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盛曲霉菌丝体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河北省武安市上团城乡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得到菌种,根据它在查氏培养基上的生长形态鉴定为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Nakazawa)。作者发现其菌丝体丙酮提取物能抑制稻瘟霉分生孢子生长,推测可能具有抗真菌活性,故对之进行分离,分离结果得到了5个单体化合物。经光谱数据分析和理化鉴别,分别鉴定为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Ⅰ)、十六烷酸(Ⅱ)、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Ⅲ)、5α,8α-表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Ⅳ)及麦角甾-7,22-二烯-3
其他文献
1996~2002我们经胸入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食管下段覆盖治疗门脉高压症出血,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基于2000—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中国林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和时序变化进行研究,运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财政扶持对林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并验证林
患者男,21岁.因双下肢进行性无力6年,伴恶心2月入院.患者自6年前活动后感双下肢无力及双膝关节疼痛,无麻木及其他异常感觉,行走、跑步约10min后即感双下肢无力及双膝关节疼痛
用X-衍射对羊角天麻素Ⅰ晶体进行立体结构测定,得出羊角天麻素Ⅰ晶体的立体构型、非氢原子的键长、键角和分数坐标及其等效热参数.结果表明:羊角天麻素Ⅰ的立体结构是左侧被
以丁酰丁酮酸乙酯(2)为原料,经肼解环合,甲基化,水解,硝化,酰化,还原,酰胺化,氯磺化,环合制得西地那非,总收率为28%。改进了重要中间体4-氨基-1-甲基-3-正丙基吡唑-5-酰胺(6)的合成工艺。
以6-硝基胡椒醛为原料,经亲核氟化、还原碘化、手性相转移催化对映选择烷基化及水解等多步反应合成6-氟-L-多巴,总产率约为38%.用手性流动相结合反相C 18柱的HPLC法测定6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Co(1,4-bdoa)(DPPZ)2]n·2n H)2O(1),其中DPPZ为二吡啶[3,2-a:2’,3’-c]并吩嗪,1,4-H)2bdoa为1,4-苯氧基二乙酸.同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
阐述了近几年D2型受体配基的研究状况,探讨了部分具有应用前景的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特别指出混合受体拮抗剂(如d2/d4、d2/5HT1A)和部分激动剂可能成为新的非经典抗精神失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