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氮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

来源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uro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一氧化氮的改变可能涉及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病理过程.本文就最新有关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核因子NF-κB是一组存在于细胞和病毒中调控许多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调节因子之一.当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某些病理改变时,NF-κB表现特异的活化.本文综述脑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细胞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重要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在草酸作用下,肾细胞的许多特性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本文将通过草酸对肾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肾细胞代偿性反应这两方面来介绍肾中草酸浓度的变化对于人类肾结石疾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106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患者SAS得分(42.61 ±4.12)分;其中焦虑75例,检出率70.8%,轻度46例,中度24例,重度5例.结论 脑卒中住院患者焦虑发生率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家庭干预、人格特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应根具患者的心理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以降低焦虑发生率及
缺血缺氧可引起多种生化改变,最终结果是导致蛋白质的变性.在细胞内变性和异常蛋白质增加的同时,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也相应增加.HSP70的特殊改变在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的研究已经从细胞因子、氧自由基、神经-免疫、神经-精神、神经-肌肉等多个水平上探讨了该疾病的各种可能的发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多巴胺(DA)是哺乳动物脑内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但在某些病理条件下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近年研究发现,缺血时释放增多的DA可通过诱导神经元凋亡参与缺血性脑损伤.DA诱导
泌尿系导管的使用十分普遍,但目前仍有泌尿系感染和尿管成石的问题,为了解决导尿管成石问题,各种导尿管的涂层研究正在进行,本文对此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