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一道农家菜拼成亿万富姐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ng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家小院意外发现商机
  10多年前,张雅青从北京一家百货商场下岗后,向婆婆借5000元开了一家杂货铺,没想到凭着她的聪明能干,两年就攒下了几十万元,这让身边人不由刮目相看。
  可是到了第三年,张雅青店旁边开了一家大超市,小店生意受到很大冲击。眼看再做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张雅青只得咬牙放弃杂货铺另找出路。
  丈夫建议开家小餐厅,可张雅青觉得开餐馆一定要个性鲜明,而这个“特色”在哪?张雅青完全没有思路。直到1999年的一天,她和丈夫去京郊的农家小院吃饭,一道菜让她的眼睛猛地一亮。
  这是侉炖鱼,山东的一道名菜,在河北和北京的近郊也很流行。将鱼去皮、切块、配上豆腐一起炖煮,尤其在冬天,热乎乎的鱼汤让人更有食欲。这道菜一下就吸引住了她的眼球。张雅青兴奋地当场就要找做这锅鱼的厨师聊聊。
  那家农家小院的厨师郭金喜,听服务员说有客人找,当时心里很紧张。暗想莫非这鱼头今天没做好,客人找茬兴师问罪来了?没想到眼前这位漂亮女士却夸他的手艺很牛。张雅青向郭金喜表明来意,诚心请他跟自己一起开餐馆,专做这道侉炖鱼。也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两人一拍即合。
  1999年,张雅青东拼西凑100万元在现在的鸟巢附近开了第一家店,起名旺顺阁。然而开张几个月,侉炖鱼卖得不温不火,这道菜虽说好吃,但毕竟像炖鱼之类的菜很多饭馆都有,张雅青发了愁,怎么才能让自己的炖鱼独树一帜呢?直到有一天,丈夫的一个举动给她带来了灵感。
  那天,张雅青在家给丈夫做他爱吃的炖鱼,还烙了几张饼。“因为我先生爱吃鱼,吃鱼的时候经常烙一些饼,他会把饼撕碎了泡鱼汤吃。”丈夫用饼沾鱼汤吃的这个举动,让张雅青灵光一闪,她意识到自己可以开发出一种新的菜品。
  于是,夫妻俩开始研究怎么能把炖鱼和泡饼结合在一起。最终,他们选择将煮起来胶质更多的鱼头,来和饼搭配组合。几个月之后,第一份鱼头泡饼横空出世,火爆程度完全超乎了张雅青的预料。
  她说自己门前能停100多辆车,再加上旁边和马路对面的,用餐高峰时能达到300多辆。靠着鱼头泡饼这个独门绝技,仅仅三个月,张雅青就赚了100多万元。很多人上门要求合作,她都婉言谢绝,年纪轻轻又突然变得很富有,她开始飘飘然起来。
  见生意如此火爆,张雅青干脆做起了甩手掌柜,不再天天看店,而是拿着钱满世界疯玩,殊不知,此时危机正悄悄向她逼近。就在2001年的一天,张雅青和丈夫从国外旅游回来,当她刚一踏进店内,眼前的场景让她惊呆了。
  楼面经理走了,做鱼头的师傅也走了,经营管理骨干几乎全部走光。最让张雅青不能接受的是,就连自己最初的合作伙——大厨伴郭金喜也要离开。原来,他见张雅青贪玩不务正业,就想去外头找一个比旺顺阁更好的发展平台。此刻,张雅青一下傻眼了。
  独门绝技惊艳京城
  “人家想跟你合作,你断然拒绝,那没办法,对方只能设法挖你的人。等到员工一个一个离开的时候,才真正触动我了。”原来,看着鱼头泡饼如此红火,有很多饭店也纷纷跟风模仿。张雅青的客人被急剧分流,竞争对手虎视眈眈,自己这边军心涣散,旺顺阁的明天到底在哪?张雅青急得如坐针毡。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而这也意味着她的店面需要拆迁。此时,张雅青做出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不再做鱼头泡饼!
