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你该修炼了!

来源 :商业2.0·豫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生苦乐参半。越是优秀的人越深陷痛苦:在现实与理想之中冲突,商场和情场之间算计,在理智与感情里挣扎,在天堂与地狱间跳舞,在灵与肉的分离中痛苦,在得与失之后癫狂……
  无论是谁,纵有千般成就,万贯家财,倘若自我不和谐,家庭不和谐,朋友关系不和谐,社会关系不和谐,也不会觉得丝毫快乐。
  日本松下幸之助在自传里面写到,他每隔半年都会找一个寺院静心,把所有的事情放下,沉淀自己。
  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控制它的宽度;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示笑容;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掌握自己;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利用今天;不能样样胜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当作拥有了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的身心,每个人与你相处都像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之中。此时的你,已经修炼成了一尊佛。
  供奉在心灵最深处。
  
  富后求“生”
  禹舜尧
  
  “富士康热”终于尘埃落定,一切有关“今天是多少跳”和之前郭台铭的“血尿哲学”,也都仅仅作为企业管理教材的一个案例被严谨地引用。理性的解读替代了喧闹的消遣。
  中国的企业,很多都有过被这种喧闹包围的经历,但能像郭台铭这样“沉住气”的倒是不多。他们中不少人都成了两院“院士”——不是去了法院,就是去了医院。
  十年辛劳无人问,一朝失误天下知。
  中国企业家的心灵生态环境似乎天生就荒芜一片,只能享受成功,不能面对失败或挫折,否则就连生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
  据有关方面新近的一项统计显示,仅这次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大陆就出现因自杀或不同原因落马的企业家近百人。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企业家。
  真令人扼腕叹息。
  
  乱“事”之身
  沧海桑田,世事亘古。
  翻开薄薄的改革开放30年,我们看到最多的是财富的产生和传奇,但其背后的企业家命运如何,是不是钱多就一定幸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曾推出《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报告提出:中国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虑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20年中,自杀的中国企业家多达1200位。
  毛骨悚然。
  它深刻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大的转型期间,各种矛盾向企业家身上聚焦的特点。每一个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在精神上都要经受各种各样的折磨。乃至有心理学家说,在现代社会,压力和出家是成正比的,出家会成为企业家的一种趋势。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出了家,才能真正感觉回到了自己的家。
  著名演员陈晓旭的烦恼也缘于此。她曾坦言:“我曾经很专注于财富的积累,身为家中长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母家人过更好的生活。在那段时间里,我不断为他们创造更舒适的家,一次次搬到更大更美的房子里,还送精美的礼物给他们。后来,我发现物欲的增长并没有给我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我变得越发忙碌和烦躁,很少有时间和父母相处。”
  这种“林黛玉”式的烦恼,在中国的商人中得到了广泛的共鸣。
  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赴美国定居以后,觉得时间和金钱越来越多,但一度觉得很惶恐,看不到自己新的人生目标。
  “财富的意义何在?为了赚钱我需不需要牺牲自己的原则?什么是成功的标志?我该如何处理家庭生活?工作多少才是够?”亚钢集团CEO符气清被这些问题缠绕得头痛不止。
  香港富豪排名前十位的新鸿基地产副主席郭炳江也大倒苦水:“1994年时,我什么都有了,心里却很恐慌。出去排解,打高尔夫、开跑车、跟家人到荒岛度假,每天强装欢颜,却只能找到快乐,而找不到精神上的喜乐,其实很惨!”
  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也曾说过“挣钱不少,心情不好”。
  各种因素导致了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的不安全感加剧。随着中国市场体制的逐步完善与规范,法网一步步收紧,于是一批曾经游走在黑色或者灰色地带的商人纷纷“触网”。近年来“落马”的企业家名单可以列出长长的一串儿:唐万新、顾雏军、张海、周正毅、黄宏生、郑俊怀……
  “富人进天堂,犹如骆驼过针眼。”《圣经》中的断言,让很多商人惊慌失措。而近来,清算原罪的说法更是甚嚣尘上。正如一位学者所说:“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家的诞生,本身就像是一根木炭,如果你硬要去把它洗白,那么最终的结果是把整根木炭都洗掉,木炭还是洗不白。”清算可能给这个群体众多的人带来“灭顶之灾”,这导致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成天惶恐不安、如履薄冰,精神上陡添几分幻灭感。
  这一切,可以归结于一句话:信仰的丧失。
  
