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热轧机组卷取机导尺改造

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880热轧机组高速飞剪前、1#、2#卷取机前导尺的作用是夹持带钢、凭借导尺的导向作用使带钢对准卷取机中心线、进入夹送辊,以此减少钢卷的塔形。文章在保证生产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对导尺的改造,实现了导尺衬板的整体快换,缩短了检修更换备件时间,在提高产量的同时还提升了产品质量,取得了显著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热轧机组;卷取机;导尺
  中图分类号:TG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7-0037-02
  1 概述
  导尺是热轧机组上必不可少的装置,其作用是把带钢对准轧制中心线送入夹送辊,并在进入夹送辊时通过导尺夹持带钢,以减少钢卷的塔形,保证将带钢正确、顺利地导入卷取机。通过调整两侧导板开口度,以控制不同板宽、不同规格的带钢与卷取机对中,保证带钢卷曲质量。
  本钢热连轧厂1880热轧机组采用的是日本三菱重工技术,卷取区共有三段导尺,分别是高速飞剪前导尺、1#卷取机前导尺和2#卷取机前导尺。其中,高速飞剪前导尺上有衬板14块,1#卷取机前导尺上有衬板4块,2#卷取机前导尺上有衬板10块,分别对称布置。
  2 改造原因
  导尺在夹持带钢进入夹送辊时,衬板表面与带钢摩擦,衬板表面出现因摩擦产生的沟槽,较深的沟槽会造成带钢边部裂纹,且因摩擦产生的毛刺一旦从沟槽脱落卷入带钢,会造成带钢表面产生硌印,造成钢板次品、废品。因此,根据轧制钢种和带钢厚度不同,衬板一般在使用2~3天就要更换一次。
  由于结构上的原因,全部更换高速飞剪前导尺、1#和2#卷取机前导尺衬板需5~6小时,所以,平时只能利用浇次间隔时间,对个别磨损严重的衬板进行更换。来不及更换的衬板可能造成带钢边部產生裂纹,影响带钢产品质量。如果需全部更换,就必须要等到两周一次的停机检修或申请全线停机6小时,这样势必会降低产量。
  因此,为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生产停机时间、提高产量,2007年,对1880热轧机组高速飞剪前、1#和2#卷取机前导尺进行了技术改造。在保证导尺原有传动方式的前提下,改变导尺整体结构形式,以达到快速更换的目的,从而达到保证质量、提高产量的目的。
  3 改造原理
  现以2#卷取机前导尺为例,介绍导尺结构改造过程。
  3.1 改造前导尺结构
  2#卷取机前导尺总长4.75m(见图1),两侧导尺各有5块衬板对称安装在导板体上。衬板为上下两侧对称,衬板的单侧磨损后需被卸下,换到对面的导尺上使用另一侧。
  图1 2#卷取机前导尺
  图2 原导尺结构图
  每块装有衬板的导板体被“T”型拉紧螺栓拉紧后固定在导尺上(见图2)。更换时,首先要旋松“T”型拉紧螺栓尾部的防松螺母(手轮),然后人工使“T”型拉紧螺栓在导尺上的轴套内产生5mm左右的轴向位移,再将“T”型拉紧螺栓旋转90°,使“T”型头从导尺“T”型槽内脱出,然后用吊车将此导板体吊起卸下,换上未磨损导尺衬板。
  2#卷取机前导尺上有10块衬板,如果全部更换,需要重复上述动作10遍,安装时也要按上述动作的相反顺序依次逐块安装。加上冷却水经常飞溅,容易导致“T”型拉紧螺栓与防松螺母(手轮)以及与导尺上的轴套锈蚀在一起,造成手轮旋松困难,所以更换导尺衬板费时费力。
  3.2 改造后导尺结构
  3.2.1 结构说明:改造后的导尺采为分体结构,由上、下角梁组成(见图3)。衬板也由原来的上下(换向使用)结构改为单边结构,10块衬板一次性对称安装在上角梁上。
  图3 改造后的2#卷取机前导尺结构
  下角梁与液压推杆联接形式与改造前大致相同(见
  图4)。
  图4 下角梁与液压推杆的联接图
  单侧装有5块衬板的上角梁与下角梁的固定轴配合后,依次装入固定套、压板,最后紧固固定螺栓,即完成上、下角梁的联接(见图5)。
  图5 上、下角梁的联接图
  3.2.2 快换原理:上角梁拆卸时,仅需将固定螺栓旋松,压板转动90°,使压板落入固定套的凹槽内,即可使固定套从上角梁脱出。卸下固定套,即可将快换结构整体吊起,换上另一组已经安装好衬板的快换结构。这样,4个动作即可完成上角梁的拆卸(见图6)。相反,上角梁与下角梁联结时,按上述4个动作的相反顺序即可完成。由于要求衬板弧面距离输送辊表面的间距为2~5mm,因此上、下角梁联接后,要通过调整上、下角梁之间的垫片组厚度调整间隙至合适尺寸。各部安装、调整合适后,紧固拉紧螺栓和固定螺栓,以防止固定轴变形弯曲。
  图6 快换原理图
  4 取得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通过结构上的改造,使高速飞剪前、1#和2#卷取机前导尺衬板的拆卸、安装数量,由原设计的共28块衬板减少为改造后的10段上角梁,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更换单段导尺衬板在每浇次间隔时间内即可完成。并且,更换全部导尺时长由原来的5~6小时减少为现在的1~2小时,使2006年每月4次(每周1次)计划检修时间36小时减少到2007年每月2次(每两周1次)的计划检修时间28小时,并大大减轻了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
  通过对导尺的改造,使衬板更换时间缩短,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每月节约设备停机时间:36小时-28小时=8小时/月;
  全年节约设备停机时间:8小时/月×12月=96小时/年;
  2007年计划产量260万吨,每小时产量:260万吨÷
  8760小时/年=296.8吨/小时;
  全年可增产:296.8吨/小时×96小时/年=28493吨。
  5 结语
  本钢热连轧厂1880热轧机组属短流程生产线,目前全国各大钢铁企业中,有很多此类生产线。如何缩短导尺更换时间、提高产量是所有拥有1880热轧机组的企业所共同面临的问题。有的企业试图通过改变导尺衬板表面硬度提高其使用寿命,如在衬板上镶嵌、堆焊合金层或者衬板采用特殊合金材质制作等等。但由于衬板的表面处理工艺要求难度大或者衬板选材成本高、不便购买等原因,效果都不明显。本文介绍的导尺新型快换形式,既结构简单,拆卸、安装方便快捷,又经济合理。自本钢热连轧厂2007年9月改造安装以来,经实践证明,此导尺结构实用、稳定,因此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华清.轧钢机械[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0.
  [2] 魏金刚.卷取机前侧导板的设计结构分析[J].一重技术,2007,(2):4-6.
  [3] 张可建,李青松,等.精轧机入口导板技术改造[J].装备维修技术,2000.
  [4] 胡坚.轧机前后导尺结构改进[J].冶金设备,2009,(173):62-65.
其他文献
我国目前电信规制体系已经严重束缚着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建立独立的电信规制体系已迫在眉睫。近年来,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与此紧密联系的是中国电
统筹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严格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然资源衰竭和生态
白垢电厂2号三线圈变压器35 kV侧经过两次雷电袭击事故后,在三线圈变压器35 kV侧中性点加装了避雷器及在线监测记录,对主变本体及35 kV白桂线有加强保护作用。
以泗阳闸拆除重建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小水电站与水闸呈“一”字型布置时侧向稳定的解决方法,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借鉴经验.图2幅,表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