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金矿招标试验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阳山金矿招标,发改委试图为黄金矿权管理设定一个中央与地方处理权限的坐标
  
  “我们曾一度拿下了金矿的开采权,但最后还是被夺走了。”7月29日,说起擦肩而过的阳山金矿,加拿大明科矿业公司(Minco Mining Group,下称明科矿业)勘探副总裁马乐仕(Dwayne L. Melrose)似乎仍心有不甘。
  7月26日,北京新世纪饭店。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下称中国黄金)、金川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金川集团)共同与武警黄金指挥部签署协议,两家公司出资21.8亿元,获得甘肃省文县阳山安坝里南金矿探矿权。
  至此,中国有色金属矿产标的额最大的一次招标活动宣告落幕。
  在签约仪式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政委张国宝并不掩饰对此次招标的褒奖:“这次招标是武警黄金部队在政府部门指导下的第一次招标,也是政府部门相互配合指导对大型矿产地市场化配置资源的一次成功尝试。招标对甘肃地方经济发展、地震灾后建设、黄金产业发展以及武警黄金部队业务建设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更直接表示,阳山金矿公开招标是希望为未来大型金矿处置设定相应的规则。
  “多大规模以下的,可以由地方来处理;多大规模以上的,必须交给中央来处理,需要一个游戏规则。”熊必琳在一次采访中告诉《财经》记者。
  
  “第一金矿”之争
  
  阳山金矿区位于川、甘、陕金三角地带,地处甘肃省文县境内,是亚洲被发现的最大的高品位金矿之一。目前,阳山金矿区累计探获的金资源量超过308吨,远景储量有望超过500吨。此次招标转让的阳山安坝里南金矿,是阳山金矿区勘查程度较高的一个矿段,面积1.45平方公里,已探获金资源量162.428吨。
  自从1994年被武警黄金部队发现后,阳山金矿一直吸引着众多淘金者。据新华社报道,2003年,阳山金矿的探矿权一度以6000万元的低价卖给甘肃省内民营企业盛达集团。当年底,安坝里南矿区探获金矿资源量已经达到90吨,估价超过1亿元。
  一位接近招标的资深人士告诉《财经》记者,上述交易当时已经获得甘肃省政府同意。不过,恰在2003年,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黄金管理局有关行政职能移交给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开始接手管理武警黄金部队,此项“缩水”的交易被叫停。
  随后,在国家发改委的要求下,武警黄金部队对阳山金矿进一步展开勘探会战,2006年7月探获资源量上升至162.428吨,较之前增加了70多吨。之后,武警黄金部队完成了阳山金矿资源储量、矿业权价款的评审工作。
  明科矿业马乐仕告诉《财经》记者,两三年前,明科矿业亦曾与武警黄金部队有过协议。“后来,‘武警黄金’说不行(no way),这个矿不能被外资企业控制,认为我们也不可能开发得了,就把协议取消了。”马乐仕说。不过,他未透露明科矿业当时支付的价格。
  为防止阳山金矿再度出现混战局面,2007年底,经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协调,国家发改委决定对甘肃阳山金矿探矿权采取公开的招标转让。这是首次对武警黄金部队勘探成果进行有偿转让的尝试。
  “把这个矿好好地交给五大黄金公司去竞争,谁条件好给谁。”在发改委工业司主管黄金产业的熊必琳看来,通过金矿整体招标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大型黄金公司。此外,招标可以提高探矿权出让价格,收益在中央和地方进行了“二八”分,也可以给中央和地方都带来更大的效益。
  2007年12月,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甘肃省政府和武警黄金指挥部,成立甘肃阳山金矿招标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由张国宝担任组长。
  今年5月12日,招标工作全面启动。中国黄金、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紫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金矿业)、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及河南灵宝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中国黄金公司通过初审,最终中国黄金中标。
  作为中标的条件,中国黄金将与甘肃省地方企业金川集团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在新公司中将占有60%的股权,金川集团占有40%的股权。知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金川集团的出资比例固定为40%,涉及对地方利益的照顾。
  