  佛门寄望
  滚滚红尘,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大无到大有,最后再回归到大无,这对一个功成名就的企业家来说是怎样的心路历程?钟鸣鼎食、儿女情长之后,佛门能否成为他们探寻心灵的港湾和居所?
  为什么在很多企业家豪华的办公室深处,会有一炷飘然的香火?
  “如果说真的什么都消失掉了,我可能会选择流浪的生活。实在不行的话选择像弘一法师一样的脱离红尘,研究佛法,可能也是一个好的选择。”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说。和他一样怀有向佛之心的企业家还有很多,而真正与佛门亲密接触的,还要数潘石屹和张海。
  潘石屹谈起自己初到海南创业时的情况,说道:“我刚到海南岛的时候特别想创业,就是没有钱。创什么业呢?结果创了一个海南省佛学研究会,我们就搞佛学研究,不要钱,反正也没有学得太明白,差不多一年时间,在佛学会里面职务最高的是我,我是秘书长兼副会长。”
  潘石屹说:“信仰才是幸福真正的源泉,在人生通往西天极乐世界的道路上,有许多考验,这些考验常常不期而至,表现的方式也与《西游记》里的妖怪一样各有不同,而正确的道路只有一条。‘看似火焰与复仇,实来光明与爱护’,这条道路就是信仰之路,许多先辈走过,我们在继续前行。”
  2008年9月,原健力宝掌门人张海被判有期徒刑10年。张海的母亲朱乐平曾这样说:“我们家旁边就有一个‘白衣阁’,张海读小学的时候和小朋友经常去那儿玩,认识了净严法师,法师非常喜欢他,张海对法师也有特殊的亲近感。有时候法师也教他一些佛教的知识,张海居然不久就提出想皈依佛门。我当然不同意他这么小就出家。在我的坚持下他没有去。但后来,他与佛的这种机缘依然没有断,认识了藏传佛教的大师。”
  俞敏洪的佛,是超脱之佛;潘石屹的佛,是信仰之佛;张海的佛,是玄幻、神秘之佛。佛教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了生死,求智慧”,它从解决人的现世之苦出发,为人们设立了一个理想的彼岸世界。从它的出发点上,就把其定位在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作为企业家的心中之佛,似乎可以在这里找到渊薮。
  “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家忙于博弈之 中,金戈铁马地厮杀,放电多充电少,尤其是在重物质生产轻精神生产的当今社会中,很少考虑个人价值修养,最终酿成了价值观体系的空白。”战略管理学家管益忻如是说。
  财富本身无罪,只是一些人在谋求财富时,动用了有罪的手段。心灵的赎罪,与财富的散尽没有天生的关联,只是需要一颗重新打量财富的心灵而已。
  这种面对财富如山的人性修炼过程,只有开头,没有尽头。
   耿涛:低起步,快速度
  禹舜尧
  
  东方微白。
  连接郑州东西的市区核心道路中原路车流滚滚,人群川流不息。在地下人行通道的内侧,困极了的耿涛,翻了一下身,想捂住头再睡一会儿。突然感觉脸上有点湿:一摸,一手痰。
  忽地,耿涛坐直了——这可是连续第三天过往行人的痰液飘落到脸上了,工作还没有找到。
  怎么办?
  每当回想起18年前的这一幕,郑州皇宫大酒店的总经理耿涛,脸上总绷着一种屈辱后的坚强。
  夜色未浓,郑州皇宫大酒店已经灯火辉煌。
  在大门两边规整的迎宾列队中间,有一个帅气、激情饱满的男子不停地跟每个员工作细心交代,时而转身,忽而疾步,但脸上始终溢出亲切的笑容,看似职业,实是由心。
  他就是刚刚上任还不到半年的郑州皇宫大酒店总经理耿涛。
  
