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职院校教学对此较为重视。高职数学是高职学校科目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但与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存在很大区别,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难以提高,加上数学的枯燥与乏味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因此提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积极性,本文主要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7-0155-01
  一、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数学本身存在其特殊性和抽象性,理解过程中较为枯燥和乏味,加上学习数学的目标性不强,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职数学教学中更是注重的从概念、定义和推论再到结果的应用,根本缺少了引用和解决实际生产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自然问题,导致学生对学习的盲目和不理解,不利于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严重的会导致学生的厌学。
  2.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目标偏差较大。当前我国高职数学教学中课程体系设置注重的是数学本身的学科性质,形成了一种以数学专业学科为中心的逻辑结构体系,以理论性质为要旨,更注重数学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完整性,学科本身的纵向逻辑联系紧密,而与外学科和生活实际生产的横向联系较少,专业的渗透力缺乏,跟工学结合模式相背离。
  二、工学结合教育理念下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建立
  1.基础公共模块的夯实。高职数学学习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但数学学习离不开其基础内容的支撑,需要在提高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开发学生的思维。首先根据高等教育特点和学生基础特点,建立起具有专业性的公共基础模块,将函数与极限的内容进行细化与补充,并对导数与积分等内容进行调整,形成各主要专业的公共模块——“一元函数微积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基础。
  2.专业模块完善。专业模块构建是工学结合的重要部分,因为高职数学最为显著的功能就是为应用型专业提供服务性的工具和技术,通过专业老师的分析,并根据相关的资料和专业知识点的性质来划分各专业的知识点,对于工商管理与金融服务业专业,设置的高职数学内容主要涵盖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等主要模块,而机电工程相关专业的则需要包括无穷级数、微分方程和拉普拉斯等内容,对于计算机专业则需要增加的是计算方法和线性代数等内容,更加具有专业化的划分,让学习目标更加明确。
  3.拓展模块的合理利用。很多学生学习基础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习的欲望,需要增加一些选修课程和拓展模块来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而高职数学教学中拓展模块的设置有助于学生学历提升和数学建模能力的开发。通过开展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应用等来阐述和讲解数学的奥秘,拓展模块最佳的开展方式通过多媒体和培训班模式进行,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提升自身的应用能力,了解数学的发展史和发展背景,体会数学应用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贡献和力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改革途径
  1.教学内容的革新。要想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学习高职数学的积极性,就需要全面综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参照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专业性质相互结合,并与之对应,明确自身需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打破传统的学习体系,制定与自己专业相适应和课程学习体系,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强调学生专业性和基础性的基础上,将数学内容应用到实际工作中,通过自己学习的专业数学知识来解决专业问题和生活问题,而课程内容改革并不能过于片面,而是要跟学生自身状况相结合,在学生承受范围内进行革新,否则适得其反。
  2.课程结构的改革。为更好的实现数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项目教学与任务驱动教学的融入,加上在教学过程中对高职数学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明确各个专业需要的数学技能和专业知识,形成具有本专业的特色的数学教育体系,对传统学科体系进行优化和革新,从对教材进行细化,建立自己的结构与知识体系。
  3.教学方法的优化。当前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感到无比乏味和枯燥,难以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进行,因此教师需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人性化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明确学生的所想和存在的问题,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对于较为简单的问题进行基础性补充即可。教学中需要灵活处理,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知识,可以立足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更结合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和职业规划来进行指导和教学。
  4.教學软件的利用。对于数学难点和重点突破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数学教学软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且数学学习软件可以轻松绘制数学的立体图形,空间物体的状态,更好的分析几何知识,学生通过高科技的数学学习软件能够对高职数学难点更好的理解,并能够轻松的掌握,加深自身对知识的记忆。
  四、对策与建议
  当今社会发展较快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步增大,对各院校教育的水平与质量高度重视,尤其是对高职院校数学教育的问题,当前工学结合的模式被逐步运用到高职数学的教学过过程中,但应用效果并不理想,未能将工学结合模式的效果发挥出来。故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数学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通过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扎实数学学习基础,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互渗透,在工学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提升,实现高职数学教育的改革的最佳状态。
  (作者单位:1.西北师范大学;2.武威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国权,关鲁玉.基于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v.24;No.12406:108-109+137.
  [2]李兆春.工学结合下中职文化基础课程开发的研究[D].广州大学,2012.
  [3]曹鹏.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建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No.16208:84-85.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改变我们当前的课堂教育模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效率。我们尝试进行““三疑”导学课堂模式”的研究,针对三年级学生学段要求,我们探索学生抓关键词理解课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三疑”模式;核心素养;关键词  一、我们的“三疑”模式  “三疑”即质疑、探疑、解疑。质疑是让学生敢提问、会提问,用这些问题导向课堂,推动课堂,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探疑,就是以问题为中心,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的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嬗变时期,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相互渗透,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要以正确的荣辱观为导向,正确的荣辱观即胡锦涛同志倡导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
摘 要:日语口译课程是日语专业高年级必修课程,但目前本科日语口译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有效性亟待提高。本文以教学设计理论为突破口,将口译教学和教学设计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研究,基于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从分析、设计、评价和反馈修正四个环节对日语口译教学展开探究,以期提高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双语互译能力。  关键词:日语口译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有效性  一、本科日语口译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综合
摘 要:医药伦理学教育告诉我们医药道德的重要性,对药学人才进行德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主要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休养相结合,同时在专业教学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工作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成长成才。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融入高职药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
高校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而青年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为广大青年学生带来了更
针对目前高校植物园建设的形式和功能单一,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的状况。设计以突出校园文化特色、增加绿色体验、发挥科研与科普共同作用为设计主旨,对天津农学院西校区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