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撞的”参赛者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当时什么也没有多想,买了一张火车票,一个人千里迢迢从洛阳坐火车到北京,跑进清华大学的校门。”回忆起若干年前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准备过程,吴振宇记忆犹新。当时的小選手,而今身处日本东京,是日本早稻田大学的一名研究生。
  “准备比赛的过程相当辛苦,经常因为代码调试不出来,每天写到凌晨两三点才睡觉。而与此同时,备战高考的压力也非常大。”吴振宇回忆说,准备参赛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他甚至曾一度想过放弃比赛,“因为在竞赛截止日期前的几个月还没有把程序调整到满意的状态,我都下了决心,想要放弃竞赛,专心准备高考,但最终在老师和家长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
  出于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刚考入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吴振宇就萌发了利用数据库来管理文件系统的想法,并希望将它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第五届“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很快就要举行,这项比赛是由国家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周凯旋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旨在鼓励具有科学潜质的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立志投身于科学技术事业。由于吴振宇的研究课题《Command Perfect Professional v2.0》完全符合参赛要求,就以此作为项目申请了参赛。
  从高一到高三,手中的这个课题持续了3年时间才最终完成,不想项目的尾声赶上了高考冲刺阶段。“那段时间确实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家长和老师都担心参赛会影响我的高考复习,现在想来,确实是一段难熬的日子。”吴振宇说。
  这时,一位素未谋面的教授向吴振宇伸出了援手。根据“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的参赛要求,選手必须有一名指导教授,但当时还是高中生的吴振宇并不认识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任何一位专家或教授。
  他并未就此放弃,想到自己曾在一本自学过的计算机书上看到作者吴文虎的名字,吴文虎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教授,亦是中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领队。或许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凭着一股子热情,吴振宇随即买了一张火车票,只身一人从洛阳赶到北京。旅途奔波后,到了清华大学的门口,他方才意识到并不知道吴文虎教授的任何联系方式,既没有电话也没有地址信息。
  于是他不停地拜托门卫,希望能联系到吴教授。“那天是周末,吴教授在家休息,当他听说有一个来自河南的高中生独自跑到北京拜师,就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把我带到实验室,和他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一道,仔细看了我的计算机项目,并给予了评价和点拨。很感谢他们给了我那么多宝贵的建议。”当时的场景一直刻在吴振宇的脑中。
  项目完成后,吴振宇到北京参加竞赛。“紧张的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现在还依稀记得比赛时的场景,紧张和兴奋,或许最能形容参赛时我的心情。”
  经过层层選拔,他的课题最终得到了专家评委的肯定,获得“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二等奖。颁奖地点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吴振宇说:“给我颁奖的是教育部部长,从部长手里按过奖杯时,他对我说了一些鼓励和期待的话,我无法确切形容自己当时激动的心情,但部长说的每一句话我牢牢记得。”
  谈及对那次比赛的感想,吴振宇感触颇深,“那次竞赛对我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不仅仅在于比赛本身,更重要的在竞赛中我学到了对日后科研大有益处的基础知识,以及在那个过程中遇到的导师、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教会了我很多。”
  不但如此,对吴振宇来说,那一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让他收获最大的是自信心。之前的他并非一个对自己特别有信心的孩子。即便是已经准备得相当充分,甚至已然得到多名专家的肯定,临近赛期,他还是对自己的作品能否得奖很不自信。然而,那次比赛的结果让他感觉被肯定,并在此之后渐渐变得自信,不管是参加其他的国家级项目还是另外的活动,他都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以及充分的准备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7岁开始接触计算机至今,吴振宇说,这么多年来,他对计算机的兴趣有增无减。在他的童年,中国的信息产业并没有像今天这样发展迅速,很早他就有把计算机作为一个专业来学习的想法,初中时他报名参加了微软认证培训中心的多门课程。竞赛得奖后,吴振宇被保送进入厦门大学计算机系学习,在这期间,他延续了对计算机项目的研究。
  本科的计算机的课程对吴振宇来说是驾轻就熟,他在计算机领域既有的知识储备以及科技类竞赛的经历,让他刚进入大学就感觉到了与其他同学在专业课程上的明显优势。学有余力,就有了更多时间去钻研自己喜欢的项目。在此期间,吴振宇申请了“全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仅两年就顺利完成了项目计划内的所有科研任务。此外,他还在福建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比赛中获得“优秀科技类项目”和厦门大学“科技之星”等殊荣。