  
  看不到的缺口
  
  在国家发改委看来,阳山金矿招标是一次成功尝试。但是,这亦将中国黄金矿权管理体制另一层面的缺失暴露出来。
  中国负责黄金勘探主要有两支力量,一支为国家的地质调查局和地方的地质队,分别负责各类矿的详查和普查工作,由国土资源部负责管理;另一支为专门承担黄金矿产勘查任务的武警黄金部队,接受武警总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双重领导。
  企业开采金矿的第一步是要申请探矿权,通常需要经国土资源部或当地国土资源厅批准。依照法律程序,探明矿后该企业有优先权申请采矿权,但需要向政府提交采矿的可行性研究,即可申请采矿许可证。
  2003年以后,地质调查局和地质队改变了原有的事业单位性质,国土资源部亦批准地质勘探成果可以“招拍挂”的形式出售,拍卖和出售的权利因此被下放到地方。前述业内资深人士透露,这些交易表面上是拍卖,但暗地里企业为争夺探矿权“使尽浑身解数”,结果一些较大规模的矿竟以较低的价格落入企业,甚至存在一个矿被三家企业同时开采的情况。
  国土资源部矿产开发管理司司长贾其海告诉《财经》记者,目前一些混乱局面的出现实属历史遗留问题。2001年中央曾向地方放权过一段时间,但在2005年已把重要的、大的矿权从地方手中收回。但金矿情况比较特殊,我国大的金矿少,大量存在的是小的、分散的金矿,难于管理。
  过去几年中,在不少超过百吨的大型金矿拍卖中,地方政府遭到了“贱卖”的指责,澳华黄金取得烂泥沟金矿开采权即是争议之一。
  地处贵州黔西南自治州贞丰县的烂泥沟金矿,由贵州省地矿局在1978年发现,目前已经探明的金矿储量为130吨,远景储量在150吨以上。
  在2003年中外合作成立的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下称锦丰矿业)中,中方以“全部有效勘探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以及地质勘查和矿山生产所取得的成果、享有的各种权益”等入股,占合营公司15%的股份;澳方则以可行性研究和项目开发所需的全部资金作为出资,占合营公司85%的股份。
  根据贵州省人民政府2003年发布的 《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外资企业在贵州可以享受前三年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这意味着锦丰矿业所需缴纳的所得税在前五年被减免。
  与烂泥沟金矿同样被指的案例,还有加拿大曼德罗矿业公司获得辽宁营口市盖县猫岭金矿开采权的交易,该矿已探明储量超过100吨。中方地质勘查部门同样以采矿许可证和勘查许可证等为合作条件出资,外资企业以资金出资,控制绝大部分股份。
  为整顿这种局面,发改委在2003年颁布《办理开采黄金矿产批准书管理规定》,试图为开采设置“前置审批”的门槛,以考察取得探矿权的企业是否真正具备探矿的能力。
  不过,由于国家发改委只对武警黄金探出的金矿有管理权,从地质调查局和地质队获得探矿权的企业,往往没有国家发改委的批准,却照样开采。
  而贾其海认为,要把金矿等矿权管理由行政审批全部变为拍卖形式,是很难实现的,“以探矿为例,能否找到矿是未知,也有很大的风险性,怎么能拿出来拍卖呢?”在他看来,“阳山金矿”模式也不具有可复制性,因为中国大部分是低品位的小矿。
  2004年,国家发改委着手组织制定《黄金工业产业发展政策》。该政策是国家规范黄金行业的一个准则,计划对行业的发展、布局、准入条件、发展目标、环保要求以及对资源和资金利用政策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该政策一直停留在讨论阶段,未见公布。
  
