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与污染行为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4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是微塑料从陆地向海洋传输的关键路径,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实际上,目前关于城市不同区域河道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污染行为研究仍十分有限,相关问题依然不甚清晰.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及郊区城镇区域的8条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6个河道表层水及沉积物样品,采用高速摄像仪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鉴定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尺寸、颜色、形状和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河道表层水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7.5±2.8)个·L-1,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以湿重计)则达到了(1 575.5±758.4)个·kg-1.微塑料尺寸越小丰度越高.其中,低于500μm、纤维状、透明色和聚酯类的微塑料始终在上海市城市河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分布更具多样性.相对于国内外其他城市河道中的微塑料污染,上海市城市河道中的微塑料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城市河道中,微塑料的形状和聚合物类型分布受到来源(主要为洗衣废水、个人护理产品和塑料废弃物等)、水动力学条件和本身理化性质等各种因素的较大影响.还进一步讨论了城市河道中微塑料的污染行为(来源、传输与归趋),并解析了各种环境因子对其造成的潜在影响.
其他文献
为营造交通行业安全生态,助力城市安全发展,在对大量交通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千分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包括千分制评价结果、区域事故特征、行业监管情况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区域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依托结构熵权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引入同行业权重,构建了安全管理现状评估模型,并选取具体行政区域开展方法应用,研究表明评估结果与区域现实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现状吻合,研究成果对城市区域交通安
期刊
报纸
报纸
近年来,塑料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微塑料污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尤其是农业生态系统。由于降解性差,微塑料在土壤中的累积可能会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利影响,并通过食物链等威胁人畜健康。本文介绍了微塑料在土壤环境中的来源、分布和迁移,重点阐述了微塑料对土壤-植物系统的直接和间接生态效应。证据显示微塑料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与酶活性、土壤动物,影响植物种子萌发、根系对水分和
期刊
车路沟金矿是北祁连山发现的首例与斑岩有关的金矿床,矿体产于加里东晚期侵入的中酸性斑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内。为了查明含矿斑岩体侵位时代、岩石成因和源区性质,本文以车路沟一带含矿斑岩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了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该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斑岩、石英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组成,对花岗闪长斑岩、英云闪长斑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
期刊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都是对贫困概念的定义,两者之间既存在相似性又有明显差异。相较于绝对贫困的收入和生存考虑,相对贫困更看重贫困中存在的能力缺失、权利的剥夺。了解消除绝对贫困到缩减相对贫困的三重逻辑,有助于梳理反贫困政策的变化,摄取绝对贫困时期治理的经验,把握未来反贫困的重点。中国反贫困经历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保活”“补助式”到“扶持式”“精准扶贫”政策的过程。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阿马蒂亚森能力中心论以
期刊
微塑料是一种粒径小于5 mm的塑料颗粒污染物,对土壤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微塑料的污染问题已愈加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对微塑料的研究多集中于水环境中,而对土壤环境中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土壤中微塑料的来源、分类、分布、迁移、污染情况及生态风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微塑料主要来源于地膜覆盖、灌溉、堆肥、有机肥料施用及大气沉降等,其分布以农田为主,在农田土壤中存在不同丰度;表层土壤的
期刊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基础,构建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以国家能源集团为研究对象,结合安全绩效及安全风险预控管理考核,进行本质安全评估研究;建立本质安全评估模型并进行实际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各子分公司安全管理需要改进的短板主要有其他元素控制、元素体系文件、生产系统运行控制、体系审核与控制、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培训、意识与文化等;选取的27家子分公司本质安全体系考核平均分为78.
期刊
本文从双边价值链关联角度,探讨中国开展OFDI可能具有的"固链"和"强链"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3—2014年中国与39个样本国家之间的双边价值链关联指数,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中国开展OFDI的价值链关联效应。结果表明,中国开展OFDI显著提高了中国与东道国之间的价值链总体关联程度并表现"固链"作用,且对价值链前向关联程度的提升作用明显大于后向关联,进而呈现一定的"强链"功能
期刊
台湾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的历史事件和政治事件,但大部分事件都转瞬即逝,而“二·二八”事件却能以固定地频率、以纪念日的形式不断进入台湾当代舆论场,在其中反复被讨论、被引用、被解释、被延伸,成为台湾舆论场的“万年议题”。“二·二八”作为一个历史事件,为什么它会经久不衰?为什么它能在台湾当代舆论场不断地“复活”与“重访”?本文认为“二·二八”事件能够不断重返舆论场的原因在于其包含的四个舆论因素以及具备的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