  困顿童年
  
  1975年5月,耿涛出生在河南商丘梁园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是当时村里小学唯一的老师,整天呕心沥血,背负着乡亲们沉沉的寄望;母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终日汗洒陇耕,含辛茹苦地支撑着全家的生计。在兄弟四个中,耿涛排行老三,他既不能像大哥那样帮父母为家出头主事,也不能像小弟那般受到父母的宠惯。每年过年的新衣服,也都是“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
  12岁时,因为年龄太小,在家实在无事可做,就帮助大哥在家乡的黄河故道边,圈起一块地养鸡。刚开始,还是一身孩子气的耿涛哪能静下心来做事,第一年,就把哥哥交给他看养的300只鸡,养成了16只。
  这是小耿涛经历的人生第一次挫折,他由此深深知道,今后做任何事情,不能像小孩子玩耍一样,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丢下,而是要坚持不懈地从头到尾做好,这样才能少犯错。
  常见的事情,简单的道理,让一个懵懂的少年从中察觉到了现实社会最基本的成败原则。
  从此,耿涛不断地买来家禽养殖方面的书籍学习,经常请教相关专业人员,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得到了很大的丰富和提高。仅仅用了4年时间,耿涛就将养鸡场发展成了当时商丘市最大的养鸡场。
  此时,年仅15岁的耿涛,显然要比同龄的孩子早熟一些。不仅是比他们多了一笔丰富的人生经历,而且在他澎湃的心底,一直埋藏着总有一天要走出家门,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梦。
  
  缘结餐饮
  机会随即而至。
  1991年春节刚过,村里有一帮人要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干建筑工程,当时才15岁的耿涛就跟父母坚定地提出要一起去。儿大不由娘。经不住耿涛的再三缠绕,母亲终于依依不舍地把小耿涛拜托给同去的乡亲,在村头遥望挥别。
  别人行,我也行。天生不服输的耿涛在写给父母的信中,高兴地说:“我已经是‘工人’了,每天可以挣6块钱,你们放心吧。”
  第二年,已经闯过世界的耿涛,经亲戚介绍,又回到河南平顶山平煤十二矿下井挖煤。
  与一般下井工人不一样的是,耿涛虽然每月也吃得山穷水尽,但在精神和人生信仰上,绝不是抱着“干一天,活一天,享受一天”的精神“月光族”。
  一天,工地附近饭店的师傅看着年少的耿涛正“埋头苦吃”,便试探地问他:“你愿意学厨师吗?”一句话,让食兴正浓的耿涛突然停住了。他想,学厨师还真不错,既不用“干一天,活一天”,还能“享受每一天”。于是,他当场答应,就此拜师学艺。
  “当时,跟着师傅学徒是一种默默的辛苦,既学做菜,又学做人。”耿涛说,“师傅教导我,食品的‘食’字,就是要求做餐饮的人得有良心,菜品如人品,人做好了,菜才能做好。”年少的耿涛虽然当时没有完全明白师傅的话,但他却铭记于心,在接下来的人生发展中,慢慢地修正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
  对耿涛的勤奋,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半年后,师傅就耐心地把一套从白案到红锅,从凉菜到蒸炒的后厨全活仔细地传授给了耿涛。
  8个月后,17岁的耿涛,第一次完成了具有人生意义的职业修行和事业开端,在师傅的期望中,踌躇满志地走出师门,独闯江湖。
  