  原来,鱼头泡饼虽被争相模仿,但大部分只学到形式没学到精髓,慢慢的,北京城里这道特色农家菜的水准整体变得参差不齐,坏了口碑,张雅青的生意也越来越差。眼看着自己创下的这道鱼头泡饼被做烂了,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张雅青决定,把自己的这道独门绝技雪藏起来。2001年,张雅把靠鱼头泡饼赚来的500万元全部投进去,在北京市北苑路建了一家“旺顺阁海鲜广场”,专门做起了海鲜。这一次,她全心投入,决定背水一战。
  张雅青把自己的海鲜店打造成当时少见的海鲜广场,海鲜既保证质量又坚持价格比同档次的餐厅低20%,她的海鲜店很快做出了名堂。第一年就创造了纯利润400多万元。
  一年时间,张雅青的内心经过了大起大落,此时的鱼头泡饼似乎已经离她很远。直到2002年的一天,几位台湾老板的谈话让她内心变得不再平静。对方问:“有鱼头泡饼吗?”店经理只得如实回答:“没有。”没想到几位老板非常生气地说:“没有鱼头泡饼,你还叫什么旺顺阁?我们大老远跑过来就是专门吃这道菜的,真是扫兴!”听了这顿臭骂,张雅青心里是既高兴又着急。
  时过一年,居然还有顾客惦记自己的这道鱼头泡饼,张雅青意识到,也许是时候该让自己的鱼头泡饼重出江湖了。她当即拨通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正是当初和自己创下鱼头泡饼的厨师郭金喜。但对方在一家星级酒店干得好好的,并不愿回来。张雅青拿出三顾茅庐的精神,一次次找他谈心,大师傅最终被她的真诚所感动。
  请回郭金喜后,张雅青并没有急于马上推出这道菜,而是将鱼头泡饼继续雪藏了一年。她说:“既然自己的鱼头泡饼要重出江湖,那么就一定让人难再模仿。”一年后,新研制的鱼头泡饼一亮相,就惊艳北京城。
  顾客品尝后颇感惊讶,认为张雅青的这道菜很人味,很多甚至带着家人和朋友专程从上海过来吃。那么这被整整藏了两年重出江湖的鱼头泡饼,到底有何奥妙呢?原来,张雅青所用的食材大有讲究。
  她用的鱼都来自杭州千岛湖。张雅青向客人介绍说,千岛湖湖区水域面积573平方公里,岛屿森林覆盖率达到89.5%,湖水清澈纯净,为国家一级水体。因为胖头鱼在这里是野生生长的,所以肉质细腻肥美,越嚼越香,回味无穷。
  而张雅青选择鱼头的标准最低也要达到4斤。根据鱼头的大小,定价也不相同,4到8斤的鱼头卖价为58元一斤,8斤以上的鱼头每斤卖价达到78元。她说:“像这条鱼30多斤,鱼头就有15斤。旺顺阁的鱼头之所以好吃,除野生之外,另一个原因是我们根本就不卖小鱼头。鱼头越大,胶质越多,鱼汤泡出饼来才好吃。”   更令人惊讶的是,胖头鱼生长缓慢,至少生长7年以上,鱼头才能达到8斤。千岛湖每年有600吨的胖头鱼供应给旺顺阁,即使这样也远远不够。为了保证一年不同时节都能足量供应上最新鲜的鱼头,张雅青和丈夫戴伟到全国各地考察,选定了新疆赛里木湖、东北查尔干、安徽响洪甸等几个国家一级水体的湖泊和大型水库作为鱼头供应产地。
  张雅青说,鱼头泡饼美味的秘密之二就在这8元一份的饼上。饼最重要的在于精选上好的面粉,其次就在于师父的手法,和面,醒面,揉面都有讲究。半公分的厚度里面得叠上十来层,上锅后,烘烤,刷油,翻三次才能出锅。这样做出的泡饼才外焦里嫩,一顿饭吃完,泡饼凉后,口感依然酥软。
  鲜为人知的是,鱼头泡饼美味的最大秘密就在于它熬制鱼头的密料。在旺顺阁,密料的配方是顶级机密,只有张雅青和郭金喜两位研制者知道。为了保守好秘密,张雅青设计了一系列的保密措施。能够进出配料室的只有三名员工,在密室的前方,就有着监控器,监视着进出的人。
  “比如怎么让鱼头去腥,我们就有经过十年研究得出的独家配方。但是这个独门秘籍只有我跟郭师傅知道,别人谁都不清楚,这是我们的看家宝贝。”此外,制作密料的配方种类、比例、产地,外界无从得知。有趣的是,张雅青密料的配方却并非一成不变。她会根据顾客的口味、鱼头的季节、甚至水库的不同,作出调整。
  一道农家菜拼成亿万富姐
  鱼头泡饼这道菜为张雅青的企业立下头功,2012年仅这一道特色菜就卖了2亿多元。张雅青成立的旺顺阁美食有限公司也形成了鱼头泡饼、海鲜广场、时尚涮锅、商务会馆四个品牌。可就在这时,公司高层内部出现了分歧。对于未来发展,大家形成三派意见,互不相让。
  有人认为不如重点发展海鲜广场这条线,它档次高,投入大回报也大。有的表示坚决要走鱼头线这块,因为鱼头泡饼是老板的发家之菜,做得也成熟。还有的坚持引进一些别的菜品,“多条腿走路”承担的风险会均摊一下。鱼头泡饼,海鲜广场,还是多元化发展,公司高层都在等张雅青最后拍板。可是这一次大家等来的却不是她的答案,而是3天每人7.8万元的培训课。
