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云台,会是下一个硬件爆款吗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7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需求、技术、生产、定位、市场、销售等环节都打通后,一款新的硬件产品在成为爆款的路上加速前进
  什么是手持云台?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过于新鲜的名词。不过它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却极为引人注目。
  2016年2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新华社调研。其间,他为了体验记者的工作状态,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一个硬件产品,拿在手里,对着随行人员试拍。
  这个像自拍杆模样的硬件产品,就是手持云台。把手机卡在手持云台上,可以减少抖动,更稳定地拍摄照片和视频。
  这令曾做过记者的王帆激动极了,如今他是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的副总裁。这家以无人机闻名于世的公司,正在推广手持云台这一产品。
  很自然地,王帆在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里找到了这一画面,立马截图发到朋友圈:“随意点赞和转发,刷屏可以有。”
  武汉市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能鸟”)总经理王效波也很兴奋,因为他也同样苦于手持云台的推广。
  一个趋势是,附加配件的创新越来越引人注目。
2016年1月8日,新浪微博之夜现场,记者用悠拍Uoplay手持云台和手机对艺人进行采访录影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和经济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马志刚观察到,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大多数创新亮点集中在附加组配上,“比如将不同软硬件混搭组合到智能手机上的备用电池、光学变焦相机、虚拟现实头盔、高保真音频增强器等各种类型的组搭模块及配件。”
  而手持云台,似乎也是这股趋势下的典型硬件产品。在2015年到2016年间,包括大疆、飞宇、智云、智能鸟在内的企业,都新推出了自己的手持云台。
  那么,手持云台真的有可能成为继无人机之后的硬件爆款吗?他们将如何打造?漫漫长路,才迈出了第一步。
  需求主导的创新
  摄影师宋小虎还记得2011年9月前往以色列拍摄女兵时的情景。“那场面实在是太震撼了!”宋小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女兵们个个都长得水灵,眉宇间却又全是英气,正在巡逻和训练。“咔咔咔”快门下去,宋小虎拍完还嫌不够,便掏出手机拍视频。然而,由于她们在不停地运动,没法摆拍,即便是专业摄影师的宋小虎,用手机拍下来的视频也摇晃个不停,根本没法看。
  这样的问题王效波也曾碰到过。2010年创办智能鸟后,王效波一直深耕无人机行业市场。身为资深航模爱好者的他,也喜欢摄影摄像,而恰巧无人机与拍摄在技术上有一个结合点。
  “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受气流影响会颠簸,得利用陀螺仪和电机云平台技术让它平稳。我们就把这个技术移植到手持云台上,通过陀螺仪感受细微运动,通过三个轴的电机实时反馈,让手机拍摄过程中的晃动和抖动自动消失。”王效波说。
  这一技术移植的过程并不简单。从2015年1月立项开始,王效波的团队花了大半年时间进行调试改造。
  “主要是控制方面的调试,因为无人机只是起飞降落会有震动,在飞行中震动还可控,但是人不一样,人的跑动更多,有时还在车上颠簸,对于控制技术和算法的要求更高。”王效波向本刊记者解释道。
  为此,王效波申请了十多项专利。2016年1月,智能鸟正式发布旗下第一款手持云台:悠拍Uoplay。
  而在此之前,2015年10月,大疆发布了旗下的手持云台相机:灵眸Osmo。
  “同时具备云台和相机技术,并能将两者融合为同一款产品,保证拍摄质量的,目前只有大疆一家。”大疆副总裁王帆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王帆解释说,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增稳云台需要搭配运动相机或移动设备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配重和调节,操作并不容易,因此配上一个摄像头,可降低使用难度,并且提升产品稳定性。
  在2015年到2016年间,包括大疆、飞宇、智云、智能鸟在内的企业,都新推出了自己的手持云臺。不过,各自企业的创新逻辑各有不同:大疆专注于更高品质的影像,飞宇和智云则更倚重发展运动相机的适配,而智能鸟则把目光对准了所有的手机用户。
  一致的是,他们都看好手持云台的未来发展:它与无人机有相似的技术基因,又多为无人机公司打磨推广,并且还有更为宽泛的目标市场。
  从样机到量产
  全新的硬件产品,从样机到量产,又是一个漫长过程,而这一过程往往会出其不意。
  王帆告诉本刊记者,在正式上市前的一小段时间内,Osmo便投入了量产。除部分零部件由供应商提供外,大疆都是自己生产,暂无代工厂。“从实验室样机到量产,大疆的工程师对Osmo进行了反复调整。”王帆说。
  生产之初,Osmo的手柄上会随机出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细条纹。虽然不影响使用与外观,但大疆的工程师们仍决定彻底修改模具。最后花了3个月,才最终消除了细微的纹路。
  这样的细节调整,还不是王效波最担心的,对于规模较小的企业来说,开发一款消费级的新产品,还有生产模式的转变。
