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北冲突背景下云南沿边地区佤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i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佤族是我国西南沿边地区和缅甸北部地区共有的重要跨境民族,2015年缅北冲突以来,我国佤族同胞在特殊情况下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实地调研,对当前形势下的佤族同胞的民族、国家认同感进行相应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沿边地区;国家;民族认同
  一、缅北冲突及调研背景
  缅北地区的冲突主要是由历史和民族问题造成的。自古以来該地区一直是多民族共生状态,19世纪英国人占领缅甸后,对民族问题处理失当,导致缅甸民族矛盾激化。
  1948年缅甸独立时民族关系对立,缅甸军政府对少数民族仍采取强硬措施,拒绝“同化”就会遭到武力镇压,但政策适得其反。1988年军政府放弃武力路线,对主要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临时自治手段,现今的佤邦就是在这一相对和平的时期确立的。2008年缅甸修宪成为矛盾复燃的导火索,谈判各方很难达成一致,缅甸政府军分别于2009年与果敢民主同盟、2011年與克钦独立军发生冲突,造成了大量的伤亡。2013年缅甸政府与民族武装签订“全面停火协议”,才使得事态缓和。2015年10月停火协议签署的当天,由于谈判达不到各方满意的结果,佤邦联合军、克钦独立军等多只势力代表不到场或不签字,缅甸政府仅与八支武装代表签字。[1]停火进度中断。
  缅北战事甚至严重的影响到了我国的边境安全,2015年3月13日,缅甸军机炸弹落入我国境内,造成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无辜平民五死八伤。[2]此次遇袭的耿马是我国佤族分布较密集的县,我国的佤族主要分布于西盟、沧源等山区与半山区地区,人口42万(2010年)。而与之相邻缅甸佤邦也是以佤族为主的,缅甸全境内的佤族超过百万。我国佤族与缅甸佤族在历史上同属一支。
  本次调研充分也利用了学校有大量佤族同学的优势,在他们的配合下深入到佤族聚居密集的沿边城乡,与学校、政府、村民等大量佤族百姓进行交流,得到了比较宝贵、真实的调研资料。全部问卷共收回问卷中有效的有260份,经过分析,认为缅北战事增强了我国佤族同胞的民族认同感,但是这种认同感与国家认同感并不冲突。
  二、沿边地区佤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此次调研设计了22个问题,经过分析大致情况如下。
  1、沿边地区佤族对佤族民族认同感强:
  调研涉及到的沿边地区佤族居民保留了部分自身的生活方式,当被问及日常用使用的语言时,仍然有38.1%的人使用佤语(58.8%的人使用汉语),且有14.2%的人认为佤语是最重要的语言(汉语69.2%)。当被问及佤族地位时,有16.2%的人认为佤族是独一无二的优秀民族,有27.3的人认为是比较先进的民族。而在涉及到人类起源神话的问题中,有49.2%的人认为佤族“司岗里”神话是最可接受的(女娲造人是35.8%)。这些都证明我国佤族虽然有汉化现象,但是仍然对本民族保持着高度的认同感和不错的民族自信心。
  同时,受调研者普遍表现出对于佤邦佤族的高度认同感。有71.5%的受调研者对战争中的佤邦佤族居民表示同情,并希望可以给予力所能及帮助。而经过此次战争,更有45.8%的人认为他们对佤邦佤族的感情更加亲切,38.5%的人认为与之前相同,仅8.1%的表示更加疏远。这表明我国佤族对佤邦佤族的民族认同感也比较高,且这种同族的亲切感是难以被割断的。
  2、缅北战事对沿边地区佤族影响大:
  调研中发现,缅北问题更能引起当地佤族百姓的关注,而其他时政问题受调研者则表示出陌生感,诸如被问及时政名人时,问题选项中给出了云南省长、我国常委、地方领导、佤邦领导的名字,有半数表示都不认识,其他选项则表现出均匀分布的态势。
