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对策研究

来源 :食品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由于制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我国存在着非常复杂且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其所涵盖的问题主要涉及了监管机构、治理主体以及信息整体性三个方面,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在食品安全的整体性治理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整体性治理理论是一种可以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理论成果,将其应用到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可以为监管机构强化其整体性,可以使安全治理的主体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可以使食品安全信息更加完整,其应用价值和应用意义无疑是非常意义深远的。
  概述
  基本理论思想。“跨界合作”是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方向,这一思想强调,应以专业分工与保留当前组织边界为前提,将长效协作机制作为基本保障,尽可能地调动公共部门、第三方组织以及各级政府等社会公共管理主体,使其积极发挥出“跨界合作”的整体效能。
  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适用性。我国在食品安全监管上依然延续着“碎片式”的管理模式,其局面以“分段监管”为主,以“品种监管”为辅,看似监管力度较大、监管范围较广,但是监督力度不够深入,因此面对着较为尴尬的局面。而“整体性治理”在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上有较强的适用性。
  (1)借由“跨界合作”提高监管绩效。“整体性治理”理论所倡导的“跨界合作”既包括了公私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包括了监管部门内与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出于提高合作绩效、增强协同力度的需要,政府这一直接治理主体直接承担着“主导者”的身份,不断建立健全食品监管制度、完善各项服务、调动各部门组织的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致力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
  (2)在分段監管中通过整合协调方法来增强各监管部门的协同力度。政府作为“主导者”通常会基于“专业分工”来界定监管的具体环节,以便于各部门可以无缝衔接,形成一条监管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链”。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食品安全监管区别于一般公共食物,据偶鲜明的内在特殊性——不可割裂,一旦这食品供应链在任何环节上出现异常,若得不到及时治理,风险便会呈现出“链式”传导趋势,在食品监管方面引发“木桶效应”。好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出现弥补了分段监管体制中存在的不足,借由安全监管的主体,政府各部门、各种社会组织可以实现无缝的信息共享,通过各部门、各组织的充分协作,可以将“碎片式”监管模式转变为“整合式”监管模式。
  基于该理论所制定的监管对策
  引入监管“第三方”,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目前我国有许多监督食品安全的第三方组织,但是政府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这些组织“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放开手进行食品质量监管。在整体性治理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政府应该积极调动这些组织的主动性,使其参与到食品质量监管中来,并对其合法地位给予肯定,以使其发挥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在确立其合法地位之后,还应该明确其所具有的合法权力,使其可以放心行使自己的信息发布权、行为监督权以及检测奖惩权。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与第三方组织的合作交流力度,使其立足于和政府平等的地位,建立集监管与检测于一体的监管模式,构建服务性与权威性兼具的第三方监测机构。
  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使监管网络覆盖范围更广。政府各部门及各社会组织应该建立健全协同治理机制,力争在纵向上可以到“底”,在横向上可以到“边”,努力扩大监管网络的覆盖范围,从供应环节到销售环节,实现真正的无缝监管。首先,就横向而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应该充分发挥其机构地位的超然性和行政主体地位的刚性,基于《食品安全法》为任何层次的监管部门赋予相应的奖惩权,提升各监督机构之间的综合协调能力,缓解各层监督机构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彻底解决监管缺位/重叠等典型问题。对于食品供应链,该机构还应该做好各主体之间的功能整合与职责调整,建立长效机制,彻底终结当前的尴尬局面。其次,就纵向而言,面对当前在食品监管上出现的“溢出效应”,应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加重,追溯至食品供应链并构建相应的安全监管链,建立长效互融机制,以实现自上而下的协调管理,杜绝上下政令不通、各自为政等问题的出现。
  食品质量安全关乎民生,是我国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探讨了具体监管对策,以供从事此工作的人员参考。
其他文献
饮用水处理中引入消毒减少了水载细菌的含量。然而,消毒剂会与水中的天然有机物及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发生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DBPs)。近些年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卤代乙醛(HALs)得到广泛关注。在当前已经识别的DBPs中,HALs的含量仅次于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处于第三。研究结果表明HALs普遍具有毒性。HAL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毒性和基因毒性的排列顺序分别为三溴乙醛(TBAL)≈氯乙醛(CAL) > 二溴乙醛
期刊
在当今时代,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所做出的安全保障最大,不仅如此,计算机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上效率也是最高的。在食品生产的所有环节中,无论是的生产运输还是储存加工,乃至销售等所有程序,每一环节都可能使食品发生污染。所以,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所有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采集、分类、跟踪以及分析,确保食品在所有环节的安全。
期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肉类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是生鲜肉的保鲜期短,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因而冷鲜肉及低温肉制品将成为未来肉品消费的主流产品。据统计,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双汇、雨润等知名品牌为代表的冷鲜肉已经占冷鲜猪肉消费的12%左右。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消费者对冷鲜肉安全信息认识现状,并分析冷鲜肉安全的信任构建,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提供思路。  资料与方法  问卷调查对象和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和改善。可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所在,同时也严重影响到了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本文就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和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解析,希望为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不断曝光,我国民众对中国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和认可度急剧下降,也影响到
期刊
陈梓萱现任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旗下杂志《家用汽车》出版人兼总编辑,从事汽车传媒行业10年,在多家媒体发表文章近千篇。曾发表过《简单张房有》、《本色曾庆洪》、《竺延风和第一汽车奖》、 《看不见红灯,这车让我怎么开》、《航盛中标,风神炒了松下》、《百强县汽车消费调查系列》、《应对供给侧结构改革 中国汽车企业没准备好》、《结构优化、兼并重组将成为“十三五”中国汽车主题》等多篇业内著名文章。曾参与“百强县
期刊
如今O2O模式的发展壮大促进了餐饮行业的发展,外卖平台是餐饮行业的衍生之一。在线外卖不断发展壮大,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通过调研,分析问卷,发现外卖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原因,并寻求解决途径。  研究背景  O2O模式帶来的网络订餐同时带来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通过探寻在线外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所在,进而提出建立网络监督管理平台、提高消费者思想意识、提高准入门槛、加强政府监督等建议。
期刊
食品是社会人类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基本物质,是人们说生活中的必备物品,是维持人们赖以生存的依据和基础。现如今,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以及相关消费者之间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严重影响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近几年来公共健康所面对的巨大问题。因此,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内容,是提高我国社会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面对目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时有发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期刊
依照江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制定的《2016年江西省卫生计生部门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工作方案》,青云谱区疾控中心承担了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任务,青云谱区疾控中心立足工作实际,加强科学监测,圆满完成了食源性致病菌监测任务。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工作总体完成情况  青云谱区疾控中心根据2016年江西省监测方案,制定了2016年青云谱区疾控中心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质量方案,2016年江西省监测方案中青
期刊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随着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家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投入,尤其对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标准化食堂的建设,以及九年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落实,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至此,农村孩子的学习与生活都有了更好的保障,不仅能不花一分钱就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更能通过国家对贫困地区学生提供的生活补助费摄入合理均衡的营养。但由于学校是利用补助集体供餐
期刊
近年来,随着食品追溯体系的不断完善,食品召回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食品召回进程不断推进,尽管如此,要实现有效的食品召回,与此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还需不断深入。因此,从食品召回过程、参与者和保障条件三个层面构建食品召回体系框架,结合目前我国食品召回中的问题,对该体系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食品召回的有效推进提供参考。  食品召回概述  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经过一定的程序、按照相关要求,对不安全食品进行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