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信息技术之芬芳 展古诗教学之魅力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瑰宝,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古诗本身所蕴涵的独特意境和优美韵味很难为学生所感悟。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于一体的表现形式,弥补了传统古诗教学的枯燥与乏味,使学生跨越千年时空,得以捕捉到古诗闪烁千年的异彩。
  一、“儿童急走追黄蝶”——再现情境,欣赏古诗画面美
  诗中有画。诗是用有声有色的语言描绘出来的生活画卷。“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叶圣陶语)。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再现诗中图画,帮助学生调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在头脑中立体起来,领略古诗的画面美。
  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用信息技术展示了这样一番情境: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李白孤身一人来到庐山脚下。只见太阳照射在美丽的香炉峰上,香炉峰升腾起紫色的云烟,烟雾袅袅,若隐若现,宛若仙境。这时哗哗的巨大水声引起了诗人的注意,循声望去,只见一条瀑布从山顶上飞流直下,像一条大河挂在山前,水珠迸溅,水雾蒸腾,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李白隽永的诗句顿时化做形象可感的动态图像,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那色彩、那声响、那形态、那气势无不撼人心魄,使学生立刻“未入诗,先入境”。
  再如教学《枫桥夜泊》,教师可以先播放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意境:月亮落下去了,乌鸦不时地啼叫,茫茫夜色中似乎弥漫着满天的霜华,对面岸上隐约的枫树和江中闪烁的渔火,愁绪使诗人张继难以入眠。夜半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凄冷的钟声,悠悠飘荡到了客船……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将诗中事物和景象形象化,让学生具体可感,使其油然而生愉悦之情,兴趣盎然地进入诗歌的学习。
  二、“红杏枝头春意闹”—— 品词析句,体味古诗语言美
  语不惊人死不休。古人做诗时字斟句酌,追求言约意丰。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意义的词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诗人炼字遣词的技巧。
  如《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历来受人赞叹。在理解此句时,教师可以运用课件,在让学生接触“春到江南,芳草萋萋,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这一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入体会“绿”字用处的巧妙。一个“绿”字,色彩与动感兼而有之,写尽了整个江南春意的葱茏盎然、生机勃勃,寄寓着诗人对故乡的无比热爱和不尽思念,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来”、“到”、“入”、“过”、“满”等字均不如“绿”字有形有色。这正说明诗人逐字的精雕细琢。
  再如古诗《山行》“白云生处有人家”中的“生”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就能轻松解决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提问:“生”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紧接着播放课件: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一直伸向山顶,山顶白云变化翻腾,隐约可见一户人家,不远处有一座枫林,景象美不胜收。课件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的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山顶云雾源源不断升腾的动态画面中领悟到“生”字的妙处:“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一会儿就散去;“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说明山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以及不同的动态色彩。
  三、“天光云影共徘徊”——渲染气氛,领悟古诗意境美
  就古诗而言,“意”即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即诗歌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诗人写诗是“情动而辞发”,学生学诗则是“入境而悟情”。古诗教学贵在“入境”,也难在“入境”,信息技术能引导学生直观入境,在“境”中会诗意、感诗情、悟诗思,进而领悟诗的意境美。
  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诗中千山万径,一舟一蓑一老翁,描绘了一幅极具空间感的山水画,给人以深远感和寂寥感。诗人仅仅是想描绘一幅画吗?当然不是。仅仅依靠文字显然很难读懂诗人的“醉翁之意”。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先展现“千山层叠、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这样一个苍茫旷远的远景画面,营造出幽静孤寂、寒冷凄清的氛围。将镜头慢慢推进,聚焦在一位头戴蓑笠与孤舟相伴正在垂钓的老翁身上,刻画出老翁不畏严寒、清高孤傲的形象。再将镜头拉回到远景画面,一个失意但是不屈的形象跃然“画”上。孟子主张“颂其诗、读其书,要知其人、论其世”。有了以上动画的铺垫之后,教师再讲解诗人的生活思想和时代背景,抓住“绝”、“灭”、“孤舟”、“独钓”、“寒江”等词语仔细品味,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渔翁正是柳宗元本人的寄托和写照——他借江畔雪景和垂钓寒江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和孤傲,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心情。