  但是在问卷中仅9.6%的人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缅北冲突,有70.5%的人表示知道该问题,其中36.2%的则人密切关注着这一问题。知道这一事件的受调研者中,首次得知这一事件的途径有31.9%的是口耳相传的方式,所有知情人中,87.5%的都知道军机炸弹落入我国境内这一事件,这证明缅北问题对佤族同胞的影响是很大的。在地方政府、学校做调研时,老师和公务人员对该问题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兴趣。
  3、沿边地区佤族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感有“潜意识性”:
  此次调研最大的难点在于国家、民族概念的解释,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此次受访者中仅有24.3%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30.4%的受访者学历都在初中及以下,因此具体的定义概念问题很难解释,就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在被问及云南佤族与佤邦佤族的关系时,甚至有41.9%的被调查者认为他们与佤邦佤族属于“同一国家的同一民族”,这既能证明佤族内部民族认同感强,也能证明其定义的模糊性。而被问及“国界”概念时,15.4%的人表示不知道,33.9%的人选择了明显错误的选项。
  在被问及比较好理解的问题时,对国家或云南省的认同感又呈现了压倒性的优势,比如问及中缅射弩友谊赛希望哪方胜出时,有70.4%的受访者选择云南民族代表队。当被问及不得不离开家乡希望去哪里时,受访者中44.2%选择昆明,8.2%选择佤邦,29.6%选择北京,15.8%我国其他佤族村寨,2.2%的选择其他地方。同样,在被问及国家法律和佤族习惯法的地位,73.5%的受访者认为国家法律更加重要。这说明我国佤族的国家认同是十分明确的,只是这种国家认同感需要加以强化或明确,具有“潜意识”性。
  三、相关问题及反思
  此次调研反映出缅北战事对我国西南沿边地区的佤族是有影响的,民族认同感有所增强,但这种增强并不影响我国佤族同胞对国家的认同,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并不矛盾,尤其是此次涉及到了跨境民族的问题,就显得更为复杂。目前普遍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兼具矛盾性与统一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民族认同向国家认同的升级和转化。”[ 中国民族宗教网.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及二者的关系辨识[J].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50420573-1.htm.]因此,最重要的是将具有“潜意识性”的国家认同感加以明确。
  首先,增强宣传,多利用诸如传单、电视广播节目之类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而且这种宣传应该是双向的,不仅让沿边认知内地,也要让内地熟悉沿边,双方认知到了,才会消除隔阂感,才能使下一步的宣传教育顺理成章。
  其次,加强对沿边地区的调研及反馈,此次问卷在派发之前曾担心问题敏感度高影响效果,事实证明在村寨发放时确实有阻力,但是在政府机关和学校发放时,不少机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增加类似的调研,可以直接反映其心声,学生的配合度也较高。
  第三,增强国家认同与增强民族认同并不矛盾,增强国家认同并不是要泯灭其自身的民族认同感,对于跨境民族,尤其是像佤族这样主体民族在别国的少数民族,更应该尊重其民族传统,让其认可自己既是佤族人又是中国人,这二者没有冲突。
  第四,经济依然是根本问题,在沿边比较贫困的地区,家庭大多没有电视,更不用说网络,接收不到外界的消息,听不懂普通话,这样得不到足够的讯息,根本无从谈及“国家”或“民族”。经济差异会带来生活的更大不同,从而产生更深的隔阂。
  注释:
  [1]环球网.一言不合就打仗的缅北冲突到底怎么回事?[N].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6-11/9716962.html.
