟类、兽脚类恐龙、恐龙类一路往前移动到由恐龙和翼龙组成的鸟跖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好比两兄妹都是金发碧眼,我们虽然没见过他们父母的模样,但至少能推测出他们的父母之中也有金发碧眼的性状。这一发现可能让第一个披上“羽绒服”的生物跃迁到三叠纪早期——也就是二叠纪大灭绝后,恐龙和翼龙的共同祖先刚刚现身的时代。
  不过,由于化石资料有限,目前人们对翼龍类祖先的认识仍旧匮乏,还需要更多化石证据来验证“鸟跖类羽毛起源说”。
其他文献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虽然天气一年比一年炎热,但人类还是幸福快樂地度过了每一个夏天,这首先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后羿,他在十几万年前射掉了九个太阳;一个是美国人威利斯·开利,他发明了空调。后羿是不是真的射掉了九个太阳,暂且不说,开利发明了空调,却是真正拯救人类于水深火热之中。  1901年,开利获得了康奈尔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并成为水牛城锻造公司一名采暖工程师。有一年冬天,一家彩色印刷厂的老板
3万元学会超能力,你会心动吗?5分钟内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甚至不用眼睛看就能过目不忘,然后复述出来,你会心动吗?最近,《人民日报》披露的量子波动速读运动就完美诠释了“土味量子神棍学”的存在。  量子波動速读到底有多快?大抵是孩子看书时太热了在扇风。这种令人发指的读书速度和风范仿佛打开了未知世界的大门,让人以为他们在翻看小人书。更让人不解的是,竟然还有蒙眼阅读课。培训机构的解释是,之所以眼睛
小白兔一直是漂亮可爱的呆萌形象,理应人见人爱才对。可是,在澳大利亚,这群可爱的小生灵却遭遇了一百多年的围剿。  澳大利亚如此疯狂地绞杀兔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18世纪末期,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欧洲殖民地。当时,兔子作为殖民者的食物,一般是家庭养殖的。1859年10月,有个名叫托马斯·奥斯汀的地主——一个热衷于打猎的英国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从欧洲进口了24只兔子,放养在野外。澳大利亚气候温暖
春天来了,春江水暖,谁最先知晓?苏轼先生以为是——鸭。但是,鸭能早得过鱼吗?春江水暖,一尾鱼倘若比鸭知道得还晚,简直枉为鱼。  鱼有在深水区越冬,开春随着水温回升向浅水区觅食的习性,还有很多鱼需要洄游繁殖,这些都必须在水回暖后进行。所以说,知水莫若鱼。桃花开了,流水回暖,鱼儿们欢欣鼓舞,纷纷开始活跃、觅食,开始洄游。  春天来了,一些鱼汇集在一个河口,另一些鱼汇集在另一个河口。它们不会告诉你聚集在
时间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人生来不及彩排,很多事情都无法从头再来,但我庆幸,高考能给予我重新开始的机会。  2016年的夏天,是我度过最煎熬的一个夏天,不仅仅是因为天气闷热带来的极度不舒适感,还因为自己高考落榜了。一个极度尴尬的分数让我和家人都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平时成绩名列前茅,超越重本线几十分的我,高考却意外地跌入低谷,总分只超了二本线十九分。  我看着自己的分数久久不敢告知父母,因为这个结果连
白纸黑字密密麻麻的报纸向来与“惊艳”两字无缘,然而,最近刷屏的《中国日报》海外版却完全颠覆了大家的认知,仙鹤祥云环绕、梅兰竹菊笑傲、锦鲤潜底遨游……报纸精美绝伦的插画、极度舒适的配色,倾倒了无数读者。  2019年4月,这套洋溢着“中国风”的日报“艳压”同行,拿下了被称作报界“奥斯卡”的英国报业年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最佳国际报纸奖”的中国媒体。与此同时,为《中国日报》夺得荣耀的美编团队也引起了业
有人说,上帝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如果生活真的关死了全部的门和窗,我们该怎么办?  近日,一则“美国女博士卧底贫民窟”的新闻被广泛报道,卧底贫民窟的女博士在体验底层的生活之前,觉得生活在底层,是因为努力不够。因为没有类似的生活经验,女博士对未来有着过于理想化的憧憬,而最终所有幻想都被所谓残酷的现实摔得粉碎。最后,女博士否定了“没出息是因为不努力”的说法,她相信人的成功需
生活中有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动作,那就是开门和关门。  当一个人推开一扇门的时候,不知道门里等待着他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情景。即使是一个最为熟悉的房间,那里的柜子和箱子沉默无语,电脑在房间中闪着诱人的光,在这些物品中,也可能会藏着新鲜的、令人吃惊的意外。  世间的门是有很多种的。宾馆、超市和办公大楼的大门,代表着现代社会中典型的生动而忙碌的时尚生活方式。你能想象那些成功人士每天匆匆忙忙地走过一扇门的情景吗
郎佳子彧出身于一个面人世家。  郎佳子彧的爷爷是“面人郎”的创始人郎绍安,原本是满族镶红旗钮祜禄氏的后裔。家道中落以后,他被迫辍学,开始讨生活。他当过学徒,学过石印。机缘巧合之下,郎绍安拜在一位捏面人的老手艺人门下,开始学习捏面人,从此一捏就是一生。伴随着他的脚印,“面人郎”也名扬四海。著名作家冰心为此专门写了《“面人郎”访问记》,描写郎氏面人手艺的惟妙惟肖。  经过几代人的传承,2008年,“面
许多喜欢吃彩虹糖的人都会发现:吃到黄色糖豆的次数,似乎是最多的。  有人为了验证这一猜想,特意到超市随机购买了一包彩虹糖,拆开整包彩虹糖后,分别把不同颜色的糖豆排列在一起。通过颜色比较,一目了然地发现相比其他颜色的糖豆,黄色糖豆的数量最多。  接着,有人分享了彩虹糖制作工厂的视频。大家惊奇地发现,厂家在最初按照糖果颜色进行分类的时候,在各个颜色的容器中都融入了黄色糖果,而只有黄色容器中没有掺杂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