  “我们之前做的是行业级市场,是没有批量生产要求的,现在从小批量转到大批量,的确也要适应。”王效波向本刊记者解释,因为产品涉及塑胶、金属件等等,需要不同的供应商,找代工厂也不容易。
  “像我们这种小的创业公司,很容易妥协,毕竟我们在供应商、规模、市场、资金等各方面,都不占据优势。”好在王效波与富士康一拍即合,品质算是有了保证。
  曾有一批金属件存在色差,到货后王效波都准备签收了,对方打来电话,认为产品不合格,要销毁重做。“我们都觉得不用那么大费周章,但他们的负责人还特地开车过来道歉,让我们十分感动。”王效波说。   在外观和工艺品质得到保证后,又一个问题来了:成本。
  “毕竟我们是商人,低价格的供应商产品品质也低,我们很难去选。但质量高的供应商又会增加成本,我们目前的规模还不足以摊薄成本。这本账不容易算。”王效波说。
  到底卖给谁
  与成本对应的,便是不算低的价格。而对于一款全新产品,定价十分关键。
  大疆Osmo定价3999元,智能鸟悠拍基本产品定价2299元,市场上同类型产品价格也多在2000~4000元之间。
  在智能鸟的一次路演上,就有投资人对手持云台的定价提出了质疑。
  “如果定位为高端人群,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有专业摄影器材,是否还需要花2000元买一个‘自拍杆’?若定位为低端人群,价格又不便宜,一个微单也就两三千元。”丝宝集团承胜创投投资经理熊仁霞评论道。
  但王效波不这样看。
  “无人机的价格也在几千元左右,并且很容易砸坏,你可能要买几台无人机才能掌握要领。手持云台可以重复使用,效果和体验都更好更容易些。并且两三千元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也并不是特别贵。”王效波说。
  大约比智能鸟悠拍贵一倍的大疆Osmo,目标用户包括“专业用户”与“对拍摄效果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两类。
  “对于前者,Osmo提供了一个性价比极高的拍摄方案,让专业用户摆脱沉重设备;对于后者,Osmo成为提高摄影水平的‘捷径’。”王帆说。
  王帆观察到,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大批记者手持Osmo报道新闻。
  “手持云台的诸多特性非常适合媒体工作。它让记者在奔跑时也可保持拍摄画面清晰稳定。并且还有独有的自拍模式,让出镜记者可以一个人完成录像。” 王帆介绍称,自发布以来,Osmo国内外的销售均在持续增长。
  不过,王效波看重的还不止这群媒体从业人员和摄影爱好者。他向本刊记者解释,随着拍照功能已完全可以用手机实现,用手机拍摄视频、即时分享视频的需求正在逐步扩大。
  “除了摄影爱好者、户外运动发烧友、自媒体等,普通家庭也需要这样一款产品实现DV的替代,这在未来可能会形成‘刚需’。”王效波说。
  他预计,2016年悠拍或许能做到5万~10万台的出货量,那么销售额将过亿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要知道,智能鸟无人机在2015年的销售额仅为2000万元。
  培育市场最关键
  春节期间,王效波带着家人去了趟柬埔寨游玩,随身带着悠拍,拍日出,拍沿途风景,拍蚂蚁打架,惹得众人好奇。
  “当地导游还问我这个‘自拍杆’是什么,解释完她还想在当地作代理呢!”王效波说,这说明产品对消费者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而现阶段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培育市场,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体验手持云台的功能。
  智能鸟的打法是,线上线下一起来。王效波介绍,通过与“微博之夜”、秒拍等视频分享的网站合作,在线上推广产品,“我们还会与网络红人合作,通过他们的火热人气让更多人认识手持云台。”
  线下则通过经销商,开展体验活动。
  这与大疆培育市场的打法不谋而合。
  王帆告诉本刊记者,为了让更多用户认识Osmo,他们开展了“大疆手持影像沙龙”。2016年的计划,则是在全球多个地区举办近400场“手持影像沙龙”,让Osmo走进更多用户。
  而大疆更大的布局,则是引领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圈。
  “2016年1月,Osmo开放了SDK接口,允许每一位开发者在Osmo平台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需求来编写app应用程序、实现创意应用。”王帆说。
  2016年2月,大疆举办了首场Mobile SDK编程马拉松大赛,邀请参赛者开发Osmo的更多用途。30个小时之内,参赛者编写出了诸多程序,实现了两人同时控制Osmo、追踪用户的面部及表情、实时导航、在线数据库管理等功能。
  “我们希望通过SDK开放,在各行各业培植更多应用。我们也欢迎企业和个人,申请成为大疆开发者,将Osmo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王帆说。
  催化剂是什么
  宋小虎几乎是第一批收到各大手持云台试用产品的用户。春节回老家恩施过年,他就体验了一把手持云台,感觉很好。
  “很稳当,而且体积很小,便于携带,能抓到很多以前抓不到的画面。”宋小虎说,以前必须借助斯坦尼康或铺设导轨,才能获得稳定的运动画面,而手持云台让这一专业技术走进了生活。
  不过,宋小虎也觉得,拍摄完视频还需剪辑,这仍要求一定的專业性:“20分钟的视频,最后可能只剪辑成2分钟的片子,这对普通人来说,需要有兴趣去做这个事情,也是有门槛的。”
  这在大疆看来,却是切入社会不同领域市场的一次机遇。
  “可以预见,手持云台相机将在影视、新闻、救援、娱乐、体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不断融入新的行业。”王帆说。
  相比目前的爆款硬件无人机,手持云台的公开亮相,无疑更令人瞩目。
  “其实从产品本身来说,无人机或许只是爱好者的兴趣或赶潮流。但是手持云台是所有人都可以用的,消费群体更大。”王效波说,如何让手持云台进入寻常百姓家,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其他文献
