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统1电子化传递系统的数据共享方案

来源 :铁路计算机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确报信息是铁路运输组织和行车指挥所需的核心数据,准确、及时、可靠地采集、传递和共享确报数据,是铁路信息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运统1电子化传递系统的实施已覆盖全国铁路网,从源头上初步保证了确报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针对既有铁路信息系统对确报信息的使用需求,提出基于运统1电子化传递系统的数据共享方案,利用大数据采集、预处理、存储及管理技术,在进一步提高确报数据质量的基础上,为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数据共享服务,支持列车运行追踪及安全预警等新的扩展应用的开发,提升运统1电子化传递系统的应用成效,为铁路运营提质增效和行车安全保障提供有力支持.
其他文献
针对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对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经济性、简洁高效、可实施性的高要求,以某大型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为例,对供配电系统方案进行分析,选定优化合理的供电方案.
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平台,以某泥砂分离罐体为例,对大型高耸罐体结构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漏斗形分离罐体设计要点,为大型水泥罐和储水罐等设计提供参考.
采用室内试验对5种不同水泥与乳化沥青质量比条件下的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研究,分析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马歇尔稳定度、冻融劈裂强度、温缩系数的变化规律,以某典型路面结构为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半柔性基层路面结构模型,研究半柔性基层抵抗反射裂缝扩展的特性及变化规律.
针对非开挖管道修复技术在排水、给水等管道修复工程中的应用,以合肥市某片区管道修复工程为例,介绍紫外光固化非开挖修复技术并根据工程案例对施工流程和修复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非开挖修复技术应注意事项.
云数据中心的分布式应用故障具有复杂性、随机性等特点,导致应用的运行与维护(简称:运维)管理任务难度大、效率低.为此,提出一种云数据中心应用故障预测方法,构建基于门控循环单元(GRU,Gated Recurrent Unit)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的云数据中心应用故障预测模型,对云数据中心的应用监控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预测将要出现的应用故障.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预测精确率满足应用运维管理中故障提前发现和处理的相关要求,在降低应用运维管理难度和提升运维效率方面具
线路安全是铁路运营的重要前提,我国铁路跨度广、行车环境复杂,当铁路基础设施稳定性产生改变时往往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文章采用长短期记忆(LSTM?,Long?Short-Term?Memory)模型对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的铁路基础设施监测系统的形变监测数据进行建模预测,实现对铁路基础设施灾害的早期预警,并与多种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STM模型具有更好的性能.
针对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部位处存在燃气管线横穿的问题,通过采用调整地下连续墙成槽步序、将钢筋笼分幅加工与吊装等方法,高效、安全完成特殊幅地下连续墙施工,为类似市政管道处特殊幅地下连续墙的顺利施工及管线的安全防护提供经验和思路.
为解决现有铁路桥梁粗放式建造模式存在的资源高消耗、劳动力短缺、信息集成度不高等问题,文章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和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设计开发了铁路桥梁信息化施工管理平台;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的项目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功能.以Spring Cloud为技术框架,开发具备微服务架构特性的分布式系统;研究三维场景缓存预处理及基于工程结构分解的数据管理关键技术.该平台已应用于郑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简称:灾害监测系统)的运行与维护(简称:运维)工作是保障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灾害监测报警及设备状态数据的分析应用,可为系统运维提供决策支撑.文章概述了灾害监测系统的运维管理工作,对风监测异常数据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风速风向计异常数据判识方法;通过分析灾害报警数据开展高速铁路沿线大风、强降雨灾害风险识别研究;对系统故障数据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Failure?Mode?and?Effects?Analysis)和随机森林算法的监控单元故障诊断方
针对现阶段工业厂房升级改造过程中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多专业穿插、原始资料不完整,单纯按照设计图纸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的实际情况,需要采用经二维图纸转化后的三维立体信息模型,表达出实际改造内容的空间位置,各专业提前优化排布、精确定位、协同深化,运用BIM技术与管道预制加工结合的方式进行管道安装工程建设,实现提高管道安装效率及安装精度,减少现场施工难度,缩短建设工期,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达成厂房升级改造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