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枫林社区倾力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

来源 :宁波通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j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区域党建共同体,是指一定区域内党政机关和各种经济社会组织,以党的组织为纽带,以党员为骨干,以党建为主要内容,以增强党组织在区域内的渗透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核心目标,共建共享具有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利益共同体。近年来,北仑区小港街道枫林社区在街道的指导和支持下,以社区党委为龙头,以行政村和企业党组织为成员,以区域和谐共建理事会为主要制度支撑,创新建设枫林社区区域党建共同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步走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
  一、科学搭建组织架构,确保区域党建有龙头。枫林社区区域范围内基层党组织类型多,有社区党委,有村党支部,有企业党委,有企业联合党支部,而这些基层党组织互不隶属。2015年3月,小港街道党工委决定以枫林社区党委为核心,以枫林社区区域内的28家企事业单位为主要成员单位,成立枫林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枫林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章程》明确规定,和谐共建理事会以共同搞好区域化管理自治为宗旨,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必须加强区域内各种群体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等。和谐共建理事会成立后,社区党委好比有了一张巨大的网络,将区域内的其他资源整合进来,通过众多管道将党组织的影响力渗透至区域内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和谐共建理事会开展各项业务和各类活动始终坚持党建为魂、党员为骨干,从而使得整个枫林社区区域范围内党建工作有了统一规划、统一行动,有了统一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得原先互相封闭、坐井观天、单打独斗、水平不一的党建工作格局得到了根本改变。
  二、互相开放基础设施,确保区域党建拓阵地。为给区域党建工作和相关的党组织活动提供基础阵地,枫林社区党委决定让辖区内的党组织互相开放基础设施。例如,基层党组织每季度一次的党员集中学习活动一般安排在可以容纳200余人的社区党员活动室,区域内的农村党员和企业党员都到此处参加学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枫林社区的社区及各行政村、各企业之间互相开放共享活动场所20余处。由于互相开放基础设施,共同组织开展党建活动,从而终结了原先一些党组织因为没有场地或没有能力而不愿或很少开展活动的尴尬局面。
  三、实行项目认领制度,确保区域党建能落地。枫林社区党委在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之初,便制定了项目认领制度,以使区域党建工作有载体有抓手,能落地转化为实在行动和百姓实惠。每年初,社区党委召集和谐共建理事会成员单位,共同谋划新一年的区域化党建工作具体项目,并根据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和特色来认领项目。各认领单位担负起项目的策划、出资、组织等具体工作任务,其他成员单位则承担起配合项目、组织参与等任务。项目认领制度的出台,令枫林社区实现了党建月月红的效果,不仅活动有了更精心的策划和组织,而且各单位踊跃参与,有人出人、有力出力,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以2015年为例,共策划实施企业职工迎五一、党史知识竞赛等10多个紧贴党建工作、服务区域发展的具体项目,充分调动了区域内各家单位、各个基层党组织参与区域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广泛服务区域居民,确保区域党建强基础。枫林社区坚持以服务开道,千方百计开辟渠道为企业和村民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为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枫林社区的服务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以社区党委和居委会为主体的“一对多”集中服务,即由十多位专职社工依托社区居民服务中心,集中提供户籍、缴费、用工补助等10多项服务。二是以社区党委和居委会为主体的“一对多”主动上门服务,即党员干部主动进企业、进村庄,听取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2015年,社区党委书记在走访企业和村民过程中了解到群众出行难的实际问题,于是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最后成功给社区新增一条公交线路和一个公交站点。三是以枫林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为平台,成员单位之间互相服务。最为典型的是区域内的北仑职高与装备基地的4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实施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等现代学徒育人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培养质量,而且帮助企业解决了招工难题,同时助推了当地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抓好区域党建挖掘无限潜力
  区域内基层党组织活力显著增强。这一改观在非公企业党建领域体现得尤其显著。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历来难度大,往往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短板。如今,在枫林社区,由于区域党建共同体导入了社区党委的帮助、支持和引导,实施了党建工作项目认领等系列制度,使得区域内非公企业党组织抓党建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显著增强。许多企业党组织都积极认领区域党建工作项目,组织员工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区域一家企业员工小杨2015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回答入党动机时坦陈,企业党组织开展的青年志愿服务多,让他看到了党组织的活力和影响力,对他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
  区域内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显著强化。在服务意识很强的社区党委带领和示范下,通过区域党建共同体的传导,区域内其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意识也日益增强。这些非公企业党组织和村级党组织积极发动党员及企业员工或村民,参加社区党委直接领导的英英帮扶队、乐乐谈心志愿队、厨娘悟语工作室、自家人维修队、阿菊缝补队5个志愿者组织,截至目前,已提供各类志愿服务2600余次。
  区域党建工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区域党建共同体给社区带来了诸多资源共享、机会分享、智慧分享的机会,区域内许多企业的诉求得到了回应,难题得到了解决。这包括企业员工公交出行的诉求、企业招聘技术工人的诉求、企业招聘本地保洁人员和保安人员的诉求、企业厂区周边环境美化的诉求、企业员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的诉求,以及企业单身员工找对象成家的诉求等。随着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村级组织之间、企业和学校等经济社会組织之间的高频互动,区域有效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这将对枫林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和长期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杭州市社科院、北仑区小港街道)
  责任编辑:林依臻颖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