  有人说,花这么多钱去听课,还不如拿来做广告。有趣的是,3天后6位高层回到公司,张雅青再次询问他们的想法时。这一次大家的意见出乎意料的一致,都建议将重点放在鱼头泡饼。经理崔余健说,听完专家们讲课以后感触还是挺深的,无论是从世界的成功案例,还是从咱们国内成功的一些品牌来看,做到专一、做到更好还是很有必要的。
  “品质支撑品牌”,为了保证鱼头泡饼成品的口感,张雅青甚至带着她的小团队不远万里从东北、新疆的两大野生培育基地调鱼空运进京,并配备专门的速冻加工厂确保生鱼鲜度;制作泡饼的面粉也是在长期的摸索中,按照秘方调配出来的。正是张雅青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不仅让旺顺阁赢得了市场认可,更形成了其不可复制的品牌优势。
  现在张雅青的旗下已拥有11家直营店,龙头产品鱼头泡饼,有着他人无法复制的特色,赢得北京市民的广泛认可,已打造成知名的餐饮品牌。《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青,曾多次带家人到这里品尝美食,不少外地吃货向他请教:“在京城,吃什么菜最有北京特色?”陈晓青都会笑着告诉你对方:“除了烤鸭,最受大家喜爱的当属鱼头泡饼。”
  前不久,由中国烹饪协会协助中央电视台策划、拍摄的十集大型系列电视节目《美味的财富》,在央视七套播出后好评如潮。张雅青就是其中的主角。
  从下岗女工,一跃成为和大s婆婆张兰齐名的餐饮界牛人,她的创奇创业故事,在网上被很多90后潮人津津乐道。
其他文献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每年的新增人口约有60万,这60万人中除了漂在北京的高校毕业生以及从全国各地涌进北京的北漂艺人,还有一些文化程度不高但依然做着留京梦的底层漂泊者,譬如北漂保姆。来自山东的胡小丽,12岁经人介绍来到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当保姆,随着雇主搬去北京,胡小丽也开始做起了留京梦。年近20却只有小学文化的她先是回校上学,接着向平时她一直叫叔叔的雇主程俊发起温柔攻势,当发现耗费了10年青春依然搏不
期刊
2014年3月31日,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一起家庭财产纠纷案,判决第三人南昌某公司给付死者熊某妻儿272180元;给付被告死者父母110000元。  2006年6月21日,熊俊与妻子登记结婚,并于2006年11月13日生育了一对双胞胎儿子。2011年11月1日,熊某因交通事故死亡。2011年12月23日,熊某妻子、父母与熊某生前服务单位即第三人南昌某公司签订《关于熊某交通死亡经济补偿协议书
期刊
蒋某系贾某的前妻。婚前,即2004年12月8日,蒋某购买了坐落在南昌市莲塘镇某住宅区房产一套。2010年10月13日,贾某伙同假扮其妻子的涂某来到南昌市某公证处办理公证,将将某的上述房产的全部处分权委托给了贾某。南昌市某公证处为其出具了《公证书》。2010年10月14日,贾某将该房产的处分权全权委托给江西某房产置换有限公司的陶某,陶某接受委托后,于2010年11月将该房产的所有权转让给了陈某,并办
期刊
翻开厚厚的卷宗,笔者在字里行间寻找到了他那段曾被人遗忘的历史。“是网络游戏害了我!”盛夏的一天,本文主人公李默向笔者讲述了他的故事。  沉迷网游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出生在湖北省荆州地区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中学教师。我从小就热爱学习,从小学到中学,我的学习成绩在全年级一直名列前茅,曾捧回无数奖状。  在父母眼里,我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我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苗子;在同学们
期刊
