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娃战“疫”

来源 :新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rn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这个时代,雷锋精神深深地印在雷锋娃心中,雷锋娃用自己的行动参加战“疫”,用信仰和坚守来阻击病毒入侵,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在谱写新的红领巾之歌!
  ——原辽宁省少先队总辅导员宋继征
  疫情发生以来,武汉小伙伴儿的安危已然成为抚顺市雷锋小学少先队员们的牵挂。他们还用一幅幅书画、一个个微视频、一声声祝福,向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奉献者致敬,彰显了雷锋娃懂得感恩的优秀品质。
  一封书信抒真情
  “武汉的小伙伴儿:你们不要害怕,钟南山爷爷和那些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四(1)中队丁小茹。”
  “看着窗外绽放的烟花,我就想起你们。不知此时,你们的父母是否被隔离,留下你独自守候……四(2)中队杨千莹。”
  “武汉的小伙伴儿,这几天我一直在关注新闻,知道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就要完工了,这真是个好消息……四(2)中队井宇泽。”
  “等到春天来了,武汉的樱花将会和抚顺的桃花一同绚丽绽放……四(2)中队王奕欧。”
  宅家隔离的日子里,雷锋娃也感受到武汉封城中孩子们的困境,就有了写信声援的想法,希望借助文字的力量,为他们加油。隔离,隔不断爱!
  一份牵挂暖人心
  为了应对疫情,雷锋娃的爸爸、妈妈没等春节假期过完就奔赴工作岗位,他们通过寻访身边默默为疫情奉献的家人的工作事迹,记录寻访日记和感受,表达自己的一份坚强与牵挂。
  四(3)中队邓亦格写道:“在春节期间,为了防止疫情扩大,我的妈妈和她的同事们每天在高速公路24小时全天值守,克服室外低温、劳累等各种困难,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五(4)中队王昭臣写道:“自从疫情发生以后,您陪伴我的时间就屈指可数,我知道这个时候,理应在工作岗位上作出贡献。希望您在一线防控,多注意身体,我在家会听话的,不要太想我!”
  四(1)中队侯林希暖心细腻,会亲手为加班晚回家的爸妈煮碗面条。因为抗击疫情,都在公安系统工作的爸妈每天早出晚归,全家能坐在一起吃顿饭都难。但是他会等到爸妈回来告诉他们:“亲爱的爸妈,从小到大,你们在我眼里就是守护千家万户平安的英雄!”
  一份捐赠汇大爱
  雷锋娃时刻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武汉‘生病’了,我们常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也想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帮他们渡过难关。”“我们不能静观事态的发展,得做点儿什么!”“对,要行动起来!不能去武汉,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捐款。”同学们在班级群里热烈地讨论起来。在王伟、王泽轩、于丽等同学的倡议下,大家踊跃报名,决定用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献上一份爱心。
  家长们非常感动孩子能有这样的善举,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慈善教育机会。他们把一部分孩子商量的计划在班级家长群内公布,并答应提供给孩子们必要的帮助。这引来了更多孩子的参与和更多家长的支持。最终,本次活动总计捐款12500元。
  一段童谣送祝福
  “华夏儿女智慧多,病毒奈我中华何。全国动员抗疫情,众志成城必会赢。疫高一尺医更强,岂容瘟神兴风浪。待到春来桃花芳,太平盛世中國强。”——六(1)中队佟宛霖。
  “岁末年初入寒冬,新冠病毒来势汹。肺炎席卷华夏地,邪毒猛于虎豹狼。白衣天使奋当先,众志成城恶魔降。待到控疫凯歌奏,百花盛开笑向阳。”——六(1)中队张嘉宸。
  “勤洗手,多通风,病毒不要再滋生。最美医生要出征,百姓一片欢呼声。武汉人民要加油,面对困难不低头。国家永远在身后,人民伴您在左右。不信谣来不传谣,谣言面前不混淆。”——五(3)中队王轩泽。
  雷锋娃编唱的防疫儿歌、童谣、顺口溜在微信群、朋友圈、抖音上迅速走红,网友纷纷点赞,转发传播。
  一幅图画表心意
  三(5)中队王若琳制作了一幅疫情科普小报,图文并茂地介绍如何科学洗手、不碰野味;六(4)中队吴丰宇用道劲有力的书法,写下敬意和祝福;三(4)中队赵庭誉在自己的手抄报中,提醒大家“戴口罩、防感染”;三(6)中队冯琳雅画下了医护人员请愿去抗疫一线的画面,并通过画作传递心声:“向奋战在一线的英雄敬礼!”三(4)中队张一晨看到医护人员在一线不分昼夜治病救人的新闻后很受感动,他在画作中祝福所有医务工作者平安凯旋……
  千余幅雷锋娃的画作伴随着童言稚语一起“飞”来,作品中一句句“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将雷锋娃的心声送到遥远的疫区。
  (责任编辑 王天抒)
其他文献
亲爱的同学们,快来看看在Peter家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看图说话  I’m bored. Is there any way I  can have fun?  Easy. Just watch!   小鸟:Is Peter home?   Peter: Coming!  女孩兒:Is Peter home?   Peter: He’s not in.  小鸟:Is Peter home?   
