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脑室外引流和纤溶酶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的Meta分析

来源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85177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脑室外引流联合纤溶酶(EVD+FE)和单纯脑室外引流(EVD)治疗脑室内出血(IV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数据库,查找这两种治疗手段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9年8月31日.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目标文献,并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0项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①EVD+FE有较低的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59,95% CI(0.46,0.76),P<0.000 1];同时亚组中尿激酶联合脑室外引流[RR=0.43,95%CI(0.26,0.71),P=0.001]和阿替普酶联合脑室外引流[RR=0.65,95%CI(0.49,0.87),P=0.004],在随访期间死亡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EVD+FE在功能改善方面与单纯EVD相比未见明显差异[RR=1.14,95%CI(0.95,1.37),P=0.16].③EVD+FE在术后再出血方面与单纯EVD相比未见明显差异[RR=1.45,95%CI(0.73,2.89),P=0.29].④EVD+FE与EVD有相同的术后脑室分流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5,95%CI(0.74,1.47),P=0.80].⑤EVD+FE在颅内感染发生率方面与单纯EVD相比未见明显差异[RR=0.81,95%CI(0.19,3.38),P=0.77].⑥EVD+FE有较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82,95 % CI(0.70,0.96),P=0.01].结论:对于临床常用于治疗IVH的两种不同方式,与EVD相比,EVD+FE能明显降低术后死亡率,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种方式在功能改善、再出血、术后脑室分流术发生率、继发颅内感染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中对炎症的影响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纳入了在承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EOS
肌成纤维细胞(MyoF)是一类呈现为激活状态的成纤维样细胞,它在器官发生、修复、再生和炎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一旦该细胞过度产生,就会对机体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导致
目的:探讨可溶性程序死亡配体1(sPD-L1)是否可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后期胰周坏死感染的预测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7年3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发病24 h内首诊于武汉大学