  人生起步
  此前,总是梦想独闯江湖的耿涛,一直苦于身空乏技。如今,初学厨艺的他,怎么也按捺不住“一身本领”的兴奋,一脚就到了心中精彩的大世界郑州。
  几天后,耿涛终于在郑州市东明路一家餐馆找到了事情做。这份工作对耿涛来说,真是来之不易,不但解决了食宿,还能拿到每月150元的工资。当第一个月的工资捏在手心时,耿涛心中五味杂陈。“当时想得最多的就是要珍惜工作,不能再让人把吐沫和痰液吐到脸上,如果钱挣得多了,就买个摩托车,像城里人一样风光地生活。”
  往往一个很简单的目标,都会让一个不想再遭受屈辱的人,奋进直追。
  1994年,郑州高端餐饮市场开始流行粤菜,一直专注豫菜的耿涛分析发现,要想在今后的郑州餐饮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自己必须学会一手不错的粤菜。
  1年后,耿涛学艺归来,在当时郑州城东路的东海渔港掌勺,享受当时每月1800元的高薪。这一次,文化学识不深的耿涛,开始体会到不管人生的起点有多低,只要自己确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掌握一技之长,都会有所作为。
  1997年年底,已经在外闯荡小有成就的耿涛,揣着自己的财富和人生梦想,来到了家乡民权,投资80万元,开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家酒店“万松苑”。但管理经验尚不足的耿涛,仅仅一年,就因当地一些单位和熟人的拖欠款支撑不住,关门歇业。
  1999年,耿涛又回到了经营人生的起点,不过,这一次,他已经身怀技艺。
  但耿涛选择又一次离乡远走。
  为了让自己学到更多、更好的厨艺,耿涛慕名来到了总部位于济南的“皇宫大酒店”,跟着一名香港师傅,学做当时刚刚开始流行的鲍鱼。
  1年后,香港师傅回香港。已经全面掌握鲍鱼各种做法的耿涛,在接下来的3年中,扛起了皇宫大酒店烹饪顶级菜品鲍鱼的重任,月薪万元以上。
  2002年,此时已经技艺超群的耿涛,根据郑州高档餐饮市场发展的态势,转身杀回郑州,在大河锦江大酒店做鲍鱼。同时,又重操“包工头”的角色,在郑州20多家高档酒店承包烹饪鲍鱼业务。
  从此,耿涛成了郑州餐饮行业烹饪鲍鱼第一人。
  但此后,耿涛因为种种原因又辗转在各酒店任职,但均因经营不善而遭到解聘。济南皇宫大酒店老板在得知耿涛的情况后,马上把他从北京请回刚刚开业不久的郑州皇宫大酒店,担任总监。
  
  速度前行
  此时的耿涛,已经在酒店经营上,逐步有自己 的想法了。
  2008年圣诞节前夕,耿涛大胆策划了一个邀请知名明星在酒店一楼大堂搞演出的活动,对外售票,并借此机会宣布取消一切非消费项目的收费,同时将大家比较喜爱吃的桂鱼、虾等菜品降到普通饭店的价格。
  “当时邀请明星演出的策划,我是抱着赌一把的态度来说服集团领导的。临近演出10天的时候,还不见什么动静,我心里有点慌了,真没底,整天焦灼不安,因为这还牵扯到菜品降价等经营战略调整的问题。”耿涛说,“就在快要火烧眉毛的最后三天,票突然抢售一空,最后,连熟人打招呼都没有办法调剂了。”
  也许真是上帝被耿涛的执著所感动,从那天起,酒店的生意每日爆满,接待不暇。
  今年5月14日,耿涛走马上任郑州皇宫大酒店总经理。
  “工作就是我的生命,它决定我的名声,决定我的未来;工作就是我的生命,它控制我的心绪,控制我的快乐;工作就是我的生命,它提升我的品格,提升我的价值。”
  这是郑州皇宫大酒店企业文化中的员工“工作敬语”,每天清晨,耿涛站在队伍里,和大家一起“诵经”。
  阅规则,阅价值,阅人生,阅未来。
  耿涛说,餐饮对于他已经由一份自己喜欢的事业上升为一种沉沉的责任,毕竟这个酒店投资了1亿多元钱,还有1000多名员工要生活,要发展。以后,自己身怀的绝技不仅仅是做最好的鲍鱼了,而是要带领这个“千军万马”再练三种绝技:想别人想不到的,干别人不敢干的,做别人不敢做的。
  这种修炼,将更蔚为壮观。
  
  探索生命之光
  释延超
  
  很多成功人士都在社会洪流中不断寻找成就感和归属感,在另外一个层面中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人有两种命:一种是生命,一种是慧命。生命是父母生育我们的身体,生命的延续、生命的长与短取决于我们对生命的呵护和重视。而慧命是智慧之命,历代圣贤如孔子、老子甚至释迦牟尼,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印证,他们的生命早已不复存在,但慧命却一直在延续,并且依然影响和启发着今天的我们。
  
