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奎夜晤吕调元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调元,字乾初,静乐县西坡崖底人,于太原成成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政法大学,因参加革命活动,于1932年被捕,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在狱中,吕调元由薄一波介绍,加入了党组织。出狱后,吕调元担任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常委、青年军官教导团政治部主任。1939年“十二月事变”中,吕调元因涉嫌策动学生去延安而被阎锡山囚禁在第二战区吉县南村坡宪兵司令部候讯室,是不许任何人接见的大政治犯,当然也是很多人不敢去见,怕引起嫌疑和麻烦的事。
  胡仁奎,字梅亭,定襄县蒋村人,当时的公开身份是重庆国民党中央派驻晋察冀边区政府(在五台县)的督察专员。1941年夏秋之际,胡仁奎从晋察冀边区去重庆述职,路经第二战区长官部时谒见了阎锡山,并在此休息数日。得知吕调元被囚禁于此,胡仁奎遂通过与宪兵司令樊明渊的私人关系,在一天夜里,以提审吕调元为藉口,从候讯室将吕带走。
  当时,吕调元一被提走,狱中的几个政治犯顿时惊恐万状,提心吊胆,恐其被敌人杀害。我更是一夜未眠,因为我与吕调元是同案官司,是他策划我们去延安未果、泄密后被捕的。天快亮的时候,吕调元被送回了候讯室,大家心中的一块石头方才落地,急忙去看他,只见他满脸喜色,笑盈盈的。为什么忧愁而去,欢喜而归,当然不能正面交谈。在以后的日子里,在室外放风时,他才隐隐约约地向我透露了一些,但也只是说他们谈话时有时用英语对话,为的是使谈话内容不被在场的其他人所知。后来在一起的时间长了,他们谈话的内容才渐渐有了轮廓,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试看未来的山西“谁当称雄”日军出兵侵华,烧杀淫掠,无恶不作,最终必以失败告终;阎锡山偏安晋西南,腐败无能;晋绥有贺龙领导的八路军和张隽轩领导的牺盟会,晋察冀有林彪领导的八路军和宋劭文领导的牺盟会,晋东南有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八路军和薄一波、戎子和领导的牺盟会,谁是革命的、进步的、人民拥护的,未来的山西“谁当称雄”,这是显而易见的。
  坐监也是革命 吕调元经常教导我们说,我们坐监并不孤立,坐监也是革命斗争,监狱对政治犯来说,是一种特殊的革命战场;过去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关押的政治犯,而今都是山西各地领导抗日的骨干;日本的德田球一为革命在狱中20多年,我们才有一年多……
  眼光要放远一点 自从那次秘密会晤后,吕调元更加注意从政治思想上教育我们不要悲观泄气,要坚定革命意志,特别是当我们情绪低落时,他更是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讲革命道理:“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坐监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革命的思想信念只有从艰难困苦中培养成长,舒舒服服怎能成为革命有用之人!”在他的教导下,我们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
  在一次谈话中,吕调元还告诉我们,当年薄一波在北平草岚子监狱被关押时戴着脚镣。一天,监狱里来了检查人员,薄一波毫不畏惧地向他们控诉监狱虐待政治犯的不法行为,并使检查人员当场为其拍了戴脚镣的照片以为佐证。吕调元向我们讲述这些事情时,并没有对我们直说他和薄一波都被关押在草岚子监狱,只是以此鼓舞我们的斗争勇气。
  令人痛惜的是,吕调元坐监6年多,于1946年惨死在了阎锡山的监狱里。全国解放后,我在太原市坝陵桥1号胡熙庵的旧宅(今已拆除)中与胡叙谈时才得知,胡仁奎当年会晤狱中的吕调元是受党组织指派的。
  我现已近90岁,很想将我知道的这些事情讲出来教育后人,让年轻人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果能如此,则足矣!以上史实,如有知之更详者,请予指正是幸。
  2006年3月
  (责编 周边)
其他文献
据军事资料统计,我军自建立以来,曾与21国部队交过战。  1.美国军队:我军曾与美国部队交战过3次。第一次是在朝鲜战场上。以美国为首的16国部队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入了朝鲜。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本国1/3的陆军兵力,1/2的海军兵力,1/5的空军兵力。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开赴朝鲜,与“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队进行了近3年的浴血奋战,共消灭美军近16万人
期刊
舞弊作为科举考试的伴生物,到了清代更是泛滥成灾。从童试到朝考、从场内到场外、从考前到考后、从草野小民到高官大员,无不有舞弊。综观晚清科考舞弊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六个方面:    一、场内舞弊——夹带、枪替、传递  夹带、枪替和传递是清代最常见、最普遍的作弊手段。  1.夹带 所谓夹带,就是将有关考试资料私藏衣物中,带入考场,又称“怀夹”。  为了躲避检查,有效地把夹带带入考场,考生们可以
