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66例脑出血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对于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利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1.3±10.3min);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20.6±5.2ml)、手术后住院时间为(2.6±0.4天)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为1(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手术后创伤较小,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临床效果
  脑出血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疾病,这种疾病诱因较多,患者发病时多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这种疾病临床上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对于这种疾病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是治疗效果却不是很好,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较多[1]。为了探讨对于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接收治疗的脑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接收治疗的66例脑出血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其入院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实验中,有35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在39-84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9.4±1.3岁。这些患者入院后经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其中,33例患者基底节区出血,23例患者脑室出血,7例患者脑叶出血,其他患者3例,两组患者年龄、入院时间等资料经分析指标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如患者的心电功能、体温等。对照组利用常规开颅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情况在CT引导下,以距离血肿部位最近的位置作为穿刺点,然后计算穿刺点到血肿部位的距离,取相应长度穿刺针。手术组患者均给予局部麻醉,然后安装好穿刺针,在电钻驱动下钻入颅腔,然后将电钻和钻头取下,套入针芯推进至血肿部位,然后将针芯取下,拧紧盖帽,连接引流管,然后用5-10mL注射器抽出血肿液体,然后将粉碎器插入,快速粉碎血肿部位凝血块,并且给予生理盐水冲洗,使血肿液体及粉碎的固态血液从引流管流出,最后注入尿激酶,引流,冲洗,直至血肿完全清除[2]。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医护人员对患者检查过程中搜集和记录的数据利用SPSS13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医护人员再对这些数据采用t方法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2表示。
  2 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1.3±10.3min);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20.6±5.2ml)、手术后住院时间为(2.6±0.4天)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为1(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及生活习惯的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疾病,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神经外科疾病,其引发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就是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及脑疝,其中颅内压升高是最危险的因素,其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肿。
  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临床上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法,传统方法主要以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为主,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且患者手术时需要进行麻醉,对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近年来,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这种手术方法能够快速清除血肿,降低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改善脑内血液循环,从而保护患者神经功能。本手术全部过程是在CT监视下操作完成,定位准确,避免手术意外,手术视野清晰直观,穿刺成功率高,对于多部位脑出血皆有很好的适应性[3]。实验中,实验组手术时间(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手术时间(41.3±10.3min);实验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为(20.6±5.2ml)、手术后住院时间为(2.6±0.4天)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为1(2.5%)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就我个人而言,患者在3-6h内出血基本稳定,可以谨慎手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再出血,防止引流管凝固不通畅,可以1d2-3次抽吸。能尽早清除血肿,解除脑组织受压和继发的脑水肿,就能有效的保护脑组织,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效果比较显著,患者手术后创伤较小,治疗后并发症也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唐建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6例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1,33(1):41-42.
  [2] 毛桂康,夏金,韦程,等.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1):27-28.
  [3] 魏文化.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8):71-91.
其他文献
【摘要】 肺部感染是一类常见的肺部疾病,特别是老年肺部感染患者容易发生多系统并发症,导致病情的加重恶化,常为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  【关键词】 肺部;耐药菌;感染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包括人和动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的增加以及老年患者的增多,肺部耐药菌感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些耐药菌常见的有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
【摘要】 目的 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的麻醉方法在小儿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的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来我院儿科进行下腹部、会阴及下肢手术的患儿病例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儿施以不同的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的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氮胺酮静脉麻醉方法,对比两组不同的麻醉方法的产生不同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基础麻醉复合骶管阻滞的麻醉方法
【摘要】 目的 分析讨论ECT联合X线、CT在腰腿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20例腰腿痛患者均进行ECT、X线和CT检查,比较分析各单项检查以及联合检查对诊断的灵敏度、精密度。结果 在诊断腰腿痛患者中,ECT、X线、CT检查的灵敏度分别为92.5%、53.3%、70.8%,精密度分别为85.8%、61.6%、66.7%,特异性分别为59.1%、67.8%、71.7%,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