  外资窘境
  
  外资投资中国黄金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限制到放开的一个过程,目前再度呈现被限制的趋势。2002年3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黄金等贵金属的勘查和开采由以前的“禁止外商投资”中调整到“鼓励外商投资”。特别是在低品位、难选冶金矿的开发上,中国不仅鼓励外商合资、合作开采、选矿,在西部地区还可独资冶炼金矿,并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在当时的情况下,黄金产业谨慎、有条件地向国外资本开放,正是基于引进国际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需要。
  到了2007年11月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黄金等贵金属的勘查和开采降为“限制外商投资”类,同时即便在低品位、难采难冶的金矿开发商,外商也不再享有独资的待遇。加拿大明科矿业公司的马乐仕认为,这给外资黄金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带来了担忧。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首席代表王立新告诉记者,在中国黄金勘探活跃的并不是几家大的世界级黄金企业,反而是规模相对较小的外资黄金公司。
  南非安格鲁阿山帝黄金公司进入中国已近三年,目前仍停留在“勘探”阶段。该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潘汉中告诉《财经》记者,公司在新疆项目的勘探未有收获,而在四川平武地区的勘探项目可能会因为位于地震带的原因而重新考虑。只有在甘肃的勘探项目,有望在8月底9月初左右启动。
  “拿到一个矿的过程太漫长了!”潘汉中说,“甘肃项目我们自2004年开始谈,花了两年多时间才谈成,直到今年7月30日才拿到营业执照。本身找金的几率就低,如果每个项目从谈判到成立都花近四年的时间,按照我们0.3%的探矿成功率,路途还很遥远。”
  


  事实上,阳山金矿招标之初,发改委曾有意引入外资矿业公司参与其中,最终,这一动议因阳山金矿太大而遭高层否决。不过,一位接近发改委主管部门的权威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发改委在矿权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先进勘探、开采和管理经验方面并无禁区,但目前总的倾向是,希望引进类似英美资源这样世界级的大公司。
  从阳山招标资格的设计上也可以看出,其几乎是为五大黄金公司而量身打造的。
  根据相关招标文件,除了要求从事金矿采选五年以上经历,竞标企业还必须满足“2007年末的资产总额达到20亿元以上、净资产5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年利润1.5亿元以上”等条件,而且必须达到“累计上缴企业所得税、资源补偿费、资源税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这些条件,足以将外资矿业公司排除在可能的竞标者之外。
  美国铝业公司法律顾问方宝妮认为,阳山金矿没有外资参与竞标,可能是金矿本身品位高,国家不愿意外资介入。她表示,如果单从资产规模和投资规模来看,外资企业能达到要求还比较容易,但年利润达到1.5亿元的外资企业几乎没有。
  加入美铝之前,方宝妮曾帮助一家合资矿业公司获得一个探矿权,历时六个月。“每一步都会有问题,批起来也很慢,而且中方给了很大的帮助。”方宝妮说,“如果是外商独资公司想拿到探矿权的话,基本不可能。”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矿业资源有限公司投资经理张英,也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想法:“国内较大的金矿,像阳山这样的,竞争会非常激烈。我们不想这样去竞争,还是在海外找矿多一些。”
  然而,潘汉中对未来外资企业投资环境的转好充满了信心。“事实上,我们现在不讨论外资内资的问题,而是中国黄金行业怎样健康发展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内资外资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
其他文献
例1.男,78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5h”于2013年3月4日入院。患者当天中午行走中突感左侧肢体麻木、活动笨拙,不影响行走及持物,无头痛、恶心、呕吐,未治疗。
在恒大的新投资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郑裕彤家族。如果恒大资金链再度告急,近年积极在内地扩张的“鲨胆彤”,将是第一个收购者    6月底,在冰冷的香港资本市场中“裸泳”近半年的许家印终于低调回到广州。自3月上市融资百亿港元的梦想破灭以来,他掌控的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恒大)便在巨额负债的重压下,苦寻融资途径。   与之同样进退两难的,还有美林、德意志银行(下称德银)、淡马锡等机构投资者。他们在恒大
青藏高原的冰川普遍处于退缩状态。处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最前沿,青藏高原之变颇具警示意义    随着冰川消退加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事件也将增多。图为国道318线川藏公路林芝地区波密县境内发生的一次山体垮塌和泥石流。    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在9月25日至27日作为东道主,迎来了香山科学会议第328次学术讨论会。  自1993年创办以来,以举办地而得名的香山科学会议,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