期刊
提起二战时期中国人对犹太民族的帮助,大家多会想到当年的上海曾经建立难民收容所,收容了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使他们免遭被屠戮的命运。实际上,中国人对犹太人的帮助远不止这些,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实,那就是国民政府曾经想容留十万犹太人入住中国。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项计划并没能付诸实施。笔者根据看到的一些档案资料,把这一计划制定的始末贡献给大家。    孙科的提议:在西南边区  给犹太人划定寄居区域    二
期刊
中朝两国山水相依,两国的文化传统之间有着难割难舍的联系。座落在朝鲜妙香山脚下的普贤寺就是对这种联系很好的诠释。  普贤寺是一座以掌管佛道德的普贤菩萨名字命名的寺院,是原来清川江以北地区传布佛教的中心。普贤寺的建筑风格与我国的传统寺院酷似,所有门楣匾额上的题字都用的是古汉字。据介绍,朝鲜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文字,从1944年开始使用朝鲜语文字。  造访普贤寺时有了汉文字的提示,我们省去了不少的障碍和麻
期刊
作家的情感和乐趣,“活”在他收藏的东西里面。什么图册、砚台、石块、印拓、竹刻、照片、瓷器、笺纸等等什物,里边充满作家的爱、奇妙感受和种种发现,甚至包涵其人生观点及某些个人信息。  已故作家郑逸梅先生喜欢收藏砚台、尺牍、扇子,他说:“文房四宝,以砚最具耐人摸索玩赏。”据说,他曾藏有一块三国吴主孙皓建衡专砚,砚的四周刻有跋识,其中有米芾的跋语,这块古砚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  著名作家贾平凹喜欢收集
期刊
百余年来被刀和火、血与泪所渲染浸透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悲壮历史,从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便揭开了它的帷幕,而民族英雄林则徐从此则昭垂史册。  是他,打破了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是他,研究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技术,成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倡导者;  是他,发动了声势浩大的虎门销烟,成为世界禁毒史上的禁毒先驱;  是他,维护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独立,毅然奋起抵抗西方帝国主义
期刊
1985年,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所大学医院里,一位95岁的老人默默地死去了。他叫罗伯特·温士普·伍德鲁福(Robert W·Woodruff)。  伍德鲁福就是被美国人称作“可口可乐之父”的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是他,花费了60多年的心血,使可口可乐几经沧桑,终于夺取了世界无酒精饮料之王的桂冠。    一次伟大的失误铸就的成功    19世纪80年代,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位药剂师约翰·
期刊
公元1989年12月14日    晚餐后,我从下榻的威茨曼旅馆出来。这些天来,街头热闹非凡,特别是晚上7点之后。近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是上个月中旬来柏林的,那时,拆倒柏林墙的呼声已经此起彼伏,但是东德官方,特别是高层领导,仍然根本不予考虑。  然而事实表明,他们的基础并不比柏林墙更牢固,曾几何时,这些高年资的领导人一个个消失了,柏林墙也崩溃了。我就这样一边满脑子胡思乱想,
期刊
巴金被誉为20世纪的良知。他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在那样一个诚信遭遇尴尬的年代,谈论巴老,纪念巴老,研究巴老成了许多人拂之不去的情结。  谈巴金研究,则不能不提及四位成果丰硕的重量级人物:徐开垒、陈丹晨、李存光、陈思和。他们创作、编选的各种版本的巴金读物达40余种。其中最受读者喜爱的就是他们一写再写、不断修订充实的长篇文学传记。  徐开垒比巴老小17岁,居家与巴金在上海的武康路寓所并不远。徐老
期刊
他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武装起义、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护法战争;  他参与领导了著名的八一南昌起义,率部万余人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共同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他在长征途中坚决支持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批判“左”倾军事冒险主义的错误,同张国焘的错误行动进行了坚决而有效的斗争;  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率领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协同国民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