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严重危害人类的身心健康.梗死的脑组织已是不可逆损伤,失去了临床研究价值;而惟一的希望是及时挽救缺血半暗带(IP),使之恢复为正常组织.因此,探讨缺血半暗带形成的分子机制具有特别重要的临床意义[1].在组织学及细胞学方面对半暗带的认识取得了一些进展[2].但尚未见水通道蛋白-4(AQP4)与半暗带和磁共振成像(MRI)相结合的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