  四、“大珠小珠落玉盘”—— 指导诵读,吟咏古诗音韵美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短小精悍,意境深远,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回味无穷。教师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采用形象直观的影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等方法,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熟读成诵。
  在指导朗读《望天门山》时,我先播放一段天门山的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长江的壮丽景色: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流到这里产生回旋,水势更猛,非常壮观。学生感受到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我再播放韵律悦耳的音乐去感染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为学生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开”字应读得重而快,“流”字可适当延长,“回”应读重音。第三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描绘的是诗人站在帆船上,帆船随激流快速前进,迎面的天门山真是气势磅礴。读此句时,吐字要强劲响亮,“相对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调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来”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赞叹。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之后,再跟录音试读,很快就读出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五、“便引诗情到碧霄”——唤醒意趣,挥洒古诗性情美
  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练,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能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在教学中,我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
  在教完《咏柳》后,我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出示了一幅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动态画面。学生伴着舒缓的乐曲,边看边展开想象。美的氛围开启了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一句句精妙的话语脱口而出:“柳树,你是春天的使者,给我们带来了春的气息”、“春天因为有了你而更加生机盎然”、“你那亭亭玉立的姿态是春天最美的画”……学完古诗《望庐山瀑布》,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背诵,或用自己的话,或用绘画,或用唱歌的形式进行表达。学生们有的在音乐的配合下轻声吟唱,有的运用图片丰富的“金山画王”快速作画……孩子们的思绪自由翱翔,积极地发现美、自由地表达美,个性得到发展,对诗歌的体悟在想象和创作中再一次升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运用于古诗教学,使一个个文字活跃起来,一行行诗句鲜活起来,几千年的历史距离在孩子的心中化为无形。学生徜徉于古诗之美中,体验和挥洒才情,享受愉悦与幸福,课堂教学自然而然地达到一种“其情也泄泄,其乐也融融”的美好境界。
  
  (作者单位:安徽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聂辰席、田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院长邹峰等领导莅临烽火科技展台。副院
名师简介  周学东浙江省绍兴县华舍街道华舍实验学校信息技术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他从1989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先后获绍兴市优质课一等奖、绍兴市学科带头人、浙江省“春蚕奖”等荣誉。近十年来,共指导学生获信息学奥赛全国一等奖70人次,并编写《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与提高》等专著。    做一位名师,想必是很多教师心中的远大梦想。在浙江省绍兴县华舍实验学校,工作了22个年头的周学东老师,心中也曾经有一个名
该文对平圩发电厂600MW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堵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简要介绍了防止堵灰的技术措施。
该文对一对称的滑动轴承-转子-齿轮联轴器系统进行了失稳转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齿轮联轴器的转角刚度对系统的失稳转速影响较大;崦齿轮联轴器在对中良好和润滑充分的情况下,其内阻
为了规范频道管理、增加有线数字电视节目内容和功能,从6月3日起,枣庄市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开始逐步免费升级。为了尽可能小的消除对用户的收视影响,升级将分区域逐步进行,
老挝南部帕莱通(Phlaythong)矿区出露了一套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其基性端元为致密块状玄武岩,酸性端元为流纹岩。流纹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229.0±2.0)Ma,属中—晚三叠世
介绍用玩具激光器加工制作简易光纤测试器的方法与应用实践。该仪器使用非常方便,可应用于光纤、光分路器的测试及光缆的布设,对于广电、电信行业的光缆施工作业非常实用。
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新统沙市组四段硬石膏和钙芒硝中硫同位素组成为25.2‰~32.6‰,远远高于同时期海水硫同位素(20‰)。结合研究区古新统沙四段蒸发岩87Sr/86Sr研究,借助Mg、Ca
4月1日,青海移动与青海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增值业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
该文介绍了程控汽轮机停机强冷装置在新疆玛纳斯电厂100MW汽轮机上使用的效果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