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泊桑到健怡可乐 --论后现代与现代的同步

来源 :南京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ov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的模仿、复制和重复,远远不是一个同一种东西大量地简单再现的消极问题.被经常归类为后现代的多种媒介的互换、"高级艺术"与"大众文化"界线的暧昧化正是现代所特有的文化的丰富性.真正的重复能够让我们见证那与原作不同的惊喜的生成,而对这惊喜是现代的还是后现代的追问已经失去了意义.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早开始“拒斥形而上学” ,并实现由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向的哲学派别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定以“绝对本体”为依托的直观地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诉诸实践
彝族是一个山地民族, 山神是彝族原始信仰的主神,并与其生产生活形态的转变、发展相对应。游牧、畜牧阶段的山神,主宰畜牧兴旺;旱作阶段的山神,其职能无所不包;稻作阶段的山神,其职
古典自由主义国家观是基督教政治哲学的世俗化变种 ,两者对国家的认识都是消极的。在理性层面上 ,自由主义认为 ,国家根源于人性的缺陷 ,是不可避免的祸害 ,它只有消极的工具
和明末清初大多数回族伊斯兰宗教学者一样,刘智也是一位“学贯中西”、“学通四教”的入.在他的思想中,伊斯兰教知识是主体和核心,也是他从事汉文译著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但也
面对文坛艺苑中活泼泼的审美现实 ,尝试对文趣、艺趣、诗趣作美学阐释 ,只能是我们的学理选择。 In the face of the vivid and aesthetical realities in the literary art
价值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形态也应该有其存在论蕴含,这一存在论无疑不再是传统哲学的超验性的、抽象的实体本体论,也不应该是以需要为核心范畴的价值论,而应该是以生活世界
文中所说的"悖论",只是指由道义逻辑中的某个定理推出的结论,与人们在直观上或常识上或习惯上的理解是不相符的,也不是通常说的那种会导致逻辑系统产生矛盾的悖论.作为道义逻
“三个有利于”标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人在中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作出的精辟论断和科学结论。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中国改革无论从基础、
哲学研究、特别是原理研究方向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领域性哲学的兴起 ,领域性哲学的兴起表明中国哲学研究基本上走出了政治化的模式 ,力求通过自觉的学术意识、问题意识
陈白沙的思想上承周敦颐、程颢、邵雍,而与程颐、朱熹不同。这个不同主要表现在对成圣境界——“孔颜乐处”理解的差异上。白沙糅合儒、庄、禅三家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上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