期刊
从一年级开始,安老师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教语文。她不胖不瘦,总爱梳一头披肩长发,讲起课来既认真又风趣,大家都很爱听她的课。课余时间,对我们的生活起居又很关心,同学们背地里悄悄地叫她“安妈妈”。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时,我头发散开了,安老师看到后笑着说:“看我们多多,学习多认真,认真到头发散开了都不知道。”说罢轻轻地帮我把头发扎上。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话语化解了我头发散落的尴尬。回到座位上,同学们都羡慕地说
期刊
我是水波,从江河湖海中腾上天空。  我是万物之女,河水将我孕育,天空任我舞蹈,风令我在各地旅行,绿茵助我化作雨水歇息。  我是天空的絲带,我是风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是让森林生长的甘露,我是令人惊叹的风光。  清早,我与太阳一起揭开夜幕;傍晚,我与星星一起沉睡在夜的帷帐里。我在天空中起舞,使天空更加绚丽;我在山头萦绕,让山端美如仙境。我微睡时,夜幕万颗星辰与我共眠;我醒来时,微风与我一同周游各地
期刊
人物:  飞飞——姐姐,讲文明,乐观  朗朗——弟弟,淘气,顽皮  妈妈——教师,有爱心,知识   渊博  病毒——男孩儿扮,胸前挂   冠状病毒图案,狠   毒,狡猾  飞飞、朗朗上。  飞飞 冠状病毒小妖怪,   到处传染把人害。  朗朗 我和姐姐关在家,   屁股蛋上长疙瘩。  飞飞 弟弟憋出火疖子啦?   (关切轻摸)痛不痛?  朗朗 哎哟!(猛躲)别碰!  
期刊
提起葡萄牙,很多人往往最先想到著名球星C罗,或者那闻名世界的葡式蛋挞。然而事实上呢,葡萄牙不只有C罗和蛋挞,还有很多好吃好玩儿的值得我们去一探究竟。其中,有个名字叫作奥比多斯的地方,它是坐落在首都里斯本以北100公里的一个童话小镇。  既然是童话小镇,那必然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美丽传说。公元1148年,葡萄牙首位国王阿方索·恩里克从摩尔人手中将奥比多斯夺回。公元13世纪,葡萄牙当时的王后伊莎贝拉第一
期刊
市里新开了一家“天气博物馆”,星期天,威威一家三口前去参观。  一般的博物馆,游客往往不容易见到馆长大人,可这儿的馆长却站在大厅里,笑眯眯地拿着喇叭喊话:“欢迎光临天气博物馆!请大家先观看说明,了解本馆的特色!”  大厅里竖着一个超大的屏幕,播放着天气博物馆的解说视频;屏幕旁边还有一个立體模型,显示出展馆的分布图:博物馆一共有五层,其中第五层是办公区,一至四层是展区;每层楼都有不同的展馆,每个展馆
期刊
甲 我最近有一个新发现。  乙 什么新发现?  甲 我发现在日常生活中,韵母带“ɑ”的字   用得特别多。  乙 是吗?  甲 你看,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家。  乙 对!“家”字就带“ɑ”。  甲 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们这些乖娃娃。  乙 对!“爸”“妈”“娃”这些字,都带“ɑ”。  甲 咱们俩在这儿一站,你看到了吗?我们   身上就有不少带“ɑ”的字。  乙 都有哪些字呢?  甲 你瞧,我们
期刊
童年处处有快乐。我是二胎,姐姐比我大十岁,所以我的童年,比周围是独生子女的小伙伴们多一份幸福。  不孤单,有姐姐陪我玩儿;不自私,有东西和姐姐一起分享;不软弱,因为在妈妈和姐姐身边,我不但是个小男孩儿,还是家里的小大人,全家上下有什么跑腿的事我都乐意参与。  家里从不把我当“小皇帝”宠惯,更不让我有独尊的优越感,一直教育我学会担当和谦让。  要撫养两个孩子,妈妈比其他家长辛苦许多。姐姐读初三的时候
期刊
朋友培育了一种芍药新品种,这种芍药上可以开出五种颜色不一样的花朵,很多人都称赞它神奇。但,不知怎的,我觉得这棵芍药的花卉看起来总是病恹恹的,花瓣的色彩也不艳丽,且花期极短,不过两三天就零落成尘。  老实说,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改良”,火红的芍藥多好哇,花期将近半月左右,从花骨朵开始盛放,就如同一只只粉色的拳头,打在季节的天空里,美得简单,美得专注,美得更像它自己,而不是被无端改良,失了魂,丢了自己的
期刊
红遍大街小巷的珍珠奶茶,诞生于1987年宝岛台湾一个叫“春水堂”的小吃店。他们将一种名为“粉圆”的当地小吃加进奶茶里,因为煮过的粉圆色如黑珍珠,所以取名为“珍珠奶茶”。  魔鬼蓑鲉(suo you)舒展开胸鳍和背鳍时与雄狮有几分相似,所以又常常被称为狮子鱼。它原生于热带、亚热带岩礁和珊瑚礁海域,最大体长38厘米。在自然状态下,它少有天敌,这都归功于那一身华丽的装扮。它的背鳍、腹鳍和臀鳍均有坚硬且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