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ICU综合症的原因及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321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30—01
  ICU综合征是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也称之为ICU精神障碍、ICU谵妄等。它的出现,即可能是疾病本身的临床表现,也可能是疾病发展变化的先兆征状,导致延迟康复,使住院天数的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2]。入住ICU的成年病人常发生行为、知觉、认识方面异常,其发生率报道不一,最高的报道可达70%[3]。这些问题常发生在入住ICU5-7天后,而且随入往时间延长,出现机会增大。据研究,ICU病人中有16%并发谵妄,约有12%~36%发生抑郁,与一般人抑郁发病率(约4%)相比危险度高[4],Eisendrath[5]认为约有10%~20%的心脏手术患者会出现此征,且除非强调预防措施,否则在监护室停留时间较长,发病率较高;他还发现此征罕见于16岁以下心脏手术后儿童。
  1 出现ICU綜合征的原因
  1.1 个人因素 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疾病情况等均是影响ICU综合征发生的因素,本征男性发生率明显高于女性,尤其是性格内向的或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或有脑外伤、脑血管疾病患者,在ICU监护治疗时患者易出现情绪状态的变化,从而导致ICU 综合征的发生。老年患者在ICU监护中更易发生。大部分危重症患者,由于对突发的病情缺乏心理准备,认为自己病情严重会危及生命,产生十分明显的恐惧感和威胁感。
  1.2 药物因素 用利多卡因治疗心律不齐,当静脉注速度达到4mg/min时,大部分患者可出现谵妄等精神症状[1]H2受体阻滞剂。(西米替丁)、阿片类药物、苯二氮类、茶碱类、皮质类固醇类、硝普钠也可引起精神症状[3]。抗感染药物如大扶康和更西洛韦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精神系统副作用,尤其是在合用了肾上腺皮质激素后,会使神经精神系统方面的副作用的发生率增加[6]。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 A和FK506等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表现为精神错乱、烦躁不安。当静脉使用而同时合并低血镁和低胆固醇血症常易发生精神病学改变。
  1.3 人际间因素 ICU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限制,加上复杂仪器设备 和监护措施使患者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约束带的使用更增加了患者的烦躁和不合作[7]。
  1.5手术因素 直接进行脑手术或手术后伴有脑血流减少、血管栓塞、进行开胸手术的病人或开胸术后伴有低心输出量症候群、创伤或大手术后伴有高热、大手术情况时间过长都可导致本征的发生。术后持续低氧血症、低血压、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也可诱发本征。
  2 临床表现:多种多样[3],主要有以下症状
  2.1谵妄 最为常见,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言语错乱、幻听或幻视、感觉人在空中漂浮。
  2.2思维紊乱 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为联想过程障碍,如思维破裂等;另一种形式是妄想等。
  2.3情感障碍、意识混乱、定向力障碍、判断力障碍 除少数表现为情感高涨和欣快外,多数表现为情感抑郁,严重者可表现为恐惧、焦虑和罪恶感,并有自杀的念头和行为等,
  2.4行为动作异常 行为动作表现多种多样,如乱喊乱叫、撕衣毁物、打人骂人等。
  2.5智能障碍 老年患者在ICU监护中(或后)发生的痴呆,属智能障碍范畴,也是本征的表现之一。
  2.6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答非所问等。
  2.7疲倦、嗜睡、意气消沉、淡漠、退缩、忧愁、害怕、被害念头、敌意
  2.8其他症状 如失眠、头痛、腰背痛、便秘或腹泻、皮肤异样感等。
  3护理
  3.1 加强入住后交流
  3.1.1 根据不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由于每位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及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中的文化需求也不同,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满意的环境,做好解释,按医疗护理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
  3.1.2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对进入ICU患者,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病情,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护理,身边的各种仪器是为了帮助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变化,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认识。
  3.1.3加强非语言沟通:心理学家指出,信息交流=7%言语+38%语调+55%面部表情。ICU部分患者因气管插管、气管造口等原因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护士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体势语言与病人沟通。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可增加视觉信息传递,以掌握其生理及心理动态,增强患者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促进脑功能的恢复。
  3.2 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家属探视并不是造成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允许家属探视,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对遗弃和分离的恐惧[1]。家属不仅仅是单独的探视者,而逐渐成为医护人员的合作伙伴,因此,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3.3 舒适护理
  3.3.1 及时有效地镇痛 54%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的多,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8]。Mortimer等研究显示,护士通报给患者的安全而有效的疼痛处理信息将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帮助患者使其感到疼痛得到控制,改进了临床效果,减少了焦虑,增加了满意度。
  3.3.2 保持体位的舒适 给予合适的卧位,适当的垫衬,必要的翻身按摩并肢体活动,减少病人的不适、烦躁。
  3.3.3 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 对危重患者限制活动的措施被称为“保护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自觉的伤害。其结果使病人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如激动、逆反、丧失尊严、恐惧及其他相关的复杂变化[9]。对于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禁忌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药物治疗[10]。   3.3.4 加强治疗的计划性 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或尽量集中操作,使病人至少有70—90分钟的持续睡眠时间[3],在操作过程中动作要敏捷、轻柔,并做好解释工作。
  3.3.5 避免暴露隐私 可能减少ICU患者全身裸露的次数和时间,在为患者擦浴、导尿、灌肠等处置及患者大小便时,随时给予遮挡,使病人感到被尊重,防止不安、抑郁的產生。
  总而言之,护士应该用爱心、细心、耐心和同情心,以热情的微笑、恰当的 语言和熟练的技术为患者精心护理,保证患者接受治疗时保持最佳的心理,生理 状态。
  参考文献:
  [1] 王志红,周兰珠,主编.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2] 罗红.术后ICU患者精神障碍相关因素的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5):30-31.
  [3] Hall JB,Schmidt GA,Wood LDH.Principles of critical care. 2nd edn..Singapore:McGram-Hill Co,1998,177
  [4] 郭凤琳,张家驹.ICU综合征及音乐治疗[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03-104.
  [5] Eisendrath SJ.ICU syndrome:their detec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J].Crit Care Update,1980,7:5-8
  [6] 刑锐.ICU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分析[J].广东医学,2000,21(9):737
  [7] 张代玲.病人自控止痛泵术后镇痛的护理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2):51-53
  [8] 荣金明,杨巧玲,陶泓.疼痛的基础和临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5):215-219
  [9] 李书品,马海龙,刘晓梅.在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减少使用约束措施[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11):520
  [10] 金奕,杨荣兰.肝移植患者术后监护期间精神状态异常的观察与护理80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8):23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讨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患者30例病患,将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实验组病患17例,男9例,女8例。对照组病患13例,男8例,女5例。对两组都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比对照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和利多卡因雾化吸入一起使用对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种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329—0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主要收治的是各种危重症的新生儿,病情危重,作为一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因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和服务对象决定了其职业的特殊性,护士在把健康带给患儿的同时,每天承受着很多压力,更有一些来自于物理,化学,生化等诸方面的不良
期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将2006年3月——2010年4月我科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PVP治疗,观察组施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椎体高度恢复率及骨水泥注入量均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