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以锥体束损害为主征的肝豆状核变性二例报告

来源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以锥体束损害为主征的肝豆状核变性二例报告万慧,廖杰芳典型肝豆状核变性(HLD)大多以锥体外系损害为首发和主要表现。而早期表现为锥体束损害者尚少见,现报告2例如下。例1男,28岁。因左侧上、下肢活动无力20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天行走时不慎拌倒,...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79例SAH的临床、CT、MRI和DSA的对照研究,发现CT对急性期SAH诊断价值较大,可作为筛选措施。MRI对亚急性SAH及隐匿性血管畸形的诊断优于CT和DSA。DSA可直观显示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和供血动脉、引流静脉
35例DACVD、59例ACVD及65名正常人同时检测血清糖化蛋白及血糖,发现ACVD组与正常组比较,其血糖P值<0.001,糖化蛋白P值>0.05;DACVD组与ACVD组比较,其糖化蛋白P值<0.05,血糖P值
报道一例包涵体肌炎患者,女,25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两下肢无力5年,近半年两个肢亦无力。两侧肩胛带及骨盆带肌肉轻度萎缩。肌电图示轻收缩时运动电位平均时限缩短,多相电位增多。肌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28例临床分析孙中武,陈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指脑动脉在一段时间内呈异常的(非生理性供血调节)收缩状态[1]。出血后立即发生,而在1小时内结
肝豆状核变性特殊表现误诊分析李国前,吴建平,杨小霞,林进肝豆状核变性(HLD)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由于铜在各脏器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蓄积,临床上可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
目的观察635nm发光二极管(LED)穴位照射与艾灸疗法对肾阳虚模型大鼠病症指标的影响,探讨635nmLED作为仿灸仪器的可行性。方法氢化可的松制备肾阳虚模型大鼠后分为LED组、艾灸组
皮带秤是一种应用量大面广的自动衡器,它可以在不中断物料输送的情况下称量出皮带输送机上通过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但由于影响因素比较多,其长期稳定性不能满足现场使用的要求
应用导管介入溶栓治疗1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并与对照组15例比较。结果显示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导管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是一种较安全而有效的新方法。
初诊误诊为运动神经元疾病13例病因分析姚景莉,董俭,谢瑞满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一组病因未明,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元和/或锥体束的运动系统变性疾病。自1874年Charcot首次描述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