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明大王爱迪生缔造的世界五百强企业美国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 简称GE)已有123年的历史。2008年,通用电气在其全球化战略构想下,在以全面培养本土研发人员和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目标,在中国启动了“在中国为中国”项目,五年来“在中国为中国”专项研发基金已累计投入超过1.7亿美金,专门研发针对中国市场的新产品、新技术和新的解决方案。五年来,“在中国为中国”研发项目已诞生了近40项新技术和产品,通用电气深入中国市场,始终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化战略的前端。在中国布局产业升级的今天,通用电气全方位地参与我国产业升级中。
“在中国为中国” 深耕中国市场
通用电气在其全球业务方面主要涉足八大业务领域,其中包括航空动力、医疗设备、能源管理设备、石油天然气设备、运输系统、发电设备和水资源处理设备以及金融领域。通用电气是一家大型老牌跨国企业,早在1906年,通用电气就开始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是当时在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外国公司之一。1908年,通用电气在沈阳建立了第一家灯泡厂。1934年,通用电气买下了慎昌洋行,开始在中国提供进口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服务。1979年,通用电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建贸易关系。
1991年,第一家合资企业通用电气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迄今为止,通用电气的所有工业产品集团已在中国开展业务,在中国设立了“GE中国研发中心”、“GE中国创新中心”其中“中国研发中心”是GE五大全球研发中心之一。在中国通用电气拥有12300多名员工,通用电气已建立了50余个经营实体。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逐步开放,通用电气的金融业务也正积极寻求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2012年底,通用电气展出了一批“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成果。主要集中于医疗设备与净水设备以及发电设备等领域。展出时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博士接受采访说:“非常高兴一大批研发成果从我们这里诞生,然后走向全国,甚至全球。更令我们感到振奋的是,我们的科研成果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医疗改革十分吻合,也印证了我们与中国共同成长的发展理念。”
按照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将下降30%的目标。通用电气积极响应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净水领域的规划,针对中国市场布局,开发出了更高水回收率、更低能耗以及更加可靠的净水设备。实现了非热法盐水浓缩技术的应用。此项技术由GE中国研发中心科学家和水处理业务集团合作开发,该技术设备能够实现99%以上的水回收率。专家分析,非热法盐水浓缩技术填补了中国市场空白,占有垄断的地位,此项技术在水的循环使用、工业废水回收等方面会有广阔的前景。
通用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研发中心总裁Mark Little博士说:“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诞生于中国市场的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中国客户的需求,也走向全球市场。相信,反向创新将会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研发的一种新趋势。另外,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也有利于研发更具针对性,有利于研发成果更快地走向市场。”在医疗机械设备领域,通用电气医疗设备以基层医疗需求为先,量身开发近20款高性价比产品,布局中国市场。产品线涵盖CT、X光机、超声仪、心电仪、监护仪、呼吸机等多个系列。Optima3100心血管机便由此诞生,它可以在心脏、神经、外围血管和肿瘤等各类疾病方面为医生提供微创介入治疗更好的手段。Optima增加了许多人性化设计,系统操作简单化,图像显示清晰,性价比适合在我国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推广。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的同时,通用电气这款设备也远销海外其他地区,实现了全球化推广。
在我国能源开发领域与设备应用领域,2011年发改委发布的指导意见显示,“十二五”初期启动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通用电气研发团队以先进的航改型燃机为核心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对中国用户的需求,通过计算分析,优化蒸汽参数及系统中余热锅炉、汽轮机、吸收式制冷等关键设备的设计,满足中国各种产业集聚区的冷热电负荷的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通用电气深入走访国内知名锅炉以及汽轮机厂商,以保证最终用户分布式能源项目的顺利开展。通过努力通用电气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最终被中国政府采纳,计划应用到上海、南宁、九江和厦门工业园区的分布式能源项目。
