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陶瓷电容器端电极用低温烧结铜浆及烧结特性研究

来源 :电子元件与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端电极低温烧结技术仍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为了改善MLCC低温烧结铜端电极的烧结形貌与质量,开发出适用于低温烧结的端电极铜浆的新型玻璃粉,探讨了玻璃粉的转变温度、含量、粒径以及玻璃粉与陶瓷基片的烧结润湿性与铜浆烧结特性之间的关系.此外,研究了铜粉形貌、粒径等对端电极烧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玻璃粉转变温度为577.6℃,铜浆中玻璃粉含量为质量分数10%(D50=2.0μm),类球形铜粉Cu-2和板状铜粉Cu-4的质量比为6:4(D50=1.4μm)时,得到烧结质量最佳的MLCC铜端电极,其致密度高达99.87%.
其他文献
有效地将自然界中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对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摩擦纳米发电机(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TENG)是一种新型的机械能-电能转换装置,可实现将微弱机械能高效地转换为电能.在自然界众多的机械能中,风能因其分布广和储存量大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将风能高效率地转换为电能是TENG技术的研发重点之一.研究人员对此展开了细致的研究工作,获得大量研究进展.一般说来,风能收集型TENG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器件结构优化、摩擦起电材料的物理与化学改性以及电源管理电路设计优化
提出了一款高增益低副瓣新型圆极化微带天线阵.单元天线采用叠层切角圆极化微带结构,通过八边形边界布局和顺序旋转交叠组阵技术,实现了天线阵方向性图的对称性和圆极化辐射性能的最优化;馈电网络采用威尔金森功分器和最大平坦式阻抗变换器实现不等功分宽带阻抗匹配,通过改进馈电方向寻求对称结构,简化了馈电网络的设计.制作了天线阵实物并进行了测量.测试结果表明:天线在3.2~4.6 GHz频段内S11<-10 dB,阻抗相对带宽36%;在3.8~4.5 GHz频段内顶点轴比小于3 dB,圆极化相对带宽17%;在4~4.4
为了解决数据稀疏性对推荐算法预测准确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社交信任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在相关数据集上实验结果表明,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