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新时代前进的号角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时隔数月,我们依然清晰地记得发生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里的那感人一幕:2017年11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金色大厅亲切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看到93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习近平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
  身教胜言传。习近平总书记用行动为全党全社会上了关爱模范、尊重先进的生动一课。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凝聚了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而雷锋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生动而具体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绽放
  出了别样的光彩。从“雷锋传人”郭明义到黄大年,从河北塞罕坝林场到“大功三连”,一大批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的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竞相奔涌而出,谱写出令人瞩目的新时代学雷锋新故事。

(一)新时代有新环境,制度保障不断强化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意蕴深长,牢牢铭刻在人们心中,同时也深深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雷锋传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欲树正气,先正官风。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弘扬优秀传统,汲取文化养分。在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新时代有新作为,雷锋传人不断涌现


  新时代有新风气,新时代有新作为。在新时代熏陶引领下,我们的时代英模辈出,既有“时代楷模”“雷锋传人”的榜样引领,也有“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大量涌现,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民群众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润物无声地谱写出新时代学雷锋新故事。
  —凡人善举层出不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评选全国道德模范,持续发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中国好人”。“航天英雄”罗阳、“永远的战士”朱彦夫、“为民县长”柴生芳、“青年工人发明家”李超、“七旬农夫”赵亚夫、“老阿姨”龚全珍,以及更多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温暖了身边人,感动着全社会。
  —实践活动遍地开花。从“山东四德榜”到“安徽好人馆”,从“北京榜样”“善行河北”到重庆“好人在身边微访谈”,各地普遍开展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受到群众追捧,融入了百姓生活。安徽好人、江苏好人、广东好人,沧州好人、好人青县、好人沛县……“好人现象”的群体性呈现,给了个别领域的道德滑坡现象以当头棒喝。郑州“全城吃面”,乌鲁木齐“全城买鹅”,银川“全城找耳蜗”,在公益面前“全民都是英雄”……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好人之城”作为建设目标,向善不只是个人的追求,正逐渐成为城市追求的品格。

