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沈从文小说中的战争意识及其创作背后的悲悯情怀

来源 :科教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vnba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沈从文作品的研究中,我们更多地看到了其对湘西社会、美好人性、乡村庄园式的牧歌图景的描述,而很少体会其作品中的战争叙事。本文从了解沈从文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及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入手,探寻沈从文小说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战争意识,并阐述其创作背后的悲悯情怀,在现有的沈从文创作丰富研究的基础上,是对沈从文进行研究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词沈从文 战争意识 悲悯情怀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纵观沈从文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在他的笔下,“湘西是飞扬着灵气与元气的圣地热土,保有未受现代文明熏染的真诚、朴实、自然、强悍的生命形式。社会秩序抵挡不住男儿的老拳铁脚,道德观念丝毫不减少时的血性”。①本文试着透过沈从文唯美的文学作品叙事中找寻当时社会的战事实况掠影,探寻作品中的战乱叙事并简述其创作背后的悲悯情怀,试着在当代文坛对沈从文创作丰富研究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地探究。
  本文所讲到的战争意识并不是指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找寻到有关战争场面的宏大叙事,也不是在其作品中挖掘敌我双方的矛盾冲突等,而是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感受到沈从文在进行创作时内心深处因少年生活所刻下的战争印迹对其在进行创作时的影响和文章中的表现,并体现出作者的悲悯情怀。②沈从文在《边城题记》中曾写到“对于农人与士兵,怀了不可言说的温暖,这点感情在我一切作品中,随处皆可以看出,我的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皆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其职务上终其一生。”③由此可见,无论在何时,极具浪漫情怀的写手沈从文已经把战争意识深深地嵌入了其脑海之中。
  1 战争意识的缘起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生于湖南湘西凤凰县一个军人世家,其母是土家族、祖母是苗族,而祖父则是汉族,他就是这样一个有着苗、土、汉族不同血统的男子,这也造就了他多重的性格。虽然家道中落,却也在年幼时期渡过了愉快的儿童时光,他与水亲近,与自然亲近,与军人亲近、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事亲近,他利用自己的一切空余时间来看水、看军人、看社会、看自己周围形形色色的人事,多年看客的经历也为他以后不同类型作品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沈从文14岁高小毕业后就加入了当时的队伍从而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从最开始在预备兵的技术班里受到了老战兵滕四叔旧式带兵方法的影响,后又跟着部队去辰州、过怀化、到常德、进保靖、移军四川,也正是因为跟着部队征战,看到了太多的杀戮而使他对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士兵生活产生了厌恶而萌发了去北京的念头——“我想我得进一个学校,去学些我不明白的问题,得向些新地方,去看些听些使我耳目一新的世界。”④而在他的随笔中也写到当自己来到北京时,一个亲戚劝说他留在乡下当小兵也比来北京读书强时回答到“可是我怎么做下去?六年中我眼看在脚边杀了上万无辜平民,除对被杀的和杀人的留下个愚蠢残忍印象,什么都学不到!做官的有不少聪明人,人越聪明也就越纵容愚蠢气质抬头,而自己俨然高高在上,以万物为刍狗。被杀的临死时的沉默,恰像是一种抗议:‘你杀了我的肉体,我就腐烂你的灵魂 。’灵魂是个看不见的东西,可是它存在,它将从另外许多方面能证明存在。这种腐烂是有传染性的,于是大小军官就相互传染下去,越来越堕落,越变越坏。你可想到,一个机关三百职员有百五十支烟枪,是个什么光景?我实在呆不下了,才跑出来……我想来读点书,半工半读,读好书救救国家。这个国家这么下去实在要不得!”⑤于是便在1923年寻至北京,欲入大学而不成,遂开始了自己漫长而艰难的文学创作道路。
  2 战争意识在作品中的展现
  出身于败落将门之后的沈从文,从少年时就跻身于湘西土著部队充当文职小兵。六年军旅生活使他生命的根深扎进特异的军人世界,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以下主要从士兵生活、监狱描写、凄美爱情、悲剧现实四个方面来解读沈从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战争意识。
  2.1 战争的正面——士兵生活
  关于士兵生活的作品,沈从文着墨较多,主要有《新与旧》《会明》《灯》《夜》《黑夜》《早上——一堆土一个兵》《过岭者》等。在作品《新与旧》中,作者刻画了一个砍头的老战兵的比较荒唐的人生经历,他曾经是一个刽子手,以砍头为己任,但是他的砍头经历又与众不同,砍完头后的刽子手要跑到城隍庙去忏悔,而县官也会装模作样地去接受他的忏悔并相应的给以惩罚,在惩罚之后又理所当然的给予刽子手相应的奖赏。而经过时代的变迁,在砍头这一行业已经无须存在,老刽子手的工作也就成了摆设时,却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被忽然叫去砍一男一女两人的头,义不容辞的老战兵砍完头之后却没有受到曾经有过的“礼遇”,社会的变迁让他不知道死在自己刀下的是两名共产党员而且还是自己经常见到的老师,自己最终也在不明不白中死去。作者在这篇作品中所反映的战争意识是相当明显的,社会的动乱,政党的争夺,许多为革命而牺牲的冤魂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虽然战争是残酷的,但人性是美好的,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我们不难看到很多具有人性道德的战士,他们在那个残酷的社会中尽量保持着自己的一份最纯真、最朴实的人性道德美,让人对这个社会更加充满希望。这类作品的代表作便是《会明》和《灯》,在《会明》一文中,火伕会明“便是如此被处置的一个人:他一面发育到使人见来生出近于对神鬼的敬畏,一面却天真如小狗,忠厚驯良如母牛”。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兵却异常地关心战事,因为在他认为“似乎每打一仗,便与他从前所想的军人到国境边沿去卫国的事实走近一步了”⑦他把对祖国的热爱对国土完整的期望都寄托在自己的希翼里,而事实上会明是非常热爱和平的,这从他后来对自己饲养的小鸡的精心照料中可以看出来。而《灯》中的老兵却是中国最典型的军人形象,他对自己的“主人”忠诚到了几乎愚昧而盲目的地步,他不仅仅在生活上照顾主人,而是发自内心的希望将军之家能够从衰败中兴起,作为一个老兵,希望自己通过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琐事上给予主人无微不致的照顾,从而让更多的年轻人起来为中国的革命事业而努力奋斗。沈从文在这两篇文章中都通过残酷战争与美好人性的对比来反映其战争意识并凸显悲悯情怀。
