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一书道论坛——崔学路书法研讨会纪要

来源 :东方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ight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抗美:崔学路先生是一种现象,就像沈鹏先生给他的评价,说崔先生是“当今为数不多的具有战略思考的朋友”.崔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创立《青少年书法报》到后来举办系列大奖赛和活动,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推动当代书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n崔先生作品立足于传统,但是很有时代感,这些时代的信息反映在作品的包容性上,只要是能表达美,能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他都去尝试和探索.同时,他很注重作品的整体性表达,就是把一幅作品作为一个生命,是一个有机而和谐的整体,有生气,会呼吸.现在无论是他的艺术思想还是学问、修养和造诣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是一位值得我们敬重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其他文献
经过数年的策划、设计,又经过两年左右的建设,我们学院的艺术系新楼霍尔维兹楼今年落成使用。九月份该系教授邀请艺术史系老师们参观,一是同行交流;二来多少有点"炫耀"。不看则
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那句脍炙人口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一种时间的循环。缓缓飘落,经由季节的酝酿将衰败化归动能再回归枝头,这种目测与想象相
[教学目标]rn1.学会讲名字里的故事,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rn2.认真倾听别人讲名字里的故事,并能做到有礼貌地回应.rn3.感受名字里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寻名字里
期刊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10多年以来,不仅为城镇贫困人群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低保制度实施过程中,福利依赖
很多对当代艺术并不熟悉的普通观众对蒋志的认识,多是源于那件名为《0.7%的盐》的作品。以曾经处在舆论风暴中心的娱乐明星——阿娇(钟欣桐)——作为核心形象,一个在外延意义上
随着轨道交通运营行业成本日益攀升,有必要加强和深化对运营成本管理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应以设计为源头,以绩效考评为手段,以全面预算管理、标准成本管理
一、前言  于右任,陕西三原人,原名伯循,以字行。生于清光绪五年(1879),逝世于1964年,享寿八十六岁。右老幼家贫为牧羊儿,刻苦工读,七岁入私塾;十七岁以案首入学,有西北奇才之誉,光绪二十七年中举,后赴开封府应礼部试。由于出版《半哭半笑楼诗草》,一经印出,到处流传,慈禧震怒,下令查办。经李雨田急救脱险,亡命上海,得恩师马良(相伯)之助,手创复旦公学、中国公学、上海大学,而后继创办者不下十余所
清代近三百年书法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蜕变,主题是碑帖之争。自“仪征太傅首发名论,而知斥王著之误,犹薄羲献之书”[1],到推崇王澍“江南足拓不如河北断碑”[2]主张的包世臣《艺舟双楫》的问世,“形成了咸丰、同治以后碑派书法压倒帖派的一统天下之势”,[3]“尊碑绌帖”成为主流。  陶濬宣(1846-1912),原名祖望,亦署浚宣,字文冲,号心云、心耘,晚号东湖居士、稷山、稷叟,室名稷山馆、通艺
王家葵,字曼石,四川成都人。1966年生。医学博士,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1982年开始在母亲指导下学习书法篆刻。1987年,拜四川大学朱寄尧先生门下,由此奠定学问基础。1989年在香港《书谱》杂志发表论文《欧阳通早孤轶事考辨》,开启从事书法篆刻研究之始。1996年前后,撰成《近代印坛点将录》《近代书林品藻录》,先刊载于网络,补充图例注释后,由山东画报社出版。另著有《陶弘景丛考》、《石头的心事:玉读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和进步,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开始逐渐转变。在现代社会急剧转型背景下,如何推进社区治理的和谐稳定发展,这对城中村转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