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和施肥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1号产量及分枝习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密度和施肥水平两因子对苏油1号产量及分枝习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移栽11.25万株/hm2、施纯氮270kg/hm2是适宜苏油1号的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产量达到3452.0kg/hm2。(2)产量结构因子以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其次为千粒重和每角粒数。(3)随密度和施氮量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千粒重与施氮量关系密切,但过量施氮则降低千粒重。(4)单位面积分枝数多、分枝角果数多和分枝籽粒多是苏油1号的高产表现。
其他文献
在油菜抽薹初期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PL-2 1 500mL/hm2,可使植株矮化25.2cm,各叶节间长度趋于均衡,防倒效果明显.薹茎下部表皮开裂减少,有利于预防菌丝侵染,增强抗病能力,菌核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出现自身知识薄弱、社会政治地位较低及组织较为松散等问题。在社会资本视阈下,这是由于行动者之间的信任缺失、社会结构中的社会实体缺乏及
应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分析技术,利用5150全自动快速裂解仪闪速升温功能,对油菜秆在900℃时快速热裂解产物的主要组分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分离并确认出分子量在
甘蓝型油菜种皮黑色素、酪氨酸酶和游离酪氨酸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油菜黑籽与黄籽种皮的黑色素、酪氨酸酶及游离酪氨酸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种子发育中
对2003-2005年参加国家及江苏、北京、山东等省市大豆区域试验的162个品种,在分别接种我国大豆主产区6个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SC-8、SC-11、SC-12、SC-13和SC-17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