  现在,吴振宇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他的研究方向是芯片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他仍然继续着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为之付出切实的努力。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它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工具,起到了知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着重从数学课堂中提供丰富的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图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说过程方法,说计算的算理。这种“说”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条理性和严谨性得到不断提升,使知识得到内化巩固,真正做到以“说”
研究背景  2008年的汶川地震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灾难和悲痛。而当我们在新闻中看到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地震时,不禁又想起了汶川地震。这两次地震的遇难人数都超过1万,伤亡惨重。由于种种原因,救援设备无法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进入灾区内部,导致了48小时内的最佳救援时间被错过。看到这些,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可以将各种设备的优点组合,重新发明出一种抢险救灾的新型设备,也许会大大提高救援速度,减少伤
如果骑手的马死了,有经验的骑术教练会说:“马死了,那你就换匹马。”在马术界当然可以这么简单,但是如果教育出了问题我们常常不会采纳这样的建议,而会采取其他的一些做法。比如:更换骑手;去那些比较擅长“骑死马”的地方参观学习;设立一种新的测试骑手能力的考试;发明一种新的骑术;提高骑术的标准;甚至责怪马的双亲,因为问题总是出在繁殖饲养上……这当然是个笑话,但是说明了一些问题的实质。改革总是会有很多困难的,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应台湾吴健雄学术基金会邀请,于暑期组团赴台湾,参加为期1周的“吴健雄科学营”。代表团由青少年科技中心项目主管、学校理科教师,以及来自全国中学生5项学科竞赛的优秀学生共1 3人组成。科学营结束时,代表团成员发自内心地感慨:这是参加过的最好的学生活动,是一个让梦想起飞的地方——  吴健雄科学营的概况  为纪念20世纪著名华裔女性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李远哲4
在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学习,取决于我们为科学课程所设置的目标和任务。小学科学课程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课程标准》(送审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所列出的主要科学概念(包括有关科学知识的概念和有关科学本身的概念),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能力,获得与科学探究有关的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并且需要通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这些都在《标准》中予以明确了。为了达到
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由团中央西藏自治区委员会、青海省科技厅、北京奥维斯世纪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户外体育网主办,国家环境保护部宣教司、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珠峰站、西藏自治区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国家住宅与居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阳能建筑技术研究所、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建筑专业委员会联合支持,以及惠普、杜邦中国等知名企业倾力投入和各界志愿者积极参与的“2010地
【摘要】本研究立足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催化相结合的空气净化技术,优选碳酸铜、碳酸钾、乙二胺作为改性活性炭的浸渍剂,通过活性炭一浸渍一烘干一活化一改性活性炭工艺研究,研制出一种新型空气净化材料。通过实验室净化性能试验和密闭空间使用评价试验证明,该材料对室内空气污染(主要目标污染物为苯、硫化氢、甲醛)有很好的吸附和催化作用,治理效果明显。同时,本研究还提出了使用改性活性炭净化室内空气的合理化建议。  【关
油与水之间的不相溶就像一部传奇著作,但是一旦它们被强行混合到一起,便很难分离开了。现在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特殊的过滤器,它能够将两者进行完美的分离。这种过滤器可使得水顺利通过,同时将油留下来。  这种过滤器在清理油污或者在废水处理方面或许存在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人员于8月28日出版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网络版上在线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将新型过滤器安装到
王牌空军战斗手册系列(2本),《王牌空军战斗手册——战机》,定价:25元,《王牌空军战斗手册——战役》,定价:19.9元,陈洪著,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5月  本书是原创科普读物“黑科学·白科学”丛书中的一个系列,作者陈洪教授常年从事情报外军教学,是中央电视台特约军事评论员,此次推出的王牌空军战斗手册共分为2本。  第1本“战机”,是对外国空军重要作战机型(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运
纸折飞机是一项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实践活动,它体现了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当代教育实施的是全面素质教育,在注重文化知识培养的同时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实践能力,积极培养创新人才。近两年来我校积极开展航空模型科技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真正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他们通过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方式取得纸飞机的不同折法,教师则做适当的补充和总结。2007年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