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girl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边大学 吉林延吉 1330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落实,传统的教学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创新的管理形式。新课程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受到了重视,特别在农村教学中。地理教学管理需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上入手,注重课堂趣味性。接下来,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管理经验,就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善于学习地理,并且能够将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一、从教育根源抓起
  教师提升思想认知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服务和管理的融合,采取随机听课、教学评价、学校达标会考调研等形式,进行跟踪调研,实行多样化评价指导,进而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认知和教学行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端正的态度进而实现地理教育管理目标。
  对教师专业水平进行严格要求,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初中阶段,地理知识在思维逻辑上结构上较为缜密,地理知识较为抽象,特别是新教材的出现,留给了教师充足的发挥空间。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地理教育管理可以对教师进行全过程培训。即:参照农村教育发展形式,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帮助教师完成地理教材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使教师能够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图文并茂融合式教学模式;然后根据教学进度,对全市农村教师进行网络培训。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逐层分析,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实现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全面落实。
  二、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平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散,使得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间断。针对这一问题,只有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科研增效。
  相对于教研活动,科研活动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可以参照农村地理教学情况,制定重点科研可以,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为目标,鼓励农村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例如:以“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为课题,分别设置不同的研究形式。例如:活动课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研究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深化研究设计管理,通过海陆的变迁,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研究板块构造学说,并能够让教师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特色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的课题研究,才能提升教师地理教学技能,进而在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实现农村地理教学的增值效应。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创新型管理方法更具有特色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导向。不断的进行地理教学研究,将推动教师专业技能为研究对象,提升教学质量为內容;在探究中探索发展,我想农村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将会得到大跨步式的提升,其教育管理效果将更为显著。
  三、管理好课堂双主体
  根据农村地理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特点,实行双主体教学形式,即:地理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是一种合作形式,注重主体教学形式,进而抓住课堂教学管理。双主体在不同的教材中有着不同的效果体现。在某一个区域地理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某个区域为例,进而掌握了解区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方法的掌握而主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区域地理进行定位--定性--定向,探索出一条学习规律。在“不同区域差异”教学时,师生双主体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不同的方法。在学习自然地理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私利概念、规律的产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的神奇魅力,树立正确地理观念和学习态度。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师生结合共同研究人地关系的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另一方面,师生主体效果在不同的课堂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特点。初中地理课堂分诶:新知识学习、知识复习、知识评讲;根据教学理念,在新知识学习下,以教师为主体影响主要表现在“示标”“定标”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利用沟通交流、课堂练习等教学目标中、在知识复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习理论知识,师生双主体影响下充分展现整合练习、应用练习等不同教学环节中。讲评主要是对习题知识的讲评,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双主体形式,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管理方法渗透在教学中,相互监督相互发展,进而改变农村地理教学现状,弥补其不足,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分别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课堂教学管理中注重实用性、管理好课堂双主体,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包春晖.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J/OL].学周刊,2016(32).
  [2]李颖.关于初中地理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华夏教师,2016(06).
  [3]陈林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以宁德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为例[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其他文献
(浙江师范大学 初阳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摘要:我国应试教育由来已久,且仍普遍存在,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民整体素质。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中学应试教育的现象为出发点,结合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从教育宗旨、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三个角度反思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不当之处,依次分析我国中学应试教育下学校等教育机构、老师、学生的定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改善措施。  关键词:应试教育;布鲁纳;
期刊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王寨镇郝洼初级中学 安徽省宿州市 235261)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如何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 指导 文学素养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补充,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训练必不可少的部分,是中学生走向社会后获取信息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的主要手段。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应该从这些方面去指导中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
期刊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凤凰镇梧台小学 255400)  摘要:数学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我们老师无论从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都要进行改革创新。为此,本文以新课标理念为教学依据,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新课标实施以来,给教学增添了新的生机,同时也给老师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那么,如何适应新课改形势要求,开展好小学数学教学呢?以下是本
期刊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向阳小学)  摘要:读写结合这种教学模式近些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不断提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加强对这一种教学模式的关注,并将其积极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中的高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就针对读写结合教学作了简单的分析,然后探究了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强化读写结合教学的一些措施方法,以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4)  当下我国的教育水平处于上升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在世界上的位置明显提升,已跨入中等偏上行列,教育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1]。而教师是决定教育水平的一个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师素质与技能可以更好的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也更方便的管理班级。那么怎么做一个有效的班级管理者?  一、课堂教学管理  课堂教学管理是班级教育与管理的重要内容,课堂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数学被视作枯燥难懂的象征。数学文化从文化的角度来领略数学的全貌和魅力。读心术作为魔术文化中的一种,能够给人启发,让人思考。本质上来说,它就是一种简单的数字游戏。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的发展,我们的身边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丰富多彩的读心术。  关键词:数学;读心术;吉普赛  一、吉普赛人的读心术  读心术在《广辞林》中是指握住人的手,根据其无意识的活动所
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  摘要:伴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发展,对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地理教材受到版面与篇幅的限制,内容容量有限,更新速度较慢,不利于地理课程的发展。若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引入课外书刊教学资源并合理的应用,能丰富地理课程,更新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地理课外书刊;地理教学  地理课程资源形式多样、十分丰富,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俗话说读书使人进
期刊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1.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落后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  在体育课上,多数教师采用的都是讲解示范、重复练习、比赛游戏等教学方式,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单一老套会在较大程度上磨灭了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应该遭到摒弃,如今的教学目标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基本技术技能的教学任务,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智力、
期刊
(西北民族大学 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甘肃兰州 730124)  摘要:我国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除了汉族以外,还拥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而每个不同的民族之间,其语言文化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而其语言的不同也成为了阻碍多民族进行交流的主要因素。要加强汉蒙之间的交流沟通,就需要对蒙汉语序之间的对比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汉语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基础,加强民族之间的沟通,共建和谐新社会。  关键词:蒙汉语序;对
期刊
(衢州市柯城区沟溪初级中学 浙江衢州 324014)  摘要:众所周知,素质教育不仅成为当代最核心的一种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对培养未来跨世纪人才极具战略性意义。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为目标,其中包括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增强体制、提高心理素质等等综合素养。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促进初中生身体的生长发育,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与自信心。本文根据初中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