通用电气在“在中国为中国”的思路下,在多个领域运用自身的领先技术与中国政府与企业合作,笔者所列举的技术领域仅仅只为通用电气布局中国的一部分,通用电气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煤炭资源开发等领域也与中国有着广泛的合作。在合作中,中国的设备在得到补充与提升,通用电气也将更好的在中国进行产业深耕与布局。
瞄准轨道交通3D打印 助力中国产业升级
今年四月,通用电气正式签约重庆机电,双方合作共同出资在我国西南工业基地重庆建设高低压电气设备制造基地。此项举措是通用电气为参与我国中西部地区轨道交通及电力建设的市场开发,据了解,高低压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根据合同,通用电气工业系统将与重庆机电预计将投入1.25亿元,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新建高低压电气设备制造基地。该基地生产及科研用房面积达2.3万平方米,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建设,2014年年底正式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
2013年,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重新回暖,大规模的投资与建设计划逐步重启。重庆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里到2015年,其轨道交通产业将实现产值300亿元,要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截至2012年年底,重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合计约131公里,未来重庆市规划建设18条线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到820公里。
伴随里程数拉长,庞大的零部件采购订单将由此产生。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保守估计,每座轨交车站输配电设备投资平均约为1亿元。照此计算,重庆轨道交通发展将带来350亿元以上的配电设备需求。通用电气成功进入重庆市场,工业系统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黄克强为此表示,GE还继续在轨道交通、电网、风电、高速公路等方面寻找客户,拓展市场。“近年来,GE在中国的业绩每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去年在中国的年收入达60亿美元。GE希望通过新一轮投资,以重庆为落脚点深耕西部市场。”黄克强表示。
在激光制造技术“3D打印”领域,GE中国研发中心在今年5月推出的“3D打印”制造设备,能够将像钛合金这类难以处理的材料打印出高达1米的复杂形状零件。通用电气在世界“3D打印”领域有着领先地位。通用电气的技术人员认为,随着产品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制造业企业如何寻求突破成为关键问题。GE激光制造技术新应用的负责人陈鸿强表示,制造业企业必须从技术上寻求竞争力突破口。他说:“我们逐渐意识到激光技术已从专业应用发展到制造业员工的日常工具。”这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效益。
通用电气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诸多先进技术,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3D打印等技术领域,在与中国政府与中国企业合作中,通用电气借力政府企业在其地区的影响力,谋求深厚的商务关系和客户资源,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当地企业得到助力,利用通用电气的高技术进行产业升级。
“在中国为中国” 深耕中国市场
通用电气在其全球业务方面主要涉足八大业务领域,其中包括航空动力、医疗设备、能源管理设备、石油天然气设备、运输系统、发电设备和水资源处理设备以及金融领域。通用电气是一家大型老牌跨国企业,早在1906年,通用电气就开始发展同中国的贸易,是当时在中国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外国公司之一。1908年,通用电气在沈阳建立了第一家灯泡厂。1934年,通用电气买下了慎昌洋行,开始在中国提供进口电气设备的安装和维修服务。1979年,通用电气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建贸易关系。
1991年,第一家合资企业通用电气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迄今为止,通用电气的所有工业产品集团已在中国开展业务,在中国设立了“GE中国研发中心”、“GE中国创新中心”其中“中国研发中心”是GE五大全球研发中心之一。在中国通用电气拥有12300多名员工,通用电气已建立了50余个经营实体。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市场的逐步开放,通用电气的金融业务也正积极寻求在中国发展的机会。
2012年底,通用电气展出了一批“在中国为中国”的研发成果。主要集中于医疗设备与净水设备以及发电设备等领域。展出时GE中国研发中心总裁陈向力博士接受采访说:“非常高兴一大批研发成果从我们这里诞生,然后走向全国,甚至全球。更令我们感到振奋的是,我们的科研成果与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医疗改革十分吻合,也印证了我们与中国共同成长的发展理念。”
按照我国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要实现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将下降30%的目标。通用电气积极响应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净水领域的规划,针对中国市场布局,开发出了更高水回收率、更低能耗以及更加可靠的净水设备。实现了非热法盐水浓缩技术的应用。此项技术由GE中国研发中心科学家和水处理业务集团合作开发,该技术设备能够实现99%以上的水回收率。专家分析,非热法盐水浓缩技术填补了中国市场空白,占有垄断的地位,此项技术在水的循环使用、工业废水回收等方面会有广阔的前景。
