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A两种疗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维A是第二代维A酸,商品名方希,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较短的半衰期和无体内蓄积作用.我们用两种不同方法阿维A治疗寻常性银屑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沙眼衣原体(Ct)是目前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最常见的病原体[1],可引起黏液脓性宫颈炎以及盆腔炎、不孕症等.我们试图通过对患者的宫颈分泌物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分析研究,初步探讨生殖道局部免疫与沙眼衣原体生殖道感染临床过程的相互关系。
期刊
患者女,18岁.手、足起褐色斑点17年余.患者于半岁时,发现双手指、足趾及掌跖部起黑褐色斑点,逐渐增多,并向肩背、腰、臀部、胭窝处发展,无自觉症状.部分皮损曾自行减轻,但皮疹可再发加重,近2年加重趋势已不明显.于2005年l2月5日为求明确诊断来我院.患者既往体健,家中一兄一妹均有相似症状,家系中其他成员无相似症状,父母非近亲结婚。
期刊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炎症性、免疫介导的皮肤病.辅助性T细胞(Th)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不同的只是不同阶段浸润的T细胞亚型不同,不同的细胞亚型释放其特殊的促炎症介质,导致临床症状不同[1].最新研究显示,AD患者真皮乳头浸润的CD4+/CD8+T细胞的比率增高,而表皮中浸润的比率降低[2]。
期刊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梅毒螺旋体(Tp)全基因序列的解析[1],通过重组技术已制备多种重组TD抗原,并被广泛应用于梅毒血清学检测的研究和试剂盒的开发[2-5],但对于哪一种Tp蛋白抗原在临床各期梅毒的血清学诊断中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尚无一致观点。
期刊
患婴女,68天(2006年1月22日出生).右手无名指甲板出生后淤血黑变,2周后指甲黑色消退,但逐渐增厚、发白、变形20余天.于2006年3月31日来我科就诊.患婴为足月顺产,出生时即发现右手无名指淤血.出生后患婴喜好吸吮该指甲.该处淤血被吸收后甲板远端渐粗糙,失去光泽,并逐渐变形增厚,覆盖至约60%的甲板面积,未予特殊处理.体检:一般情况良好,发育正常,内科体检无明显异常。
期刊
近年来认为扁平苔藓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疾病,我们用免疫组化SP法对扁平苔藓的细胞凋亡及其调控基因p53、bcl-2和c-myc的蛋白表达进行原位观察并比较,以探讨其在扁平苔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期刊
例1 男,40岁,因面部红色丘疹、斑块半年来我院就诊,无明显自觉症状.初起约米粒大小,逐渐增大,表面无破溃,无痒痛,无发热及淋巴结肿大等不适.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右侧眉上方直径约1.5 cm的红色浸润性斑块,右面颊1.5 cm×3 cm左右的红色浸润性斑块,表面光滑,触之有韧性,无压痛(图1),左侧口角外侧约0.5 cm的红色丘疹。
期刊
外用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在医学上的应用,被誉为皮肤科治疗学上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其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增生作用,临床应用范围广,适应证多.在五十多年皮肤科的应用中,为众多的皮肤病患者解除了病痛,但长期使用激素(特别是含氟激素)可发生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萎缩纹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性皮炎也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之一.尤其是近十余年来多种强效激素制剂的不断问世,导致临床上糖皮质激素性皮炎越来越
期刊
目的 探讨人酪氨酸酶抗原表位肽在白癜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中的表达.方法 目的 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2,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分析和蛋白质印迹鉴定目的 蛋白表达,ELISA检测其生物学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载体,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结果表明,重组蛋白成功表达.应用凝胶分析系统分析蛋白表达量发现
患者女,42岁.因前胸、双小腿内侧等多个皮下结节、红斑半年余,于2004年5月来我院就诊.既往30年及10余年前分别于左大腿内侧、左上臂外侧、腹壁出现数个类似皮下结节、红斑,不治自愈.体检: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胸部、股外侧、右肘部见直径0.5~2 cm的数个皮下结节、红斑,双小腿内侧见对称性、约10 CITI×10 cm大斑块,微红,中等硬度,有压痛,局部温度高,双小腿和足踝肿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