  舍就是得
  慧命要从我们清净的本性当中去寻找,就好像一杯本来很清净的水,里面有沙子或是泥土都能很清楚地显现,而一旦被搅浑了就不清楚了,是什么把我们本自清净的本性搅浑了呢,是妄想和执著。
  释迦牟尼成佛后的第一句话:“奇哉!奇哉!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皆由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凡夫和圣人的区别就在于凡人多了妄想与执著,而圣人没有。并不是我们缺少了什么,而是我们多了什么,把多的东西去掉,本自就清净了,不但我们的慧命是清净的,我们的生命也是清净的。
  我们常常会处在随缘度化之中。“非礼勿视”就是时时观照着自己的眼睛;“非礼勿言”就是把持着自己的嘴巴;“非礼勿听”就是捂着自己的耳朵,人很容易认为别人对我们的评价好像是很真实的,其实这种评价已经是别人言语出来的你了,已经是他们的思想了,我们往往把别人当成一面镜子,认为自己是别人所认为的那样子。所以要“非礼勿听”甚至于“非礼勿言”和“非礼勿视”,我们看到的不见得就是真实的。
  
  珍惜当下
  六字真言:看破、放下、自在。六个字三个词,要能看到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放下烦恼,放下不愉快,短暂的生命经不起只在困惑烦恼中打转,我们要活在当下,快乐地面对人生,对事物坦诚面对、从容,欢喜自在。
  生命的真意就是珍惜每个当下的过程。如果你要外出去某个地方,自己觉得已经很早就出发了,但是路上你还能看见走在你前面的人,当你回头看的时候,发现后面还有一个比你晚的人,那你是不是也是身处在中道呢?你永远都处在中道的话,那到底有没有一个好的,有没有一个不好的呢?这根本就无从考证,所以这种烦恼和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的,没有谁让你烦恼,没有谁让你困惑,要智慧地从容地悟出这个真谛。因为这是释迦牟尼所悟既而提出来的,我们所学的一些心得和感悟也是从他那里悟出来的。
  “过程并非结果”。有些人拿结果来要求目前处在过程中的人,把过程并入到最终结果里面。六祖慧能大师讲:上上人有下下智,下下人有上上智。所以我们不该轻慢任何一个人,因为再低下的人,没有身份,没有地位,甚至一无所有的人,可能他会拥有得更多。但拥有的人往往可能只拥有一个,大家也许很担心失去目前所拥有的,其实失去了,下面得到的会更多,我们想得更多就要先失去(舍),人生如插秧,退步亦向前。
  