通用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全球研发中心总裁Mark Little博士说:“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诞生于中国市场的创新成果不仅满足了中国客户的需求,也走向全球市场。相信,反向创新将会日益成为跨国公司研发的一种新趋势。另外,更深入地了解当地市场的需求,也有利于研发更具针对性,有利于研发成果更快地走向市场。”在医疗机械设备领域,通用电气医疗设备以基层医疗需求为先,量身开发近20款高性价比产品,布局中国市场。产品线涵盖CT、X光机、超声仪、心电仪、监护仪、呼吸机等多个系列。Optima3100心血管机便由此诞生,它可以在心脏、神经、外围血管和肿瘤等各类疾病方面为医生提供微创介入治疗更好的手段。Optima增加了许多人性化设计,系统操作简单化,图像显示清晰,性价比适合在我国基层医院进行广泛推广。在中国市场打开局面的同时,通用电气这款设备也远销海外其他地区,实现了全球化推广。
在我国能源开发领域与设备应用领域,2011年发改委发布的指导意见显示,“十二五”初期启动一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个左右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通用电气研发团队以先进的航改型燃机为核心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应对中国用户的需求,通过计算分析,优化蒸汽参数及系统中余热锅炉、汽轮机、吸收式制冷等关键设备的设计,满足中国各种产业集聚区的冷热电负荷的需求,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通用电气深入走访国内知名锅炉以及汽轮机厂商,以保证最终用户分布式能源项目的顺利开展。通过努力通用电气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最终被中国政府采纳,计划应用到上海、南宁、九江和厦门工业园区的分布式能源项目。
通用电气在“在中国为中国”的思路下,在多个领域运用自身的领先技术与中国政府与企业合作,笔者所列举的技术领域仅仅只为通用电气布局中国的一部分,通用电气在航空发动机制造,煤炭资源开发等领域也与中国有着广泛的合作。在合作中,中国的设备在得到补充与提升,通用电气也将更好的在中国进行产业深耕与布局。
瞄准轨道交通3D打印 助力中国产业升级
今年四月,通用电气正式签约重庆机电,双方合作共同出资在我国西南工业基地重庆建设高低压电气设备制造基地。此项举措是通用电气为参与我国中西部地区轨道交通及电力建设的市场开发,据了解,高低压电气设备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电力等行业。根据合同,通用电气工业系统将与重庆机电预计将投入1.25亿元,在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新建高低压电气设备制造基地。该基地生产及科研用房面积达2.3万平方米,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建设,2014年年底正式投产。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5亿元。
2013年,我国在轨道交通领域重新回暖,大规模的投资与建设计划逐步重启。重庆市的轨道交通规划里到2015年,其轨道交通产业将实现产值300亿元,要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截至2012年年底,重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合计约131公里,未来重庆市规划建设18条线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到820公里。
伴随里程数拉长,庞大的零部件采购订单将由此产生。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保守估计,每座轨交车站输配电设备投资平均约为1亿元。照此计算,重庆轨道交通发展将带来350亿元以上的配电设备需求。通用电气成功进入重庆市场,工业系统亚太区首席执行官黄克强为此表示,GE还继续在轨道交通、电网、风电、高速公路等方面寻找客户,拓展市场。“近年来,GE在中国的业绩每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去年在中国的年收入达60亿美元。GE希望通过新一轮投资,以重庆为落脚点深耕西部市场。”黄克强表示。
在激光制造技术“3D打印”领域,GE中国研发中心在今年5月推出的“3D打印”制造设备,能够将像钛合金这类难以处理的材料打印出高达1米的复杂形状零件。通用电气在世界“3D打印”领域有着领先地位。通用电气的技术人员认为,随着产品生产周期越来越短,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制造业企业如何寻求突破成为关键问题。GE激光制造技术新应用的负责人陈鸿强表示,制造业企业必须从技术上寻求竞争力突破口。他说:“我们逐渐意识到激光技术已从专业应用发展到制造业员工的日常工具。”这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效益。
通用电气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科技企业,拥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诸多先进技术,无论是轨道交通还是3D打印等技术领域,在与中国政府与中国企业合作中,通用电气借力政府企业在其地区的影响力,谋求深厚的商务关系和客户资源,进入中国市场,同时当地企业得到助力,利用通用电气的高技术进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