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et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时促进了水利工程的高效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水利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多数工程建设在软土地基上,对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有效提升其承载能力,就要采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提升地基质量,降低施工中的安全风险,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基于此,文章先简要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危害性,然后详细探究了软土地基的应用要点与处理技术,以促进水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技术;应用
  引言
  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水利事业也迎来了卓越的发展,尤其是兴建了很多的大型工程项目,虽然这些项目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但是,由于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面临一些不良地基的施工条件,加剧了基础施工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整个基础工程面临非常大的结构问题。在未来水利工程项目实施时,一旦遇到了不良地基的施工条件,就需要结合对现场情况的调查,来选择有效的处理方式。
  1水利工程中不良地基的概述
  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容易遇到不良地基而导致地基失稳等问题,此条件下将严重威胁到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其经济效益也将明显下滑。不良地基的地质条件欠佳,具有遇水失稳、局部沉陷等方面的特性,若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则必然会阻碍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由此说明,施工单位应将不良地基的处理工作落实到位,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
  2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危害性
  2.1土质分布不合理
  软土地基土层结构较为复杂,且由多种类型的土壤混合而成的,依据深度分布,各层间性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且密度不均匀,不同土质间的承载性也不同,对基础产生较大影响,施工开始前,如果未对软土地基进行有效处理,就会造成地基承载力达不到相关标准,水利工程施工后期也会产生一定的塌陷问题,不利于工程整体质量与安全的提高。
  2.2强度较弱
  水利工程对质量与使用年限都具有较高要求,由于软土地基组成成分的限制性,其含水量又较高,导致强度较弱,早期沉降可能不会明显,但受到外力及荷载作用,易产生变形,甚至引发裂缝与塌陷,尤其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其安全风险更大,对水利工程的正常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2.3导致地基沉降
  不良地基还会引起严重的地基沉降现象,通常情况下,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很多因素都会引起地基沉降,而在这些影响因素中,不良地基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地基土难以达到施工标准,地基沉降和失稳现象将非常严重。在地基土影响下,地基内部结构将难以承受上部结构的较大荷载,工程结构的安全风险将非常大。
  3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3.1排水固结技术
  水利工程产生沉降的概率较高。排水固结技术能够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不稳定性,对于含水量较大的软土地基,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排水固结技术的重点是加压与排水系统,加压方法有真空、超载以及降水预压法三类。真空法是较为常见的加压方法,在地基表层铺设砂垫层,埋设排水管道,采用封闭薄膜使其与大气产生隔绝,再采用真空抽气装置进行抽空,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超载预压技术虽然效果比较明显,但超载阀控制较为困难。降水预压法与真空预压法相似,须在软黏土上面设置塑料排水以及砂井,并结合项目实际要求进行处理。
  3.2置换法
  水利工程项目中,不良地基的处理方面,置换法的应用优势也非常突出,但多用于地基范围小、不良土质较浅的情况,用优良土质代替原有的不良土质,可以使得水利工程项目的不良地基得以改善。置换法应用时,要首先将不良地基范围内的表土挖除,随后,用压实性相对较好的土质来加以回填处理,最后通过压实、夯实等一系列处理方式,来彻底改变原有地基条件,这一方式对提高地基承载力、稳定性非常有效。在黏土地基中,置换法的应用效果相对理想,在不良地基的分析过程中,如果发现软土地基的排水抗压强度在20KPa以内,一般需利用碎石桩处理的方式。
  3.3化学加固法
  在不良地基的处理方面,在原有土壤中添加一定的化学药剂,可以使得该化学物质能够与土壤充分反应,在此条件下,土壤中的部分液态物质会被转化为固体物质,也就可以使得不良地基内的土壤硬度大大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增强。但是,化学加固法在不良地基中的应用范围十分有限,在一些土壤黏度和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的不良地基中的应用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3.4强透水层防渗处理技术
  若地基存在强透水层,在该处组织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时难度将明显增加,施工期间管涌发生概率较高,易破坏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卵石层、砾石层等均是较为常见的强透水层,在处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强透水层清理干净,配制混凝土并将其回填于该处,从而构成具有阻隔作用的截水墙;随后利用冲击钻钻孔,通过向其中回填混凝土的方式(高压喷射)构成防渗墙。在截水墙和防渗墙的联合作用下,有效消除强透水层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可取得较好的地基防渗处理效果。
  3.5可液化土层处理技术
  可液化土层易受到震动荷载和静力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空隙的水压压力大幅度提高,部分黏性不足的土层不具备足够的抗剪强度,可见地基发生塌陷和移动现象,地基的稳定性明显不足,建设于该处的水利工程建筑物难以维持稳定的状态。在处理可液化土层时,通常可采取如下思路:经过勘察后确定可液化土层的覆盖范围和深度,将其清理干净;取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其分层填于该处,经过振动压实处理后提高填料的密实性;设置混凝土围墙,目的在于全面封闭可液化土层,避免其向外围扩散;必要时可设置砂桩,以达到提高地基稳定性、避免地基移动的效果。
  3.6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应用较为常用,根据灌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渗入型注浆、水泥搅拌技术等。渗入型注浆适用于缝隙较多的地基,能夠确保原结构不受破坏。水泥搅拌是当前较常用的一类技术,以水泥为主要材料,通过对软土的搅拌,使软土与水泥产生反应,将软土层中的水分排除,从而改善软土结构性能,提升承载能力,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性。为了有效提升整体效果,施工开始前,先要做好勘察工作,并选择适合的固化剂,对浆液进行有效调配。另外,选择适合的注浆方法,对灌浆压力以及注浆量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密实性,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结语
  水利基础施工时,不良地基条件的存在加剧了施工处理的难度,为了让基础结构能够有效承受上部荷载,就需要结合现场不良地基的分布条件和特征,选择最为有效且恰当的处理方式,实现地基加固,消除不良地基的影响。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软土地基处理是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要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满足软土地基处理要求,保证水利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高永林.水利基础工程施工中不良地基的处理新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6(16):31.
