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o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大意义。文章阐述了探究性教学的概念及特点,并提出了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性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探究性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1]。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性教学的方法,能够大大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对教育的发展有很大意义。
  1.探究性教学的概念
  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及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自主、探究、合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了解相关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努力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探究性教学的特点
  2.1以学生为主体
  相较以往的教学方法,如今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已经越来越明显。在以前的教学过程,老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知识。但是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老师只承担对学生探究学习进行引导的作用。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老师能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共同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2.2互动性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动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交流[2]。但是在探究性教学的模式下,老师和学生双方积极配合,相互沟通和交流,老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疑问和想法,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也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知识。在整个过程中,有时还包括情感体验、情境创设等信息的互动。
  2.3灵活性强
  探究性教学具有非常强的灵活性[3]。它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一切能够激发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教学活动,教学方式不再仅限于课堂口授,还包含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制订教学方案,学生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更好地进行历史学习。
  3.初中历史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方法
  3.1树立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观念
  探究性教学的教学观念主张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它以学生的特点为教学出发点,利用学生展现出来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除了学生的特点不同外,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也不一样,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满足自身需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初中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上相对较弱,但初中学生又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非常强,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主动引导其进行历史课程的探索学习。
  3.2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历史课是一门看似枯燥,其实比较有趣的学科。在历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需要加强互动,积极地进行交流。历史课需要探索精神,因此历史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然后要求每组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并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提出遇到的疑问。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了解某某事件的发生时间及背景,同时要写出不懂的地方,老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整合,并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
  3.3创设历史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由于历史课的内容都是离我们比较久远的历史事件,因此学生很难想象当时历史事件发生的情景,很难有很高的热情进行学习。这时教师就需要创设出历史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历史情境下产生学习热情。合理的情境能够将枯燥的历史变成一门非常有趣的课程,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热情进行学习。比如在对秦始皇兵马俑进行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更加了解兵马俑的产生及其所折射出来的历史问题。
  3.4课后的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不但要求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回忆和理解,还要求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学生需要在课后回顾所学内容,老师也需要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估,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
  3.5对社会变迁进行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社会历史痕迹已经渐渐消失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对社会变迁进行调查访问实践活动,能够还原社会变迁的历史,提高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热情,促进自己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4.结语
  探究性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利于教学相长,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德顺.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0(20):168-170.
  [2]陈伟标.初中历史教学中结合社会课程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分析[J].才智,2011(04):87.
  [3]郑惠玲.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2(56):121.
其他文献
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技术创新高风险的特征,因而,企业对技术创新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降低技术创新风险的首要任务便是识别风险成因,技术生命的周期、
数码技术在平面设计的包装设计、广告设计、互联网等方面得到商业性应用,并且要求其满足市场需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才能有广阔远大的商业前景。
介绍了在石油钻杆生产中所采用320BX惯性摩擦焊机的工作原理、对焊工艺、焊接压力的线性化研究,以及对几种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的一种地理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旨在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创新学习的平台。该模式有利于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提高信息的摄取量,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弥补学生搜集资料的时空局限,实现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通过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化,促进思维创新最大化,树立学生问题意识常态化、评价机制多元化,促进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摘要】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股体育热潮,而大学生们又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热血沸腾,如何正确引导他们参与这股体育热潮,这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通过历史的纵向和校际间的横向比较,我们能够总结得出高校体育文化的几重要素及基本特征。在走出误区,重新审视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我们着重研究高校体育文化育人功能的内涵及作用机制。在此过程中,我们运用问卷调查和定向访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一种全新观念、全新方法、全新信息的音乐教育体系。在教学中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音乐教育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传授音乐知识和训练音乐技能,而在于综合音乐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 音乐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本文从高考物理命题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图像处理办法。
【摘要】课堂提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策略:提问要有明确的导向性,适当应用探询式提问,灵活运用提问的一些技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3-0053-02  一、课前要精心设计好每个问题,为有效提问打好基础  课前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