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检阅》为例看基于“工具性”的“人文性”为轴心的教与学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小学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人文性。把“文以载道”简化或绝对化为或者误为“道德”,所以语文课搞得像品德课或道德教育课。语文教育终极目标是伦理建构、性情陶冶、价值建设、理想建立、美学熏陶、境界提升、人格完善。在这里语文的伦理性作为语文的唯一价值或绝对价值,而忽视甚至放弃语文的学科价值。所谓语文课程知识就是把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它的基础内容仍然是语文学科知识,但又不是单纯的语文学科知识,而是对它们进行加工、重构,形成课程知识,即指向语文教育目标、在学校基础教育阶段需要教需要学、可以教可以学和值得教值得学的语文知识。这样的知识是对语文学科知识的调整、增减、变序、转化、提炼和改造的成果。所以出现了以下三种不同设计。
  一、以人文性为出发点的设计
  《检阅》的第一次设计,抓住“爱的教育”道德“两难法”的角度出发,是从道德教育出发,不是语文的学科特性出发,“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等核心特征来教学。
  二、以工具性为出发点的设计
  设计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小学第二学段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教学的环节和目标中体现出来。
  这样设计的优点是语文知识活动抓住文本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构建知识学习行为,通过语文知识活动从感官感受转向心理感受的过程。
  三、基于“工具性”的“人文性”为出发点的设计
  (一)厘清思维架构,整体设计
  《检阅》一课以“事”为核心记叙性模式结构来解读课文。发现“事”来找工具。把普适性结构可视化。根据可视化挖掘事理,事物本身的运行规律,存在的道理——做人做事。教育目的是培养人。检阅的第三次设计,抓住本单元是写“事”的单元出发,先建立“事”的普适思维图式(图一),统整教学活动。在根据普适性图来建立本课“事”图(图二)。
  (二)树语文的“事”,找语文的“器”
  1. 对语文教材内容处理的几点做法
  (1)可以让我们做哪些事?(2)我们应该做那些事?(3)我们能够做哪些事?(4)我们必须做哪些事?
  (三)目标教学活动设计
  根据整体设计和找语文的“器”原则,教师首先静态上的整体思维可视化任务、作品、流程来呈现“教与学”的整体,有利于检视自己的目标活动,减少纷扰。为此,在教学活动实施前做好“设计图纸”。(图三)
  (四)课前准备
  1. 目的 从学生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写一件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事,认识写事基本要素。
  2. 通过比较自己写的事与作者写的事异同,学习写事的方法。
  3. 課前任务。
  (1)以“一件(高兴、难过……)的事”为题写一段话。(2)要求: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篇幅不限;能够标出或说出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4. 收集学生作品。
  (1)做SWOT分析。(2)运用SWOT分析结果:确定小组学习的分组;确立“探究如何写事”的学习主题;确立学生小组经验分享角色;确立学生作品和作者文章比较的要素。
  (五)实施课程
  1. 读文章,了解作者思路。
  (1)小组每个组员作品的“起因”“经过”“结果”与读文章标注出“起因”“经过”“结果”部分比较。(2)小组汇报“起因”“经过”“结果”的异同。(3)总结写事的基本思路:“起因”“经过”“结果”。
  2. 读文章,了解作者文路。
  (1)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和作者会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读文章,探究与作者不同和相同的原因。
  3. 读文章,理解作者文路。
  (1)场面描写。(2)人物描写。(3)分角色理解字、词、句、段。(4)发现“矛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文本表达。(5)汇报分享探究成果。(6)反思学习过程。
  4. 学后实践。
  (1)向同学、作者学习写事的文章表达方法。(2)重构“一件(高兴、难过……)的事”。
  5. 整体认识“事”。
  《检阅》一课,课程落脚点引导学生认识童年小“事”,成长大“事”。大事关“我”事,国事关“我”事,“我”事处理好,大事无乱事,国事变喜事。
  基于“工具性”的“人文性”为轴心的教与学,每一步在落实目标,每一步在检视目标,每一步在训练学生的能力,每一步看到学生的成长记录,每一步形成思维能力。避免教学盲目性,融合知识含语文知识和非语文知识、语文核心活动、语文阅读、语文综合实践学习四大板块。以知识为导向,寻找或制作学习工具,讲学习工具变成自己领悟人文性的用具,融入独特的情感,赋予不同的生命特征,学生主体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生成独有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公路环境保护的意义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公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有关
摘 要:关系矩阵能够反映出系统整体性,是基于系统整体论发展而来,利用关系矩阵的多因素综合评价,从矿山通常遇到的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因素角度出发,采用模糊数学理论描绘出各因素隶属度曲线图,得出对应隶属度值,并结合其活动性指数最终得出评价结果,从而科学、快捷的确定赤峰中色白音诺尔矿业有限公司北矿区复杂采空区稳定性级别。  关键词:采空区 关系矩阵 隶属度 稳定性分级  中图分类号:TF065 文献标识码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实验实训室是高职院校进行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对于一个高职院校来讲,它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管理水平能否上一个台阶,取决一
我校在教学中开展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研究,每个数学教师都尝试了在电脑室利用网上资源,根据教材特点,展开人机交互式教学,开展了实践探索。  一、注重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景,引导学习者带着相应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实现积极的意义建构。例如,学习《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老师大胆尝试采用网上教学手段,先让每一个同学在各自电脑中观察老师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生命与灵魂,特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告诉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自觉遵循,从中汲取营养,发展成长。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文化引领学校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结合创建省教育强市、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市的机遇和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蘊传统,通过顶层设计,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特色文化,使我校这所具有百年历史却又一度发展停滞的学校有了新的变化,新的
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大了兴修水利工程的投入,在新建项目方面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多,水利工程发挥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然而,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
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产自于南美洲特立尼达岛.属于天然沥青。利用其作为改性剂的改性沥青与聚合物改性沥青有较明显不同。目前TLA改性沥青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在此方面的
硫磺砂浆是指将硫磺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液态,充分脱水后加入适当比例的预热干燥耐酸粉料和粒径1.25mm以下的细骨料,形成的一种新型热塑性材料。其具有硬化快、高早强、处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