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细的爱里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
  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这算是他的最简单的诗,一点也不稀奇。但是读到这首诗时,却使我的心深深颤动,因为隐在这首简单诗句背后的是一颗伟大细致的心灵。
  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是为了让乳燕能归来。看到冲撞窗户的愚痴苍蝇,赶紧打开窗门让它出去吧!
  担心家里的老鼠没有东西吃,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夜里不点灯,是爱惜飞蛾的生命呀!
  诗人那个时代的生活我们已经不再有了,因为我们家里不再有乳燕、痴蝇、老鼠、飞蛾了。但是诗人的心境我们却能体会得到,他用一种非常微细的爱来观察万物,在他的眼里,看见了乳燕回巢的欢喜,看见了痴蝇被困的着急,看见了老鼠觅食的心情,也看见了飞蛾无知扑火的苦痛。我们有很多人,对施恩给我们的还不知感念,对于苦痛的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不予给予,甚至对于人间的欢喜悲苦一无所知,当然也不能体会其他众生的心情。比起这首诗,我们是多么粗鄙啊!
  不能进入微细的爱里的人,不只是粗鄙,他也一定不能品味比较高层次的心灵之爱,他只能过着平凡单调的日子,更无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
  我们如果只是对人的情爱有关怀,却不知道日落日升也有呼吸,不知道虫蚁鸟兽也有欢歌与哀伤,不知道云里风里也有远方的消息,不知道路边走过的每一条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甚至不知道无声里也有千言万语……那么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圆满的人。
  我想起一首杜牧的诗,可以和苏轼这首诗相配,他这样写着:
  已落双雕血尚新,
  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
  恐有家书寄远人。
  (孤山夜雨摘自《情深,万象皆深》)
其他文献
整体聘用前,需严格考察原团队的领袖    在中国目前的高端人才流动上,已经不再是企业占据绝对主动的局面。尤其是团队理念盛行的今天,一个高级人才,在他下面有一个甚至多个优秀的团队,团队成员之间多年的并肩战斗凝结的忠诚,甚至会高于对企业的忠诚。因此,当团队的领袖选择离开企业时,带走的不只是他个人对公司的价值,还有在他之下,整个工作团队的价值。以至于经常出现某个公司高管辞职后加入另外的企业,随后,团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