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6331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 甜.宁南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24):-95.
  摘 要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能够增加林地附加值,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此,对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了解,发现该地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制约因素大、科技普及率低、规模总量难以扩大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四川省宁南县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24.043
  林下经济产业已成为当前林业发展的主流形式。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经济可将林地的长、中、短期效益有机结合,增加林地附加值,使林业资源保护和加工利用协调发展,从而取得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林业产业资源优势巨大,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最大限度发挥林业资源效益,增加林业资源的产业附加值,是改善林业产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的有效之路,也是发展的必然之路[1-2]。
  1 宁南县林业产业现状
  1.1 森林资源
  根据宁南县林地“一张图”数据(图1),全縣有林地面积59 745.67 hm2,占林地面积的59.74%,其中乔木林面积59 742.89 hm2,竹林面积2.78 hm2;疏林地809.28 hm2,占0.81%;灌木林地面积38 313.84 hm2,占38.31%,其中国家规定特别灌木林地81.52 hm2,一般灌木林地38 232.32 hm2;未成林地321.84 hm2,占0.32%;苗圃地1.33 hm2;无立木林地7.86 hm2,占0.01%,宜林地813.07 hm2,占0.81%。
  1.2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林业产业是宁南县的富民产业。依托宁南县特殊的山区地貌和气候环境,2009年以来,宁南县委、宁南县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核桃、花椒产业,到实施“1553”战略,发展大产业,多次开展核桃和花椒栽植、嫁接、管理、病虫害防治、林下经济等技术培训,使林农技能得到提升,也使得林业产业成为当地二半山以上地区林农的支柱产业。截至2020年底,宁南县林业产值8.4亿元,其中核桃产值6 997万元,花椒产值5 438万元。核桃总面积61 640 hm2,成片面积3 439.33 hm2,零星面积27 246.67 hm2,挂果面积28 920 hm2,鲜果产量21 960 t,干果产量5 490 t。花椒面积超过6 000 hm2,青花椒产量571 t,红花椒产量154 t。
  2 林下经济发展状况
  至2020年年底,宁南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4 402 hm2,其中国有林面积2 641.2 hm2,集体林面积1 760.8 hm2;其中公益林4 000 hm2,商品林402 hm2。全县林业总产值84 128万元,农村常住人口14.5万人,农民年人均林业收入4 230元。全县林下经济总产值22 358万元,从事林下经济的农民有105 560人,农民来自林下经济的年人均收入1 166元。
  3 林下经济发展的经验及成效
  2013年,宁南县开始着手进行林下经济摸索。于2014年,当地选用宁南本地花魔芋在核桃林下套种,在六铁镇子各村试种6.67 hm2,形成复合经营模式,并申报了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7年,经宁南县林业和草原局多次申请,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拨付资金80万元,在稻谷乡、幸福镇、新村乡、竹寿镇、俱乐乡共种植花魔芋26.67 hm2;2018年,通过林业重点县建设结余资金,在杉树乡种植花魔芋32.2 hm2。通过宁南县林业和草原局的项目补助种植花魔芋近66.67 hm2,初步统计农户自发种植133.3 hm2。
  2016年,通过考察和学习汉源县的林下种植技术,开始在宁南县试点种植林下川牛膝(中药材),但鉴于资金投入有限,仅有小规模试种。农户也有自发种植白芨、黄精、重楼等中药材,但由于种植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并未取得较好的成效。
  4 林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
  农户对林下经济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信心,认为其投入高收益低,同时对林下作物的选择具有盲目性和从众性,投入得不到回报,打击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4.2 资金制约因素多
  近年来,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对林业的投入,但资金主要用于造林,用于发展林下经济的资金少之又少。农户缺乏启动资金,在自我累积、自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发展林下经济往往只是小打小闹,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缺乏相应的资金、政策支持,不利于林下经济的良性发展[3]。
  4.3 科技普及率低,缺乏技术支撑
  农户在发展林下经济时,只凭借以往的种养经验,没有及时更新相关知识,无法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导致病虫害发生率高、种养率低、经营成本高,致使经济效益低下,市场竞争力弱。如花魔芋种植过程中,种子的消毒和病虫害防治就成为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
  4.4 规模总量难以扩大
  宁南县林下经济虽然已经取得初步发展,但由于缺乏带动性,发展较为缓慢,品种也略微单一,目前只有林下花魔芋一项具有借鉴和推广性。产品数量有限、市场竞争力不强,因为规模的制约,只能自产自销,难以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
  5 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
  5.1 加强宣传引导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等平台和张贴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政策,同时建设林下经济发展试点,引导农户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还要充分发挥惠农资金的作用,并发放技术手册和法律法规等资料,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优势、政策进行全面、深入、广泛宣传,激发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4-5]。
  5.2 加强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项目扶持,促使相关部门以高效发展林下经济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
  5.3 加强技术服务
  以政府为纽带,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将生产基地与科研课题结合,提高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聘请科研院所的教师及乡土专家到实地对林下经济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指导、答疑解难。利用科技下乡、开展培训班等方式把已经较为成熟的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到农户手中。
  5.4 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
  林下经济发展之初,多由农户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大多数农户持观望态度。因此,扶持好典型,抓好大户带动就显得尤其重要。应培养一批有丰富林下种养经验、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大户作为典型,示范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最终实现整体联动共同发展。林下套种花魔芋模式经试验,是较为符合宁南县实际情况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在宁南县委、宁南县人民政府、凉山彝族自治州林业和草原局的支持下,宁南县林业和草原局对宁南县花魔芋的发展给予了资金支持,初步发展了几个较为有代表性的示范点,以发挥带动作用,最终实现整体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聂玉英.南溪区林下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四川林业科技,2017,38(2):136-138.