  2.2 战争的反面——监狱描写与凄美爱情
  通过对监狱的刻画来表现作者战争意识的作品也比较多,在《学吹箫的二哥》中,我们是一群看守犯人的小兵,二哥是犯人,却是那么的完美——“知道二哥之所以坐牢,不是为捐款,是为了仇家的陷害,不久便可以昭雪,以后,便觉得二哥真是一个好人,而且这样的好人比桂生家七叔辈还要好。”⑧而完美的二哥却没有得到完美的结局,最终却被仇家给割了,让人不禁想起那个动乱的年代的百姓的种种悲惨遭遇。同样,在《黄昏》、《节日》、《泥涂》等作品中,对监狱及狱卒生活都做了非常仔细地描写,在狱中,犯人可能会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而争论打斗,也有可能会因为管事的心情及心理而让犯人受到不可思议的对待,同样在那里,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仗义的百姓和犯人之间的说不清的怜惜与友谊,种种感情交织在一起,都会使人产生许多复杂的战争情愫,让人悲由心生,这些作品都很明显地凸显了作者的战争意识和悲悯情怀。
  有关凄美爱情的题材最当之无愧的代表便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在《边城》一文中,映照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写意山水画,那里清山绿水、民风淳美、人心至善,一切人与物都充满了诗情画意。然而,在这种诗情画意的美好中,我们不得不看到,健康美丽的翠翠一生下来就没有了父母,而只是跟着自己做船夫的祖父一起过着自己单纯快乐而又清苦的生活;船总顺顺的两个宝贝儿子同时爱上了她本是一件好事,却因为感情深厚的兄弟的深厚感情而让翠翠最终孤身一人,终日守着那个白塔,等着心里的那个他,却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⑨作者在作品中没有写到丝毫有关战乱的叙事,却把主人公翠翠的一生用战事和悲悯的情怀串连起来,她孤寂地出生,是因为自己当兵的父亲无法玷污所谓军人的名誉而选择死亡所造成;她孤单地等待那个也许明天回来也许永不回来的恋人,也正是作者悲悯情怀的体现。
  2.3 战争的侧面——革命生活
  在沈先生的作品中,我们也可以很到很多在战乱中为理想而流血牺牲或者生活困窘的革命者形象,代表作品有《大小阮》、《生存》、《新与旧》和《菜园》。在《大小阮》中我们通过对大小阮两叔侄对革命的态度的对比而一眼就看到了在那时社会,很多有志社会改革的青年深受当时学生运动的影响,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精神,而同样我们也可以看到与勇于投入革命的青年的相对应的如大阮一类的人,都是苟且偷生,不顾国家社会,只追求所谓的明哲保身,作者在这篇作品中寄寓了深厚的战争意识。《生存》中青年画家聂勋家中的害痨病的妻子,自己的生活也是一贫如洗,而在收到妻子给自己的汇款后却毫不犹豫地把大多数的汇款拿去给了生病的朋友,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革命者的生存困境。《菜园》一文中,少琛本是可以衣食无忧的少爷,他的人生本应沿着读书、做事、娶妻生子、伺奉老人的轨迹来行走的,而经过革命、北伐、事变等一系列变动后,少琛和自己美丽的新媳妇一起投入的共产主义事业的洪流之中,所以等待他们的也就是陈尸教场一隅的结果。
  3 战争意识的解构:凸显作家的悲悯情怀
  阅读沈从文的作品,我们发现了很多战争意识或者苦难叙事,让很多读者阅读之后会产生淡淡的忧伤或沉重的情愫。沈从文是一个对社会充满幻想与激情的作家,在他的笔下,充斥着最多的则是对人类社会最自然最原始状态的描写与赞美,如《边城》中对自然人性的赞美、《龙珠》中对人物形象龙珠的神化、《七个野人与最后一个迎春节》更是把这种感情突出地表现出来,七个男人为了对抗现代文明的管束竟不惜放弃眼前的生活而去山洞里做野人等一系列故事,这都与当时他所处的战乱社会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他却又通过自己的一支笔把自己的悲悯情怀抒发出来。
  沈从文是一个独特的生命型作家,是一个“对政治无知识,对生命极关心的人”⑩他的全部创作都立足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立足于自己内心的艺术世界的建构。而他自己也清楚的知道他的创作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政治,“文学是可以帮助政治的,但用政治来干涉文学,那便糟了”;而是要下决心“用一支笔来好好地保留最后一个浪漫派在二十世纪生命取予的形式”,“在充满古典庄严与雅致的诗歌推动光辉和意义时,来谨谨慎慎写最后一首抒情诗”。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做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所以,在沈从文的创作中,尽管有很多作品用追忆的方式反映了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的战事实况,而其创作的最根本原因却是要通过这种对现实的反映来映照其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
  沈从文的一生是充满坎坷与磨难的,而他的经历又是丰富多彩而充满离奇故事的。他过早地面对社会的残酷和周围生活的愚昧,使他以后将“残酷”“愚昧”写入作品时消除了任何炫耀猎奇的可能,反形成了一种追求美好人生、善良德性的品格。在他的写作经历中,他一方面沉浸于乡村世界的回顾、军旅生活的追忆、鄙视都市文明的侵袭,另一(下转第166页)(上接第140页)方面又渴求现代文明的熏陶,以摆脱封建文化的缠绕。所以在他的作品中便构建了两个互为观照、互为发现的文学世界,而笔者只试图从其中一个世界来进行描述与发掘,所以在很多方面不免会有缺陷,恳请读者在阅读中给予批评指正。
  
  注释
  ①刘永泰.人性的贫困与简陋——重读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2).
  ②邓琼.90年代沈从文研究评述.南开学报.1998(5).
  ③沈从文.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350.
  ④沈从文.一个转机:从文自传.重庆出版社,1986:131.
  ⑤沈从文.生之记录:沈从文随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246.
  ⑥⑦沈从文.会明.沈从文选集(第二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193,198.
  ⑧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二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39.
  ⑨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四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363.
  ⑩沈从文.水云:沈从文选集(第一卷):381.
  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69.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选集(第五卷):228.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选集(5种)[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M].三联书店,1998.
