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而将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一起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是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后不断完善和逐步成熟的重要结果.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政治协商适应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在理念、制度、运作三个层面上呈现出新的特点,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本文着重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中共十八大之间中国政治协商发展的脉络,并从理念动因、制度保障、运行模式等方面分析其内在机理.
【机 构】
: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北京1000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而将政治协商与多党合作一起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是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后不断完善和逐步成熟的重要结果.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政治协商适应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在理念、制度、运作三个层面上呈现出新的特点,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发展轨道.本文着重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至中共十八大之间中国政治协商发展的脉络,并从理念动因、制度保障、运行模式等方面分析其内在机理.
其他文献
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迈入高收入国家门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关键.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事关家庭收入提升、收入分配结构改善,而且事关家庭收入来源结构改善、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针对这项系统工程和中长期任务,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政策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发挥合力:一是突出提高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之间的协同;二是提高劳动者收入和落实劳动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协同;三是突出提高劳动者收入和优化企业用工成本之间的协同.
自然保护地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固碳价值和潜力.将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与自然保护地碳汇制度构建有机结合是促进双碳目标达成、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既有制度层面,尚存在自然保护地需进一步整合优化、碳汇监测与核算标准缺乏、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相关立法滞后等不足之处,制约了自然保护地碳汇功能的充分发挥.在制度实现路径层面,应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以自然保护地的整合优化为基础,通过完善自然保护地立法、优化生态补偿制度、引入碳汇基金与保险等金融举措、设立自然保护地碳汇交易平台统
“国家治理”的概念和研究范畴的提出,为理解中国现代国家形成与运行提供了可观察的经验研究基础.然而,国家治理作为一个宏大叙事尚未建立起可供经验观察的指导性理论,需要面向经验研究的中层理论——政策过程研究.其不仅包含公共政策内容分析,而且更加注重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决定其政策内容和执行结果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成为考察和分析国家治理活动的一种经验研究途径.本文依据政策过程这一中层理论,观察分析科层官僚制和政治动员在中国国家治理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行政国家与政治国家相辅相成,是现代国家治理的一种正常现象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不断推进的重要基石,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内嵌进程及推进逻辑,使得统战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层协商治理高度契合,其价值意义凸显,由此也给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拓展新领域、谋划新布局带来了契机.统一战线融合基层协商治理,要着眼于新形势下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推进与社会化大统战工作格局构建和完善的双重变奏,进行良性互动、彼此成就与相辅相成.在此过程中,统战工作要以系统化机制进行体系重构和资源配置,着力打造基层协商合作共同体,引导市场、社会、民众的多
本文从政策过程视角出发,讨论人民政协在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推动政策有效落实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以此为窗口来观察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独特作用.在议程设置阶段,人民政协的代表人士吸纳机制有助于推动前瞻性议题进入党和政府的政策议程;在政策选项的准备阶段,人民政协的群体代表机制有助于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决策阶段,人民政协的直通车优势可以保障协商和决策的有效衔接;在政策的执行阶段,协商式监督有助于推动高效的政策执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独特优势的四条政策建议,即提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