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ELISA和CL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作用及准确性分析

来源 :皮肤病与性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梅毒螺旋体(T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化学发光法(CL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作用及准确性。方法选取某中心接诊的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60例,全部患者均行TP-ELISA和CLIA检测,以免疫印迹法(WB)为金标准,比较TP-ELISA和CLIA在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的结果,评价诊断准确性。结果60例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者中包括39例未感染患者,21例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CLIA诊断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敏感性(95.24%)、特异性(100.00%)、漏诊率(4.76%)、误诊率(0.0
其他文献
目的从“火郁发之”理论出发,探讨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囊肿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72例诊断为囊肿型痤疮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对患者面部囊肿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对患者面部予以火针治疗后,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中药面膜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69.44%)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中药面膜治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aemorrhage,aSAH)后腺垂体功能减退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确诊为aSAH并于发病后3~7 d进行腺垂体功能评估的患者。共72例纳入研究,男31例,女41例,平均年龄50.1岁,范围为36~71岁。入院时WFNS分级:Ⅰ级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选用他克莫司软膏规律间歇维持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个月至2019年12个月某医院收治的80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依据用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选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40例选用规律间歇维持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95.00%)、2个月(100.00%)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7.50%)、2个月(0.00%)、4个月(10.00%)、6个月(15.00%)低于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