(三)新时代有新力量,志愿服务不断拓展


  “雷锋传人”郭明义和他的团队,至今难忘习总书记写给他们的那封信:“得知你们‘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感到很欣慰。
  在此,我向你们,向全国广大的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新时代的学雷锋新故事,不再仅仅是一个人的前行,更多的是展现志愿服务团队的力量。对这一点,郭明义特别欣慰。曾几何时,他一个人默默无闻做好事,还曾遭遇过冷嘲热讽,偶尔也有烦恼的时候。可如今,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郭明义不再孤单。他激动地说:“2009年‘郭明义爱心团队’成立以来,团队由最初的3000多名志愿者发展到近两万人,并在全国有600多支分队,志愿者总数超过130万人。我们以雷锋为榜样,在奉献岗位、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佛山义工团创始人邵启林,是这座城市最早参与志愿服务的一分子,他对志愿服务变化感慨良多。他说:“最初的时候,佛山仅有注册志愿者65人,但近几年激增到60多万人,接近全市人口的10%。”在宁波江北区,“白沙义工俱乐部”从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还出现了“宋师傅家政维修队”“徐启照法律咨询队”等明星服务队。
  世博会上的“小白菜”、青奥会上的“小青柠”,给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如今,邻里守望、交通引导、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学雷锋志愿服务不再只是大型活动的“偶遇”,而是深入生活的日常、平常、经常,惠及人们的衣食住行。
  为了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发展,中央文明委发出《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紧紧抓住制度化这个关键,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随着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宣告成立,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有了响当当的“国家队”。
  时光荏苒,今天,学雷锋已经走过55年岁月。面对前所未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光辉梦想,习总书记深刻指出:“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要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大力激发社会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这样的殷切嘱托,是习总书记赋予新时代雷锋人的使命,更是新时代雷锋人写好学雷锋新故事的强大动力。
其他文献
55年来,在雷锋精神的影响下,人民军队涌现出一大批雷锋式的先進典型。雷锋的生命在他们身上延续,雷锋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延伸。这一列队走来的“雷锋方阵”,使得“人民军队雷锋多”成为我军特有的、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这一文化现象生动反映着我军的性质和宗旨,紧紧连着我军的历史传统,深刻体现着我军的鲜明形象。  雷锋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和平时期人民军队的形象,使人民群众在对解放军的观察认识中加大了道德的元素,极
期刊
传承着雷锋精神的雷锋文化,是一种深刻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文化。雷锋文化汲取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承接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价值追求。以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等社会主義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涵的雷锋文化,与中华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传统相一致,与中华民族倡导的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民胞物
期刊
河南省鄭州市,沿着东风路走一段,抬头能看到一个红色的牌匾,不大,四平八稳地挂在钢筋水泥砌成的楼宇上,被一排横七竖八的门店牌匾夹杂于中间。牌匾上写着几个字 :免费爱心粥。中国老百姓爱喝粥,爱喝之余,甚至要做一番“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自我检讨,看看自己是否浪费了粮食,又是否能在艰苦中继续奋斗下去。  以 前 的 粥 店 牌 匾, 大 多 是“ 张 家粥”“李家粥”,从没叫过“爱心粥”,“爱心”不是
期刊
就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关系来说,很少有人能像雷锋这样,在一座城市里留下那么深刻的烙印,而且历久弥坚。当雷锋还没有成为“雷锋”时,抚顺就涌起学雷锋的春潮 ;当雷锋成为“雷锋”时,雷锋更成为抚顺人的深刻记忆。每年的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纪念日,抚顺都要举行隆重庆典。人们汇聚在雷锋塑像下宣誓,坚定着传承雷锋精神的信念与使命。坚守与超越,一份历史的约定  抚顺人与雷锋有太多的感情。雷锋短
期刊
在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5周年之际,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雷鋒》杂志组织编撰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解读》《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于3月5日前在全国公开发行。  这两本书的侧重点虽然不同,却都深入浅出,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口味。两本书事理交融,珠联璧合,是新时代学雷锋活动不可多得的好读物、好教材。我作为第一读者,阅读之后,获益良多,以至禁不住想要广而告之,让更多读者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期刊
雷锋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抚顺市雷锋纪念馆自1965年开馆以来,接待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和港澳台同胞共计5万多人次,他们专程到抚顺雷锋纪念馆了解雷锋、学习雷锋。  一个由40多人组成的日本代表团到馆后,认真地听取了讲解员的讲解,仔细观看了每张照片和每件展品,并就雷锋事迹和学雷锋活动等有关问题同雷锋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3个多小时的座谈。他们说:“雷锋做的事,我们以前听说过,很难理解,
期刊
华东方是辽宁雷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学雷锋基金管理会副主任,对雷锋走向世界有过专门研究。他曾发表过这样一个观点:雷锋和雷锋精神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傳向世界的,几十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雷锋的接受和认识也发生了变化。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雷锋在世界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发展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如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正在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雷锋的
期刊
今年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5周年。《见证人讲述雷锋日记》的编著者,经过对雷锋当年的战友、工友、乡亲、同事的深入采访,把《雷锋日记》中记下的人和事逐一详察,以原汁原味  原生态的真实面貌,重新展现在读者眼前。这对于在全社会宣传雷锋精神、推动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学习雷锋时指出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他在谈到传承
期刊
仰望苍穹  你的美飄逸若虹  璀璨银河  像细碎流沙斜躺夜空  又像晚秋漫山遍野的枫  沉醉梦中  浩瀚的银河里  看到你忽闪的青瞳  那是天地间最亮的眸  愉悦寻找的脚步  情不自禁  打开尘封的荣光  心潮奔涌
期刊
现在,客观现实要求我们坚决捍卫雷锋的光辉形象和崇高荣誉,旗帜鲜明地树新风、扬正气。  要守土有责,打好反击战。应该说这些年,雷锋是网上宣传最多、传播最广的典型,也是网上质疑最多、抹黑最多的英雄之一。我们必须直面斗争、逢敌亮剑,人人争当雷锋精神的捍卫者,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雷锋在網上被“不拿枪的敌人”推倒。  要抢先发声,打好主动仗。“谣言动动嘴,真理跑断腿”。只有准确把握亮剑发声的时、度、效,先入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