  [2]马春杰.浅谈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J].科技,2020,3(1):124-125.
  [3]康凯娟.水利工程中不良地基基础的处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9):2080.
  [4]陈文夫.水利工程中的不良地基处理技术和应用[J].建筑发展,2017,1(2):240-241.
  [5]董世雄.水利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36):248.
其他文献
摘 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问题愈发严重。由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导致地球化石资源正逐渐走向枯竭。同时,在这样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能够使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清洁和节能,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要保障。传统热煤工业能效较低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大。作为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来源广泛,并且具有污染物排放低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同時也产生了大量生活和工业污水,使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合理进行污水处理回收和利用?本文通过比较了物理法、生物法以及化学法等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优缺点,分析了化学法在污水处理中具有使用方便,处理量大,能够去除废水中剧毒或高度污染物,实现污染物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利用,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运用化学法治理污水也应当成为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群众物质生活水平质量的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类污染源逐步扩大,对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当前需要重点突出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通过环境监测获取各项污染数据,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拟定各项环保方案,这样能够全面提升环境保护效率,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措施  1环境监测的相关概述  从定义来看,
期刊
摘要:当前阶段我国地下水已经污染的较为严重,很多城市的地下水都普遍遭受到了污染。因此,如何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课题。本篇文章全面分析了当前阶段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并阐述了地下水污染的概念及其评价情况,最后详细给出了关于地下水污染问题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评价  前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社会周边环境的影响也在逐渐扩大。当前阶段,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期刊
摘要:目前,水资源在社会发展刺激下污染程度越来越严重,一方面危害群众的生活安全和居住安全,一方面影响本地生态系统的稳态发展,而利用相关的环保工程污水处理技术则能有效打破这一藩篱,营造人与自然统一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环保工程;污水处理  引言  水是地球上动植物生存和发展中最为依赖的自然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课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我国社会对于水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化工企业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化工行业也呈现出整体递推增长趋势。化工工艺生产具有较强的特殊性,且其本身具有较大的规模,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能源消耗问题,而从长远角度来看,只有有效控制化学工艺中的生产成本,才能够为化工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使得节能降耗技术得到了高度的重视。文章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节能降耗技术在化工工艺中
期刊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表明我国一直对环境保护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采取诸如扩大绿色植被覆盖率、减少污水和有害气体的排放、发展可持续的生态经济等措施,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改善生态环境。一方面从生产实践中进行及时跟进和改良,另一方面更应该重视前期对环境的检测,通过对生态环境监测、分析,收集科学的环境数据,结合生态环境的综合情况,根据相关数据来采取预防和应对措施,为环境保护工作的
期刊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是一项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项目建设涉及到的环节和内容多,项目投资建设规模大,管理的难度比较大。PDCA循环管理与控制方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促使项目顺利进行,减少各项问题。本文主要基于PDCA循环管理与控制相关理念,探讨其在水利施工项目管理中运用的步骤和对策,希望对提高水利工程项目质量,减少项目施工中的问题和风险有所启示。  【关键词】水利施工项目;PDC
期刊
摘要: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各个领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愈发关注,为了加快国民经济发展的脚步,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极大程度的提高了农业土地利用率,对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重大,不仅能加快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还可进一步推动社会经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农业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仪器  引言:  近年来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大了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投资建设力度。水利水电工程是民生工程,它可以解决居民用水、居民用电和防洪抗涝等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进一步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带水作业和导流施工,所以需要合理的应用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这样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一些存在渗漏质量问题的项目,也可以通过混凝土防渗墙消除这些渗漏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