渴了猛灌水:伤心  天气一热,容易渴,很多人端起杯子猛灌水,虽然解渴了,但我们的心脏却遭殃了。专家说,夏天适当补水能补充水分,降低血液黏稠度。但一次性喝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造成血容量增加,很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使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对于心脏功能不好的人来说,天气炎热,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大口饮水可能引起血管迅速收缩,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衰等病症。
期刊
倪剑飞是国内某知名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曾经在安徽省某文化公司一部门任业务经理,是众人羡慕的高富帅,然而他却痛苦不堪:试婚女友用惊世骇俗的死缠烂打方式让他四面楚歌。  倪剑飞和女友的“官司”从合肥打到北京,又从北京打到合肥。直到2013年7月,倪剑飞在女友住处门外跪地求饶被曝光,这对冤家之间的爱恨情仇才得以浮出水面。  高富帅一纸协议玩试婚  风流倜傥的倪剑飞是职场的宠儿,他研究生刚毕业,就有北京、上
期刊
工资每天一结,公司也应为女工办理生育保险  吴律师:  一家公司鉴于自身生产具有季节性、突发性,在与我签订的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我的上班时间以公司通知为准,工资按120元/天计算,且实行一天一结,即上班一天,结清当天工资;没有通知,我便不需上班,也没有工资;若该月可获取的全部工资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则按该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合同至今已经履行13个月。四个月前,我生育了一名女婴。当我
期刊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小小一包盐,在老百姓的生活中貌似毫不起眼,实际上谁也离不开它。所以,前些时“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次确认将取消食盐专营”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其实,2014年10月底就有类似消息传出。2014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通过第七套盐业改革方案,规定自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跨区经营。  人们之所以对工信部的表态如此关注,关键一点就是希望
期刊
劳务派遣作为补充用工形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灵活用工方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主要特点是用人灵活,用工单位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业务增加或减少时相应调整人员,按需配置。  但是,劳务派遣用工的无序化扩大,已对劳动用工市场秩序形成冲击和挑战。用工单位对劳务派遣方式的垂青,不仅仅在于其高效率,与之相关的低成本则成为这种用工形式滥用的催化剂。通过劳务派遣机构,用工单位可以堂而皇之地降低这部分“非嫡系”
期刊
2011年5月9日下午两点多钟,江苏省句容市区华阳北路某十字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挂有教练车字牌的重型货车,在左转弯过程中与路边骑电动车的中年男子汤朝华发生碰撞,而“肇事者”正是在车内学习驾驶技术的韩平。事故发生后,坐在副驾上指导教学的教练王春明一边下车抢救汤朝华,一边拨打110报警……  学员操作不当  五旬老汉被撞  说起当日发生的事故,有着十多年驾驶员培训经验的教练王春明仍然心有余悸,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