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数学舞台上的“主角”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uli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学生讨厌学习的时候,学习就是一种很辛苦的事,然而,当你对学习有兴趣时,就会发现学习是一件快乐、轻松的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自己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掘,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舞台上的“主角”。
  关键词:数学学习;兴趣;探索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教学过程中,总有这样一个感觉,就是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比较乏味、单调,活动性、操作性不强,学生学得很累,教师教得也不轻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学生兴趣的特点以及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掌握激发学生兴趣的钥匙。
  一、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如在“三位数的认识”的教学中,以前我在教学时,一般是直接点明课题,然后让学生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可以说整节课学生都是非常“安静”的,因为他们只要听,然后跟着读数、写数就可以了。通过吸取“新课标”内容中的先进理念,通过平时不断实践,我发现学生更愿意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于是,我这样设计本节课的引入部分:“你能说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急电话号码吗?”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回答的小朋友不仅说出号码,并且还很地道地将号码与事件进行了联系,“110是匪警电话、120是急救电话、119是火警电话……”。我接着问:“看到这些数,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大家吗?”学生马上又投入到数学知识的思考中:“这些都是几位数?”“像这样的数还有吗?”等等。由此引入新课,学生都显得非常有兴趣,也乐意回答自己同学提出的问题。致使一节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生活中多彩的世界是学生认识数的实际背景。在教学“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一课,学生已掌握了多位数的知识,上课前,我给学生两天的时间开展一个调查各种家用电器价格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在自己家附近的商店或超市对家电价格的调查,这不仅让学生对生活中各种家用电器的价格有所了解,并且可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介绍表示价钱这个数,还知道了在各种家电中,哪种电器的价钱最贵,哪种最便宜。课前我查看了他们的统计,发现孩子们的统计数据还有所欠缺,于是适时地帮助他们纠正与改进,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统计本领”得到一定的提高,到学新课时,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时,学生都特别兴奋,当再让学生运用自己所调查的价钱数进行提问、计算时,可以看到每个孩子特别激动,整节课每个学生思想都保持着高度集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显得生动有趣,教师也在愉悦的状态中完成教学任务。我想,这也说明數学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已有的经验,又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活动的舞台。
  三、小组讨论,合作愉快,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记得一位教育者说过:“教会学生数学知识不算一个真正的优秀老师,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数学。”这里讲的是数学的学习方法,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本领,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主动者。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设计了“游戏引入”的方式,先把全班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位同学进行拍球比赛,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激发起来,比赛的学生开心地拍着,其余的学生为自己的组加油,然后请各组将自己组员的分数写在表格中。请他们自己进行比较,提出问题,从而引入到今天所要学的知识内容。接着指着学生提出的一道退位减法,问:“这和以前学过的减法有什么区别?怎样计算呢?”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将计算过程写在小黑板上,在反馈时请学生来做小老师,将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并请各组说说计算中要注意的地方。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用竞赛形式,互相合作完成题目,每个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活动中,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与合作意识,孩子们都学得特别带劲。这样一来,整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容也采取学生自主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的话很少,但学生学到的并不少,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组织、概括、探究等能力。
  四、教师是教学中的灵魂,学生因为爱你而喜欢学你教的学科
  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那样的神圣,教师给予学生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微微的点头,都能大大激发学生进行师生合作教学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所教授的这一门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处处把学生放在心上,看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作为教师,不能偏爱那些有天赋的、聪明的学生,而要看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眼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即便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教师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教师的欣赏正是他们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这样,当老师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时,学生有了自信,自然愿意也乐意回答。这样,既能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主动性,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愿意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愿意亲近老师。
  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创设引人入胜的学习情景,创设有效的实践活动,创设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的机会,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让每个孩子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成为未来的主人。
  参考文献:
  范红梅.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2012(24).
  编辑 谢尾合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设备不断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受到当地环境及地势的影响,阻碍了通信设备
在初中教育阶段,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历史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然而,部分学生觉得历史是一门次要的学科,并没有语数外等主科重要。而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
上呼吸道淋巴瘤为上呼吸道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该部位的淋巴瘤,往往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我们收集了从1992年到2000年46例上呼吸道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
大面积深度烧伤病人切削痂后需自体皮移植覆盖创面,1986年由张明良教授应用微粒皮方法得到解决,此方法为自体皮源不足问题开创了新的治疗途径.随着科学的发展,生长因子的发现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沟沟坎坎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索,小沟小坎要让学生自主迈过,山涧缓坡要让学生尝试迈过,深沟高坎教师要铺路架桥,引导学生迈过。  关键词:语文教学;铺路架桥;自主学习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沟沟坎坎,教师不要急于把学生背过去,而要充分激发学生“爬坡过坎”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