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ECC制定的ARDS诊断标准的再讨论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pen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北美呼吸病-欧洲危重病学会专家联席评审会议(AECC)发表了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诊断共识,该诊断标准将临床上具有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的一类综合征进行了诊断上的规范,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有助于鉴别有共同临床表现的患者群,并进行早期治疗。

其他文献
机械通气是危重症医学里程碑式的生命支持技术,1952年Bjorn Ibsen首先使用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获得成功,从而影响了1953年脊髓灰质炎在北欧流行时的治疗,从负压通气改用正压通气后,丹麦哥本哈根市脊髓灰质炎患者的病死率从87%下降到15%[1]。
目的 分析研究自动化腹膜透析(automated peritoneal dialysis,APD)对已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患者合并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及优缺点.
目的 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方面揭示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微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青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老龄SD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法分组,分别分为假手术组、缺血(I)3 h及I/R 1、3、6、12 d组,每组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I/R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测定脑微血管密度(MVD)、微血管场面积比、bFGF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