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构建与反思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f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不但可以促进青年学生身心健康,而且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上也发挥着很大效用,唯有在高等院校日常管理体系中融入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这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为顺利有序进行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保障,为将青年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所需的栋梁之才打下良好基础。
  [关 键 词]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025-01
  高校大学生是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也是高等院校进行志愿服务的主场所。通过多年的探索以及发展,不断增強了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参与人数越发增多。但结合实际情况来讲,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缺乏规范化与长效化,想要转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因此,本文浅谈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的有效构建,希望能够真正促进我国青年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化与规范化。
  一、高等院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性
  优化开展高等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大学生发展能力。通常而言,大学生自身发展实力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大学生知识体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素养。在高等院校建设中,积极开展各项志愿者服务,能够更加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让大学生可以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环境的影响,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以及社会责任感得到普遍培养以及提高,为将来大学生可以健康稳定发展打下一定基础。高等院校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可以让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实践中,让学生在参加志愿活动中真正充分意识到我国公益事业的性质,从而确保在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青年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志愿服务者活动中,在参与一系列活动中自觉、主动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另外,大学生在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中,也能够拓展人际关系,在与其他志愿者的交流中,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交际能力,并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推进大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身责任感,从而促使大学生能够关注国家发展以及当下社会现实,这对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二、构建高校青年学生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顺利开展
  (一)大力推广志愿者制度,严格考核参与报名者
  在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应招募大量有能力、素养高、志愿服务理念强的大学生。为了能够招到这样的大学生,一是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志愿者制度,包括要对志愿者服务理念、服务活动、招募要求等内容进行宣传。二是,从前来参加报名的大批志愿者中,以笔试以及面试两种方式来考察志愿者,将各方面都满足要求的志愿者留下,并对新加入志愿者队伍中的学生实施注册制度,并及时颁发相应证书。
  (二)公布服务活动计划,大力培训志愿者
  在招募完符合要求的志愿者后,高等院校需要对志愿者公布自身当年制定的活动计划,包括临时性以及常规性工作。对临时性工作,使志愿者通过自主报名的形式加入机动组中,自愿服从组织上的调配,并大力培训机动志愿者,以提高他们的综合水平;对常规性工作,应集体式培训志愿者,让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活动要求以及内容有所了解,把握好自身志愿服务期限,并做好长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长效机制有效构建的建议
  (一)健全志愿服务活动激励与有关保障机制
  在志愿服务管理中,激励是尤为重要的一项内容。为提高广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热情,高等院校应采用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一是,构建志愿服务档案卡,将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中的相关状况及时记录到学生档案中,供给企业参考;二是,将学生入党、申请奖学金、评优等工作与志愿者服务相联系,使表现优异的学生获得成就感,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三是,定期对志愿服务中的优秀个人以及班级进行表扬和鼓励,切实提高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二)拓展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项目与服务基地
  开发层次高、水平高的志愿服务项目。青年学生作为一个能力高、专业知识能力强的群体,高等院校需要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促进产学研用融合,着重建设一批深受大学生青睐和喜欢的志愿者服务项目,如,保护污染环境项目、法律咨询服务项目以及食品安全服务项目等,打造一支专业水准高、能力素养高的专业化义工队伍,引导其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来更好地参与到志愿者服务中,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而言之,高等院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的问题,并不是靠一两个措施就能够妥善处理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机制的有效构建,应追本溯源,将志愿者制度真正落实,对制度中不完善之处及时健全,确保制度的合理化与规范化。同时还需要在推广志愿者活动中找到有效载体,这样才能将志愿者服务活动真正推广到社会中,使青年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泽楷,肖祎.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述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20):111-113.
  [2]祝小迁,窦贤琨.近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12(2):109-111.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探讨学术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现状,重点关注与学术词汇教学密切相关的研究,系统介绍Coxhead的学术词汇表以及近几年有关各学科分类学术词汇表的研究,以期推动学术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