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与城市记忆文化传承研究

来源 :理论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记忆是延续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对城市记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构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对弘扬和传承城市记忆文化以及促进城市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出发,分析了整合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探讨了构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传承城市文化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信息资源;城市记忆;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2 — 0137 — 02
  一、城市记忆与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
  1.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形象表达和留存。它以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脉络,收集、整理反映城市发展中具有永久传承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记录。城市和市民使相对应的,城市也是有“记忆”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创造和改变了城市之后成为了过去,而留下了城市和记忆。“城市记忆”就是城市的特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难以磨灭印记。“城市记忆”主要体现为一种集体记忆,是不同时期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群所充分共享的信息资源。“城市记忆”的主体,是全体市民,即所有生活、聚居于此城市中的居民。“城市记忆”的标的,是一系列代表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反映出城市悠久历史和独特的城市形态。它不同于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和国家记忆,是一种在特定范围内的社会记忆。
  2.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
  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旨在抢救性的收集、整理并保存城市发展历程中的各种文化载体。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保留“城市记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挽救“城市记忆”,青岛市在2002年率先提出“城市记忆工程”。之后,京、津、沪、闽、苏等地区也相继开展了城市记忆工程,相关档案部门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加强了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
  笔者分别以“信息资源与城市记忆”、“城市记忆”、“城市记忆工程”等关键词为篇名检索了从1990年至今的国内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等大型数据库,到截稿为止,共检索到国内有关“城市记忆”的相关研究文献1541篇。从数量来看,其近十年的学术关注度和学术传播度都呈现一个递增的趋势。
  二、基于城市记忆的信息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城市记忆信息资源是原生态的、持续发展的、具有文化价值的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对城市记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发展的新模式,以人类文明记忆为理念,以传承保护丰富档案资源为目的,主动收集各历史时期文化的代表性内容,真实记录城市文化的缩影,为城市各项工作提供开放的、增殖的信息服务。
  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要求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整合更加高效、全面,使信息资源的建设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构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积累并保存大量真实、全面的, 展现城市发展历程的照片、录音、录像等信息资源,这些资料是城市历史文化建设的珍贵财富。是展现城市文化建设、城市发展变化的基石,具有极高的保存价值和社会意义。
  1.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整合有助于我们以一个城市的城市文化、历史建筑、当地的民俗风情等为切入点,来推进新形式下的档案工作。對城市记忆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构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对促进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具有分散性。整合城市记忆信息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政府的决策机构,为决策者提供城市发展、规划建设的參考资料与信息资源。作为见证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档案和凭证,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展现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民俗风情,对实现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发展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城市文化具有传统性、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整合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保存城市建设发展的完整记忆,全面记录过去、研究现在和展望未来,真实、准确、客观地展现城建建设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其研究价值具有唯一性、可信性和权威性。通过构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可以满足公众认知城建历史文化的强烈需求。在提升公众的感知感、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水平以及记录城市发展脚步、保护城市历史信息资源、抢救城市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构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的措施
  1.城市记忆建设中信息资源的收集
  城市记忆建设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其来自于城市建设的历史及发展,同时服务于城市建设。保存城市记忆。鉴于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分散性,加强城建信息资源的收集,要考虑城市记忆的各种组成要素,并征集有关的文字、照片、录像、实物等。这个过程不仅要加强信息资源的系统、全面的收集,而且要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
  (1)主动收集、制作照片、音像等资料
  用影像记录城市,用镜头定格历史。不同的城市都具有独特的、内在的气质,是一座城市特有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广泛征集、整理保存于各政府机构、各级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私人收藏馆的本城市过去、现在的城市照片、音像资料、艺术作品等。同时要加大投入,通过组织专业人员拍摄,或群众摄影比赛、主题创作比赛等方式向社会广泛征集反映当代城市风貌的优秀照片、优秀摄像作品、专题纪录片、动画片等影音资料,为城市留存了一份宝贵的记忆。
  (2)发动群众,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各种信息资源
  发动基层群众的力量,发掘、整理有关城市记忆的信息资源;鼓励热衷于城市老建筑、文物景观的民间团体和志愿者,用镜头定格城市记忆;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有关城市历史发展、城市变迁以及不同时期城市建设的老照片、文字、影音资料等;通过主动走访民间、采访资深人员等方式广泛征集有关城市记忆的各种信息资源。名人档案、重要城建活动、重大事件等专题资料、各种民间民俗活动、礼仪节庆的现场资料,各级领导、各界名士出席的重要活动的现场记录、录音和录像等都是城市记忆信息资源的收集范围,是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中需要收集的重要信息资源。   2.发挥政府协调机制,助力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
