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情境化探究性试题的命制过程

来源 :中学数学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iyuan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命题应依据课程内容,注重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处理好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要充分考虑对教学的积极引导作用.”“命题时,应有一定量的应用问题,还应包括开放性问题和探索性问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问题情境的设计应自然、合理.”合适的问题情境是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数学命题时,应注意选取问题情境,这里的情境包括现实情境、数学情境和科学情境.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对情境进行抽象,建立合理的数学模型,其次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推理、演算.解题的过程成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有利于真正区分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笔者在参加2021年南通市第二次数学调研测试命题期间,经历了一道探究性情境试题几经周折的编制过程,简单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交流.
其他文献
在数据分析支撑下,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反馈与诊断,靶向教学有其不同的操作流程.研究表明,在中考数学复习教学中,通过“分析数据=深度教研—私人定制”等环节,进行靶向定位、设计与实施,效果显著,是中考数学复习教学的一条新路径.
目的:探析超声检查在胎盘早剥(P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本院产科就诊的PA患者中选取132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12月~2020年12月,132例患者均接受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价值.结果:132例PA患者中含轻度、重度病例各82例、50例,诊断符合率对应为72.0%、96.0%,总符合率达81.1%.在胎盘位置诊断上,符合与不符合病例数据对比(P>0.05);对比新生儿Apgar评分,轻度较重度病例高(P<0.05).结论:早期诊断会对治疗PA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诊断时选择超声检查可使诊断符合率得到
目的:探究科曼V3呼吸机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1年6月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需呼吸支持治疗的患者34例为观察对象,分为V3-Control组和Control-V3组,各17例.采用2×2交叉设计,即采用2种先后通气顺序(先V3-后Control,先Control-后V3).分析各组患者先后使用不同呼吸机通气后的血气指标变化.
目的:探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分析对正常卵巢及囊实性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盆腔肿块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扩散加权成像(DWI)与DCE-MRI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证实为正常卵巢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证实为囊实性卵巢肿瘤的纳入观察组,分析两组DWI与DCE-MRI检查结果,评价DWI与DCE-MRI检查对囊实性卵巢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100例研究对象经病理检查证实正常卵巢45例,
目的:探讨多频振动排痰仪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8例.以统计学软件SAS将患者随机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支持、对症治疗,此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人工扣背促排痰方式,观察组应用多频振动排痰仪排痰.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及临床症状好转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 V C)、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与预计值百分比(F E V1)对比差异不显
关联与建构是提高数学概念教学效益的有效路径.以二元一次方程概念教学为例,基于教学内容、学情和目标的分析,明确教学思路,呈现以关联与建构为主线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说明,指出凸显关联与建构的概念教学应注重横向关联,体悟数学概念间的内在联系;纵向建构,理解数学概念间的结构传承;综合融通,领会数学概念间的形式互通.
传统教学把“知识”当作认识的对象,遵循了解—理解—掌握—应用—评价与创新这一路径.其中的关键词是“理解”,其他的诸个环节都是围绕“促进理解”而进行的,所以有“为理解而教”的口号.而现象教学是把世界当作认识的对象,把知识当作“认识成果”.其基本路径是:现象—问题—探究—反思—知识—……,这个过程没有完结的时候.因为现象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是理念世界中的.“知识”可以看作理念世界中的“现象”.现象教学的核心观念是“回到问题本身”,口号是“教会学生思考”.它让学生对真实的现象(特例)进行观察,历经
期刊
2022年高考备考工作已拉开帷幕,作为最能影响高考总分的数学学科,自然是备受关注.数学如何备考才高效?对于这一问题,很多数学教学工作者都在不断地思考和尝试.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学科最为明显的特征,把数学看作是思维的体操一点都不为过.可是,在目前的数学复习课上,学生思维还常常受制于教师,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体验,复习课上“套思路”“套模式”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认为提高数学课的复习效益,特别是第一轮复习的质量,才能提升学生在考场上的竞争力.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有效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科学[1].数学课堂,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让学生经历数学探究的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当前,数学教学的症结在于教师要么只是“讲给学生听”“做给学生看”,要么“一步一提示”地牵着学生走,而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去做”“让学生去说”“让学生去想”.这样只会导致学生“一听就知道,一做就不会”,显然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也不利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怎样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力?本文结合2020年山东省新高考模拟卷中一道试
期刊
与传统的学习形式相比,发现学习注重建构而不是接受,主张以小组为单位,团队合作,以探究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自主发现,自主成长.学生能够领悟定理教学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形成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学科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形成的最高表现.[1]因此,数学定理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发现学习,在创造、建构、合作、发现的过程中,培养直觉思维和内在机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