  [3]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沈从文研究[M].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
  [4]韩立群.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其他文献
[摘要] 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是一门语言教育理论和管理学理论相结合的应用科学,同时也是研究英语教学计划、组织和规律的一门学科。大学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不是单纯指的是具体的组织人事管理,而是指一种语言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与管理。民族院校的大学英语英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构建研究包括大学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的重要性研究,大学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的原则性研究和大学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关键词]
【分类号】G635.1  摘 要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实践经验,就如何正确激励学生来浅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学班主任,激励,学习积极性  一、以班主任自身的人格力量来激励学生  “学高为師,身正为范”,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更是对班级内学生影响最深的教师,而这就对班主任自身的言谈举止、待人细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
摘要:大专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叛逆期,教师一味的使用强制性管理制度,造成的结果只会使得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紧张。而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与学生未来生活的质量及学校的名誉相关,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好大专学生是高职高专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的班主任管理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开展大专学生的管理工作,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大专学生;班主任;管理  G451  处于心理叛逆期的大专学生,要
摘 要: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使全球经济越发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电子商务也使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运行方式发生了改变,对促进经济全球化起到了关键作用。电子商务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世界经济重组的发展速度。电子商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企业的运行模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企业会在电子商务的带动下增强自身整体的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关键词:电子商务;经济增长;网络产业  中图分类号:F7
·【分类号】G647  摘要:高等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管理的好与坏,对于高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工作、学习、生活也会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充分认识后勤管理工作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后勤工作,加强后勤管理,对于学校的建设、事业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后勤管理 学分制  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科教兴
几个月前,我改装了一台老式卡西欧电子合成器,让它可以发出奇异的新声音.同时,我搭建了一个接口,可以插上Arduino Mega单片机来控制键盘.这是我计划的一部分,在电子系统协助
期刊
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诊断率低,转移率高,愈后较差。目前,卵巢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太清楚,并且缺乏有效的普查和治疗手段,致使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
目的:1.观察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术中能量的使用和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丢失率。2.对比评价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和传统超声乳化手术角膜术源性散光及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QTc间期频率适应性变化对冠心病及早期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的148例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
摘要: 近30年来,在持续、深入的社会转型所引发的社会变迁面前,高等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正在发生着剧烈和深刻的变动。在社会关系分化和改组的进程中,高校教育领域正在逐步接轨国际,形成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路径及其基本面貌的若干新的社会元素和社会关系。这种变动将逐步打破旧的利益格局,使长期隐蔽在幕后的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法学界、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分类号】D922.16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