  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涉及政府多部门的、综合性的、全社会共建共享的系统工程,而且与广大市民息息相关。它是发展城市建设、传承城市文化、弘扬城市精神、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纽带。它既需要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组织协调,也需要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配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城市的市、县(区)两级政府应将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纳入各自的议事日程,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订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目标,成立专门机构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明确城市记忆档案信息的收集范围和各部门、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与分工,共同推动此项工作。努力实现政府主导、社会筹资、企业和个人投入等多渠道筹资体系,加强与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民间收藏馆的合作与沟通,还要联系当地电台、电视台、新闻出版单位、文化传媒企业等部门机构,及时征集有关城市记忆的各种信息资源,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設的有序推进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保障充足的建设资金和全面的信息来源。
  3.发挥区域内图书馆、档案馆的优势,服务当地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是成长着的信息资源库,有着不断更新的海量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里面不仅包含系统性、前沿性、专业性的资源,还包含大量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积极地开发,广泛地利用这些文献资源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城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和区域内的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在特色信息资源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以地方性信息资源为纽带联系着一大批研究城市记忆、了解城市文化的专家学者,他们掌握着前沿性的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有较强的资源开发能力和信息组织能力,可以作为专业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应当鼓励图书馆提供人员和技术支持,和城市、乡镇、社区、企业开展共建活动,组织有兴趣的市民、教师、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到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体系中。
  档案馆是集中保管重要档案的基地,存有区域内各种具有长期和永久保存价值的档案以及有关资料。馆藏档案包括纸质的、录音、录像、影片档案等。在长期的发展建设中,各级档案馆也吸收和培养了许多具有专业素质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人才。在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中,各级图书馆和档案馆将作为主要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城市各级图书馆和档案馆在长期的发展中,拥有充足的计算机、数据服务器、网络存储等电子设备,拥有高效的馆藏文献自动化管理系统,这些是一般机构不可能全面具备的。此外,城市图书馆和档案馆通常处于城市的经济文化中心,交通便利、人员密集,馆内设施齐全,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和文化爱好者,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和技术交流,对构建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4.整合不同载体形态的城市记忆信息资源,打造城市记忆文化传承品牌
  为了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媒介地保存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应建立城市记忆信息采集、检索、利用体系,对收集到的不同载体形态的信息资源进行分门别类地整理和开发利用。对于文字性文献,学术论文、报刊、电视报道、新聞播报等,要按内容将不同信息资源分类整合,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信息化,推进城市记忆信息资源体系的建设,以有效整合城市记忆各类信息资源,构建突出城市特色的专题数据库,再进行分类归档,方便广大读者检索和查阅。
  对征集到的和现场拍摄的图片资料进行分类著录,建立专题图片库;对拍摄的声像和视频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使用最新技术处理制作成专题影音资料片;利用最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记录城市影像,建立集文本、图像、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城市记忆数据库,保存多维度城市记忆,高效整合信息资源,全方位地保存城市记忆。
  在各级政府指导下开展多向联合,建立具有区域文化资源特色的专题数据库,以有效整合区域内不同城市所保存的信息资源,对本城市的城市记忆信息资源建设是必要的补充。比如可以根据河北各地的文化资源特色,可以构建工业文化(煤炭、陶瓷、水泥、钢铁等)、地域文化(评剧、皮影、河北梆子、乐亭大鼓等)、地震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的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共同开展专题调研,共同开发、共同维护,提高区域内城市记忆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果。
  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城市发展的文化支撑和发展动力,城市记忆是延续一座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是一个城市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必备条件。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保存和维护城市记忆资源,传承城市文化,构建城市记忆档案信息资源体系是维护城市记忆、弘扬并传承城市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
  〔参 考 文 献〕
  〔1〕任永芳.城市记忆建设中信息资源整合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
  〔2〕尹雪梅.城市记忆工程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程序的新取向〔J〕.山西档案,2010,(6).
  〔3〕陈颖,孟雪梅.基于“城市记忆”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以福州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6).
  〔责任编辑:谭 蕊〕
其他文献
微课是短小精悍的视频,能对高职物理教学内容进行直观形象的解释,其应用也愈加受到重视。但目前微课设计不合理,教学实施不到位,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影响微课在高职物理翻转
2月16口,青山湖科技城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开工现场气氛热烈。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坤明,杭州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考察了项目现场并植
针对国际国内民航目前反违法干扰的严峻局势,初步提出了我国反违法干扰的法律体系构想。作者认为,为有效限制违法干扰行为,必须确定航空器登记国的优先管辖权,强化行政法律制裁机
随着国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社区社会组织逐渐成为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探讨怎样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使其在该地区社会治理中承担起重要作用显得很有必
我国社会对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需求不断增大,要求高校更加重视在“互联网+”时代下有效培养综合性英语翻译人才。高校应优化改革传统英语教育模式,顺应网络科技发展潮流,落实
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自2004年开展试点,2006年正式启动建设以来,根据《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按照“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基本思路和“政府
2010年12月,浙江省科技厅正式批准椒江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两年来,以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解放思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奋斗目标,沉着应对严峻挑战
下城区于2006年4月成为浙江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08年2月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实验区建设,坚持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紧紧围绕“繁华时尚之
浙江正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州市滨海园区,占地40余亩,总投资2亿元,年产值达4亿元,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专业金属管道制造企业,专业
本文围绕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英语语言学教学改革的路径构想: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师能力提升;重在考核过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师生双向互动;培养学习兴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