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体机制与情感机制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武夷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84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实践发现,篇章听力理解是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难点。原因之一在于传统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忽视了身体机制与情感机制的重要作用。听力理解是一种语言认知行为,而身体与情感在认知图式的激发、构建和维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建议在大学英语教材、教学设计中,多采用情感丰富的视听材料,和体现身体维度的图形图片,以破解篇章听力之瓶颈。
其他文献
深化以协同育人新机制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基于协同学理论,高校创新创业“四元协同”机制包括高校、政府、企业、创业园四要素,其协同育人结构是一个以高校为中心,囊括政府、企业、创业园多元协同主体的行动者网络。四元协同系统的良性运作,将助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在演化中从无序走向有序。基于对国内部分高校创新创业协同模式与成果的实例分析,未来要通过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机构及成果评价与激励制度,建设校企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协同企业、创业园、政府进行制度创新与创业,以及寻求四元主体的利益
利用1961—2018年新疆地区89个气象台站的逐月降水观测数据,采用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及EOF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新疆区域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961—2018年新疆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21世纪以来降水量增加趋势放缓;降水量在1987年发生突变,但变化特征时间和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降水量存在着22~30、12~18、6~9和3~4 a时间尺度的变化周期;从时空模态变化来看,新疆降水量在空间上具有全区一致性、东—西部反向变化、西北—东南部反向变化以及天山西部—周边地区反向变化等4个时空
尾矿是铁矿山选矿过程中排放出含有大量金属矿物成分的固体废弃物,其综合利用率远低于其它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高效利用尾矿资源将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向。以铁尾矿为例,在满足现代建设工程安全性、耐久性的基础上,综述铁尾矿在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应用,并利用其含有大量金属矿物组分的独特性,分析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以及铁尾矿在吸波材料方面的应用可行性,并对其在高性能、多功能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宁德畲族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来自宁德民间、反映地方民俗的文体再生方式,其母题有独特的潜在话语建构与再生方式。在宁德畲族民间故事母题的解构过程中,以宁德民俗传说等为蓝本的畲民故事,通常并非类同地转引或复制当地民间故事,而是凝聚了丰富的宁德畲族民俗文化特性、民族信仰因子,本质上是闽东畲民应对时代潮流时,地域民族文化自信的坚持与发展。通过对畲族民间故事文本潜在话语的例释,审视畲民故事对汉民族经典故事母题的改造与创新,展现宁德畲民文化自信的母题表现手法。阐释宁德畲族民间故事文本再创造的文化理论意义,与宁德畲民文化的现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研究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对其进行反思十分必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知网相关文献进行抽样与分析发现:现代职业
利用《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资料,基于教育生产函数模型对样本民办高职院校的生产效率进行考察。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均与民办高职院校就业产出显著相关;从影响强度来看,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对民办高职院校就业产出影响作用最强,其次是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影响最弱的因素是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从地区来看,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企业兼职教师年课时总量只与东部地区民办高职院校就业产出显著相关。根据上述结论,从提升办学水平以获取财政支持、
由于校、行、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既有共同诉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歧和博弈,产业链与教育链需要实现功能耦合。针对产业学院课程开发中存在目标冲突、知识价值分歧、技术矛盾与课程转化的场所障碍等问题,提出了动态平衡产业学院中校企双方的责任,动态提升校企双方的课程能力与课程意识,动态调整校企双主体的课程评价标准的消解路径。
产教融合是职教办学的本质要求,产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新形态和新载体。产业学院是由职业院校和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在理念、机制、模式、条件上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深度合作、互动双赢的校企联合体。中南建筑产业学院通过强产业、强企业、强学校之间的强强联合,实现了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通过畅通“管道”、规则“管控”、企业化管理,实现了治理体制、合作模式、教学形态、师生身份的转变;通过“一站式”和“一体化”运作,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托管和校企双方的全方位融合。
以武夷学院为例,分析董事会发展现状;总结出应用型高校董事会存在缺乏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联络沟通机制不完善以及利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未来需要采取建立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完善联络沟通机制以及坚持与校董单位互惠互利等相应措施,以利于更好地发挥董事会的作用。
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进高校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选择。研究表明,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发展理念国际化、发展方式合作化、培训内容立体化、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特点;同时还存在教师发展意识淡薄、教师专业能力较弱、教师培训效用低下、教师评价体系欠缺等问题。基于此,从增强专业发展意识、提升专业综合素质、完善培养培训机制、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地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优化路径,进而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