  [2]新浪网.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国境内[N].http://news.sina.com.cn/c/z/zmbjsj2015/.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古代人口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本文从天时、地利和人和三方面,对我国古代人口南移现象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气候、天下局势等因素对人口南移的影响。  【关键词】:天时;地利;人和;人口南移  “三才”思想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到战国时期,荀子用“三才”理论阐述农业思想,其思想主要表达为“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1]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提高,财富增加。而在这三要素中,又
期刊
【摘要】:本文从《逻辑哲学论》探讨关于本质的问题。由世界的本质,引申到艺术的本质。关于本质的追问是我们语言无法抵达的,就像没有人可以回答世界是什么?美是什么?所以本文将主要从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李森老师的漂移学中汲取营养,领悟关于本质问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逻辑哲学论》;世界的本质;艺术的本质;本质空相  逻辑哲学论  对本质的渴望和追求,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一种崇高的本真的精
期刊
【摘要】:叔本华认为概念知识根植于直观知识,并且直观知识在实践活动中较概念知识具有优先性,默会知识论学者关于强的默会知识与明言知识关系的论述与叔本华直观知识和概念知识的论述可以相互阐发。  【关键词】:直观知识;强的默会知识;概念知识  叔本华通过对康德的批判继承,试图用非理性的直观认识代替理性主义认识,在此过程中叔本华的认识论显示出从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转向。叔本华非理性的直观认识中
期刊
【摘要】:鉴于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方式死板、课堂沉闷、效果低下,我试图把音乐和古诗文的教学联系起来,充分利用民乐的教化作用、渲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不断的探索,积极完善,使之切实可行。现在所做的,其实都是为了抛砖引玉,给同行提供一种可以参考借鉴的模式。相信每个人都去尝试、都去探索,我们的语言课堂必将充满活力,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必然前途无量。  【关键词】:音乐;古诗文;可行性;具体做法  一、
期刊
【摘要】:《活着》讲述了福贵老人对一生苦难的追忆。他由一个嗜赌成性的地主少爷变成了农民,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他没有一直过着既富且贵的日子,而是过着既贫且苦的生活,正是这样的生活,让他悟到了“活着”的意义。从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的角度剖析福贵的多面人生,品味他对苦难的坚忍,对生命的豁达。  【关键词】:福贵;活着;研究方法  一《活着》写作背景及内容简介  余华偶然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源泉,更是我国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当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之所以如此激烈,究其原因是人才与人才之间的竞争,决定人才的因素则是创新性教育。因此,高等数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课程,必须全面重视起来,从多角度着手,采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笔者基于当前高等数学教学的基础上,对其存在的问题、需遵循的原则及创新发展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期对高等数学的可持续
期刊
【摘要】:在我国,民间科学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全社会“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风气,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一方面公众对科学的热情日益升温,另一方面,人们对科学活动又缺乏基本的了解。民间科学可以细分为民间科学爱好者和业余科学爱好者,对于民间科学的评价,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这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问题,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社会问题。本文将着重从民间科学爱好者这一群体出发,探讨民间科学与科学划界和科学普及的问题,从民
期刊
【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更是各时代文人笔下经久不衰的题材,在中国长达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从未停止。爱情之于女性,如雨露之于旱土,暖阳之于寒流,自古女性对爱情充斥着美好的幻想,在心里构划着理想的爱情蓝图,但爱情就像罂粟,有着诱人的魅力,也同时让人迷醉,女性的敏感多情,使得爱情更具几分苦涩,对情郎的思念,对爱情的执着,对婚姻的背叛,以及对封建包办婚姻的无奈,都在女性爱情的土
期刊
【摘要】:俄罗斯高等教育主要是以许可、评估、委认系统进行质量的监控,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以院校评估、专业评估、专业委認为主体进行质量的监控和管理。通过对俄中高等教育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比较研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及其优缺点,从而对建立和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方面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俄罗斯;高等教育;外部保障  一、前言  进入 21 世纪,我国高
期刊
【摘要】:张后觉北方王门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主张“现成良知说”,对王阳明心学中“良知”说有了进一步发展。在学问方面主张“学问易简”,强调易简才是学问之根源。事事物物单讲一个“良”字,无论是学问还是其他,只需从内心处下功夫即皆有成。  【关键词】:张后觉;良知;学问易简;正感正念  张后觉(1503—1589),字志仁,号弘山,山东茌平人。早岁,先后受业于颜中溪、徐波石,学习阳明良知之学,身体力践,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