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庄蹻入滇的线路——答王海平同志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4期,刊载了王海平同志的《庄入滇略探》(以下简称王文)一文。该文从近年我省及邻近省区出土文物的种类和风格比较的角度,肯定了庄蹻入滇的史实,颇有新意。但王文从文献考据角度,认定庄蹻入滇的时间应在楚顷襄王时代,只不过因袭过去的研究成果。王文在“庄蹻入滇池线路辨析”一节中,除袭取陈说认定庄氏入滇系取道沅江逆水而至且兰外,并针对发表在1979年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夜郎考》第一辑中的拙著《夜郎方位考略》一文,认为庄蹻是沿今鄂西的清江入黔东北,然后沿今贵州乌江南岸到达位于今安顺的且兰,再经黔西南到达滇池的观点进行了评议。对此,特答复如下: 王文在正面肯定了沅江沅后说:“最后附举评价一下前几年出现的一种新观点,既有的学者认为《华阳国志》和《后汉书》记载庄蹻入滇所经之沅水乃延水(今乌江)之误,由此导出庄蹻入滇的线路”云云。笔者以为,这与拙著原意不符。首先,我们知道,关于庄蹻入滇的线路,早在《史记》、《汉书》的《西南夷传》中就有“循江上”的记载,“江”在我国古文献中,凡不另加具体名称,一般均指今长江而言,故“循江”之说早在两汉时期已有成说。对此,近年云南方国瑜先生在其《从秦、楚争霸看庄蹻开滇”和《彝族史稿》等论著中
其他文献
教学、教研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紧跟教育改革步伐,贯彻党的指导思想,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优化以学情为平台,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效教学体系,"增效
道路交通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人在其中的行为决定了相当一部分系统性能。道路交通参与者包括驾驶员、骑车者、行人、乘客以及交通管理者,本文重点研究道路交通事故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也揭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生就业的新变化。为有效解决大学就业难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
随着高品位硫化镍矿日益枯竭,低品位红土镍矿的利用随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论文以国外某一地区的低铁高镁红土镍矿为原料,在本课题组所进行的工艺研究基础上,对红土镍矿
目的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诱导阿苯达唑热敏脂质体(Albendazolethermosensitive liposomes,TSL-ABZ)杀伤原头蚴的效果。方法采用薄膜
彝族史诗的调查、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起步较晚,研究的基础也相对比较薄弱。这种局面与整个东西方学界关于“史诗”的概念和界定有直接的关联,也潜在地驱动了我国于20世纪5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南充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对南充城市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并提出改进对策。采用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PI等23个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省第二座大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浆中HDL亚类组成及含量的变化。对象和方法:采用双向电泳-印记法分析了97例正常对照者及99例脑卒中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s,HDL)亚
小说《月牙儿》提升了老舍创作的艺术品位。作品对月牙儿这一本土性意象的现代性重建,对叙事与抒情循环结构的创造性应用,不仅在老舍的整个创作中,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
中国史诗研究界尚未形成完整的学科规范,在基本概念术语的界定上,亦未达成共识。本文寻求中西学术批评对话的契合点,立足我国的史诗实际,广泛参照西方晚近的诗学理论成果,尝试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