新学期伊始,重新走进校园的英国孩子发现自己的课表上多了一门课程:烹饪。  按照英国政府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烹饪被列入了中小学生的必修课。英国7岁到14岁的孩子必须学习烹饪,到14岁时,他们要能做出不同种类的20个左右的花样,比如沙拉、馅饼以及咖喱饭等等。  从教学要求上看,英国会是一个全民出厨师的美食国度,然而现实却是——此举更像缺什么补什么的无奈之举。因为在以炸鱼薯条配土豆、“仰望天空”青鱼派这些
2015年8月20日,喜马拉雅FM创办的首个有声书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让读者通过“听”的方式体验阅读的快乐  杨廷皓5年前进入蜻蜓FM担任CEO。从技术领域介入内容,是因为他发现音频虽然发展多年,但既没有足够强势的渠道,也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而此时,连续创业者余建军停掉了上一个项目。他希望能够找到新的“风口”,“迅速积累用户规模。”  在移动互联网场景下,用户的碎片化时间越来越多。具有“伴随式
2016年1月26日,萨尔瓦多,当地寨卡病毒肆虐,工作人员采用烟熏消毒的办法消灭蚊虫预防寨卡病毒传播  “赢得这场战争!”2016年1月29日,巴西总统罗塞夫说。他誓言击败的“战争对手”是一种病毒:“寨卡”病毒(Zika Virus)。巴西卫生部长说,巴西政府正动员大约22万名现役军人来加入抗击寨卡病毒的斗争。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称,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自2015年
2005年8月25日,北京中科红旗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发布新软件,与会者在体验其功效  中国最早的操作系统研发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  1979年,中国引进Unix操作系统,许多科研院所和院校参与了以Unix为基础的操作系统研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某些领域有少许影响,但市场份额不大。  1989年,原机电部副部长、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在出访时了解到,发展中国家巴西开发了一个操作系统叫CO
早在1980年,我国就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市发展方针。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实际上,这延续了我国对大城市人口规模的控制。最直接的表现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增长,构筑了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社会体制。  国外放弃对大城市规模进行的间接控制
“蒜你狠”卷土重来。段子手们高呼:张口一股蒜味儿的就是在炫富!  经济学家指出,2001~2015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年均增速为22%,M2(广义货币)的年均增速为16%,这说明M2并不虚,只是如此龐大的投资规模以及与之相伴的货币规模所创造出的经济增加值偏少了;而且创造价值的主体——企业的效益不佳,投资回报率偏低。而“蒜你狠”、“往前葱”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货币流动性过剩,从而导致游资畅游农产
中国电影人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迎合所谓的二次元观众,而是如何打磨优秀的电影内容。  “二次元”本义是二维空间,即平面。由于早期的动画(Animate)、漫画(Comic)和游戏(Game)等作品(统称为ACG)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所以将这类作品所塑造的虚拟世界称为“二次元世界”,后来简称为“二次元”。而“三次元”则是与之相对的真实世界。  以日本为中心,二次元文化在亚洲乃至全球文化圈不断扩散。许多文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本年度政府将采取三项措施以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5月1日起,建筑业、房地产业等四大行业将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市场目前较多将这条消息理解为大利好,但也有不同观点声音。由点及面,全面铺开,“营改增”的推进究竟有何深意?  “营改增”不是“政府补贴”  张连起(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  全面实
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用户只要把eID 卡往具有NFC 功能的手机背后一贴就可完成注册和登录,图为工作人员演示用NFC 手机支付功能进行刷卡消费  如果你在中国工商银行申领新的金融IC借记卡,会发现卡背面多了一个两环相扣的图标,图案显示出“eID”三个字母。  eID是英文“Electronic Identity”的英文简称,国际上通常定义为“由政府颁发给公民的用于线上和线下识别身份的证件”。目前,新
7月24日,日本经济新闻社并购英国老牌日报《金融时报》的消息,在日本引发了轰动。《朝日新闻》第一时间在网站上发出了号外。  1亿人口的日本,报业集团基本由5家垄断:发行量1000万份的《读卖新闻》、800万份的《朝日新闻》、400万份的《每日新闻》、300万份的《日本经济新闻》(以下简称《日经》)和100万份的《产经新闻》。  发行量在日本排名第四的《日经》,是一家经济类媒体,主要跟踪日本政府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