  [2] 王玲.四川省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四川林业科技,2013,34(4):96-99.
  [3] 剑河县人民政府.剑河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EB/OL].(2020-10-22)[2021-06-08].http://www.jhx.gov.cn/zwgk/xxgkml/jcgk/ghjh/202010/t20201028_64603220.html.
  [4] 钟廷友,李秀琼,闵盛彪,等.金阳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2015,36(5):122-124.
  [5] 孙永新.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调查与对思考[J].经济管理,2016(6):253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摘 要 为掌握丘陵山区农业面源TN、TP的来源,制定切实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制度及措施,选取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为研究对象,以行政村为单元,运用输出系数模型估算了该地区土地利用、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村生活的TN、TP排放量。结果表明:李市镇农业面源TN、TP均表現为畜禽养殖>土地利用>生活源>水产养殖。TN、TP年排放量,土地利用中蔬菜地最大,分别占土地利用排放总量的32.25%、21.71%;
摘 要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山区农民的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不能忽视。通过对湖北省建始县的农户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山区粮食产业化程度很低,农民存粮和防范风险意识不强,这不利于党中央提出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整体推进。为消除山区农民的粮食安全隐患,提出了“提高山区粮食产量,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紧密结合山区实际优化升级农业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游业及其衍生品生产,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
甘李萍.林业科技的发展及推广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21,15(24):-91.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关部门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林业发展中,可持續发展形式也逐渐取代了传统一味索取的模式。林业科技和林业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基于此,分析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及科技推广对策,从而促进林业科技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林业科技;发展现
赖致泉,刘圭金.新时期营造林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21,15(24):-99.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林业资源被不断地开采利用。部分地区对于树林的过度开发,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骤减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逐步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开展合理的营
甘桂桢.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南方农业,2021,15(24):-48.  摘 要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容易受所处地理环境及病虫害等影响。采用新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加强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强度,能提升玉米质量,增加玉米产量。通过阅读相关文件和实地考察,提出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防治的建议,希望能对提高玉米质量和产量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玉米栽培;新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
摘 要 林业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绿色发展的支柱力量,是经济结构优化提升的重要方向。为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大桂山林场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林区基础建设、森林旅游业发展、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分析了林场面临的新问题(发展意识落后、人才队伍老化、技术骨干培养不足、林业科技推广不力、干部的科技素养有待提升、森林病虫害防控能力弱、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化林业机
张 磊.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21,15(24):-93.  摘 要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转变传统的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不断创新防治思路,充分发挥无公害防治技术作用,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构建有效的防御系统,从而解决林业病虫害问题。介绍了无公害防治技术的相关内容,阐述了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通过分析现阶段林业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探讨林业
摘 要 以泗抗1号为对照,对来自几个科研单位及企业选育的10个棉花品种进行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品质性状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湘X0935、徽棉1号这两个棉花品种在本地区具有较高的籽棉和皮棉产量,具有产量优势,适宜在本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试验和推广。  关键词 棉花;品种;比较试验;盐城地区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
杨迎春,刘 刚.玉米不同生长时期的栽培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1,15(24):-60.  摘 要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投入精力研究促进玉米种植业发展的方法、手段。玉米的栽培技术应用水平、玉米病虫害防治体系构建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农业产业发展,因此根据玉米种植的不同时期分析玉米栽培新技术的应用要点,并从药物防治、生物防治2个方面介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