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让科学实验教学延伸到生活中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futao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课程,作为科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范围,将科学实验探究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角落,鼓励引导他们动手、动脑,亲自感受,亲身经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为学生的将来打下坚实的科学探究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生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一门课程,因此,教师要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科学知识无处不在,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为引子将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一、延伸到家庭生活中
  小学生活泼可爱,好奇心强,总喜欢问为什么,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遇到新鲜事物爱动手、动脑,总想把它弄个究竟。再加上他们有周末、节假日等较多的时间待在家里,他们会随时发现与科学知识相关联的现象或事物。如家里的住房结构,电器的使用方法,盆花的生长,宠物狗的生活,室内的空气温度等等,这些都会引起他们探究的热情,都是他们进行实验和探究的宝贵资源。因此,科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探究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例如在教学《生物与环境》单元后,学生从理论上知道种子发芽的条件,也基本上了解了发芽的过程,但是客观地说,教师不大可能引导学生亲自去观察种子发芽的全过程,因此,教师要布置家庭作业,那就是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亲自动手种植某种植物,观察它的发芽过程,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在种植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许多问题,也会想法解决这些问题,如此这样,学生就会真正学到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诸多方面能力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再如,在教学了《光》单元后,可以布置让学生观察家用太阳能的构造,亲自制作简易太阳能;在教学了《运动与磨擦》后,布置学生到家中去搜集利用了磨擦和减少磨擦的例子或实物;在教学了《巧妙的用力》后,让学生观察家中自行车的巧妙用力······总而言之,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或其它教学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将科学实验探究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当然一定要做到有布置、有反馈、有验收,还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二、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很多社会自然事物和现象在课堂上是根本不可能全面了解的,要想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深入自然社会去认识、思考、实践。例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之后,根据季节及当地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带领学生去野外亲自认识、观察、思考、判断。在教学了《动物的生命周期》之后,学生仅仅了解了个别动物的生命周期,这时,教师就要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去了解自己较熟悉的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可以让学生以作文的形式汇报,也可以是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进行汇报。在教学了《蚯蚓的选择时,完全可以带领学生亲近自然,亲自到自然去找蚯蚓,看在什么地方能找到蚯蚓,什么地方的蚯蚓多,从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在教学了《卵石的形成》后,亲自带领学生到河道去观察卵石形成的周围环境,从而弥补了课堂实验的不足,切实让学生理解了卵石的形成原因。在教学了《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之后,学生通过课上实验及教师的补充讲解应该掌握了许多理论知识,但是亲身的经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本单元安排在上半年进行教学,对于冰与水的变化学生只能是建立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之上,但是那也已经成为过去,教师的讲解并不能唤起每一个学生的共鸣,因此,这时教师对该实验的布置就要“拉长线,钓大鱼”,让学生根据季节的冷暖变化,亲自动手实验,亲自经历、感受科学知识 。
  有人说:让我听,我会忘记;让我读,我会记住;让我经历,我会理解。而自然社会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我们只有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开展活动,去经历探究的过程,去感受科学的奇妙,才能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延伸到整个校园生活中
  学生学习科学还要借助整个校园生活氛围,拓宽学习活动的空间,形成科学就在身边的意识。首先要把校园科学园地、文化园地,教室内的各类园地及板报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如,在低年级的室内各相关的科学园地内就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画报、图片展览等向他们展示科学知识;在中年级要以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 ,以常见的动植物为主,通过图片或文字说明性资料向他们展示科学知识,或者以他们的教材为引子,将有关的内容进行拓展;在高年级以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为主要目标,将他们的科技作品进行展示。其次要充分利用少先队科技活动室,通过科技活动小组让学生充分完成自己在课堂不能完成的探究与实验,或者完成自己感兴趣的探究与实验,如把废旧的录音机让学生拆开来观察,把废旧电池砸碎来观察它的内容物。第三,还要借助我们的现行教材《人与科学》和《科技活动》进行有关的实验与探究。第四,开放我们的实验室,特别是要在学生课外活动的时间里开放,让学生尽情地运用现有仪器探究他们关心的事物。第五,经常开展与实验探究有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热情与灵感。比如,开展科技制作比赛、小发明小创作比赛。第六,要将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探究的表现纳入到学生的奖励制度中。第七,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卓越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理想。
  总之,学生的科学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的,更不是通过有限的课时来培养的,因此,作为科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和范围,将科学实验探究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角落,鼓励引导他们动手、动脑,亲自感受,亲身经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一定会为学生的将来打下坚实的科学探究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室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管理方法将2016年1月—12月分为两个阶段,前6个月为对照阶段,应用常规管理;后6个月为
摘 要:有效应用电气控制系统,不但能让电厂发电的成本降低,还能让电气设备的应用保证稳定、有效和安全,但是因为现如今中国对电厂电气控制有一定要求,电气控制系统就一定要进行安全运行管理,才能符合国家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电气控制系统稳定、有效、安全地运行。因此,本文通过电厂电气控制系统的安全运行管理如何进行实现展开讨论。  关键词: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如今,绝大多数发电厂都对大型发电
目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对65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出院后生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儿科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区100名基层医院儿科护士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取时间在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之间),分析
本试验所用β-细辛醚(顺-1,2,4-三甲氧基-5-(丙烯基)苯)是从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根茎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种苯丙素类化合物,华中农业大学城市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首次研究了
[摘 要]创新能力是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已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迫切任务。每一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潜在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去发掘,并体现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中,从而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要认真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想象,学会动手、动脑,学会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 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  小学早期创造
积极心理学是自近代以来从心理学中逐渐发展注重的新方向,从本质上来说,积极心理学在原有框架上更注重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因素,从价值观、社会观等方面强调人们美德与潜力,帮
《羊城晚报》是一份很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报纸,编辑态度也很严谨,失误甚少。但尽力“吹毛”之下,也发现几处小“疵”。 “Yangcheng Evening News” is a very popular newsp
摘 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资源受限的特点,研究了故障管理的相关内容,主要对故障检测的几种常见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 故障管理 故障检测  1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一种分布式传感网络,它的末梢是可以感知和检查外部世界的传感器。WSN中的传感器通过无线方式通信,因此网络设置灵活,设备位置可以随时更改,还可以跟互
目的:更进一步对心理干预在中学生厌学者焦虑、抑郁情绪方面的影响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6年4月—2017年3月)于我校心理咨询处进行咨询的200名厌学中学生进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