  找到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竟是什么呢?”大鱼说:“你就生于海也归结于海,而你却不自知,还去哪里找海呢?我们每个人本身就在快乐幸福中,却还要到处找幸福,我们不把烦恼看成烦恼的时候,幸福自然就找到了。想想自己是不是那条小鱼,是不是生于海,归结于海呢?”
  佛教的禅宗提倡“找到真正的自己”,认为身体呈有一个真正的自己,把身体看做是一个房子,我们自己才是房子的主人,而我们往往认为房子就是主人,认为身体就是主人,其实是错误的。生命只是一个房子,慧命才是真正的主人。我们都在维修房子上下工夫,发型如何在变,脖子上戴的金银首饰如何华丽,你这是在修房子,有修心没有?
  学问或成就感很容易让我们进入一个“所知障”的执著里面,你所知道的事物、事理会阻碍着你真正的智慧无法显现。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有地位的人,他总认为这就是他永恒所拥有的,其实是客居在名利之中而不自觉,是在名利之中做客。所以“晨钟暮鼓惊醒世间名利客”,我们要时时具有觉察之心,要觉察我们到底多了什么,少了什么,我们的人生是如何的辉煌,如何有更大的成就?不能只定位在我们目前的层面上。
其他文献
8月20日10时,河南省龙头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头担保)内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  龙头担保成立于今年7月28日,是全国第一家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担保的公司,旨在为河南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单个企业最高可获得单笔1500万元的融资担保。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河南全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6000多家,其中有421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均超亿元。然而,融资难、担保难的
期刊
自美国的Groupon火了之后,中国的团购网便接踵而起,大大小小的团购网近千家,郑州在三四个月时间内上线数达到30多个,然而起得快,落得也快,到现在只剩下五六家,几乎每天都有新的上线,也几乎每天都有创办不久就下线的。  团购网的目标群体定位在白领阶层,收入中等偏上,消费能力不是非常强但又追求生活品质。团购产品主要以衣、食为主,涉及餐厅、酒吧、摄影、娱乐、美容美发等方面。  一个网站,十人以下的团队
期刊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河南省以需要淘汰230家企业“稳坐”头把交椅。其中水泥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占到企业总数的13.5%。    水满则溢    河南是水泥发展的风水宝地。不论是原材料、工业技术、政府政策,抑或是交通运输、产业整合等因素来看,河南得天独厚。丰富的资源带来了水泥行业的蓬勃发展,在水泥发展的高峰时期,几乎在任何一个豫北乡镇你都能发现水泥企业的身影。  “好运不会一直光顾
期刊
继“蒜你很”、“豆你玩”、“姜你军”在副食品领域引起轩然大波之后,金融领域的银行们也不甘寂寞,纷纷开始上涨手续费。国有四大银行率先“吃螃蟹”,广发银行、交通银行等部分股份制银行也紧随其后。    忽如一夜费用涨    与大蒜、豆类、姜疯狂上涨不同的是,银行手续费上涨得却是扭扭捏捏,悄无声息。仿佛在一夜之间费用都涨上去了。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王敬伟认为,银行手续费的突然上涨有着多方面的原
期刊
一部《红楼梦》,除了感情纠葛、恩恩怨怨,里面还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智慧。  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管理,人是群居的动物,也是个性最强的动物,有人说管人不难,有人说管人太难。荣国府里上上下下几百号人,成份混杂、等级森严、开支庞大。虽是私营企业,但国营企业里的各种弊病一样不少。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是如何运转的?各家有什么管理的绝招?    凤姐走马上任CEO    贾府中管理艺术运用最娴熟的,是凤辣子王熙凤。一
期刊
白酒市场尚处淡季,江湖已现暗战。鄂酒大佬白云边来豫苦心经营数年,竞得一片天地。偏安南阳一隅的养生殿酒业伺机而动,半路阻击。  一切源于7月16日郑州金水区工商分局与信阳、驻马店、新乡三地工商局以涉嫌商标侵权为由,扣押查封白云边豫酒、豫贡酒等系列产品8000余箱。  白云边和养生殿相继召开说明会和新闻发布会,表明自己立场。  一场本来处于地下的暗斗由此走到前台。    “豫”字之辩    8月23日
期刊
一身黑白配,纯黑单肩包,配上整齐的山羊胡,一副文艺青年的打扮,并时不时露出招牌式的微笑。他叫卢广利,目前拥有茄汁面店70多家,另开了一家女子火锅店,接下来准备开家素斋馆,他的事业心听起来接近疯狂。卢广利给出的答案是:“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赚钱,最终实现自己的演员梦。”  卢广利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要拍电影,要当一名喜剧演员。外国有个家喻户晓的憨豆先生,而他要做中国的憨豆先生。  去年一部喜剧片
期刊
也许现在的你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时尚达人、商业达人、政治达人……但是对于最基本的健康来讲呢?你的健康是怎样的程度?喧嚣多彩的现实社会中,你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健康达人吗?  健康对于人类来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毛主席曾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你是否已经成为除健康领域的任何达人——“白骨精”也好“司马他”也罢,只有健康才是第一位的。  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做个健康达人呢?在现代社会中想必除了饮食、作息等
期刊
[招法典故]    美国著名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自小就具有新闻天赋。6岁的孩子一般都喜欢动画片,但他却随父亲天天看新闻;14岁时,他成了校报《校园新闻》的小记者。有一次,克朗凯特被安排陪田径教练训练。他去了一天,碌碌无为。第二天,克朗凯特被校长弗雷德叫到办公室,弗雷德训斥道:克朗凯特,你怎么这么对待工作!克朗凯特说:我认为那件事对于我来讲不值得,所以我就不值得花力气做好。弗雷德沉思
期刊
有了细部的精心镌雕,一个产品的品质会上升为品牌;有了对事业的深情倾注,一个产业会承载起民族复兴。  产品打天下,产业报国家。这几乎是全体豫商的集体精神价值走向。  顺着这种价值方向沿走,我们感慨的是豫商产业报国的深阔宏大,感动的是一种人格的朴质坚韧。  这样的感召,在刘红中彩棉报国的产业里,无限绵长。    秋霞浸水。  一抹绯红的宛西小城邓州,依然含苞着一种千年之媚。倘若在古城间随兴游走,轻轻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